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1810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卷(选择意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兰新高铁于 2014 年 12 月 26 日全线通车,该铁路线将加快甘肃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未来甘肃将形成“一群两带多组团”的城镇化布局。其中“一群”是指兰新高铁甘肃段的中部城市群。读图,完成下列1-2题。1.“古丝绸之路”从甘肃经过,当地具备的主要优势有 较平坦的地势适宜道路建设 河谷农业发达 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便于灌溉 聚落密度较大A B C D2兰新高铁甘肃段将出现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趋势,其发展意义 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

2、射效应 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 有利于人口的均衡分布A B C D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由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甲时期的沙坎A粗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 B粗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外海移动C细沙一侧以侵蚀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 D细沙一侧以堆积为主,表明沙坎向河口移动4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A沙体高度降低B河口盐度上升C海洋潮流减弱D河流流量增加5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拦截泥沙,净化水质 阻碍水流,加

3、剧洪涝 淤塞水道,不利航运阻碍洄游,鱼类减少ABCD近年日光温室鲜切花产业发展较快,但反季节栽培郁金香、百合等鲜切花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下图为冬季某地日光温室晴天、雨天、多云、雪天四种天气条件下,室内外温度的日变化。读图,完成下列6-8题。6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A江西 B安徽 C海南 D黑龙江7图中所示的、四幅图,分别对应的天气为A多云 雨天 雪天 晴天 B晴天 多云 雨天 雪天C雪天晴天 多云 雨天 D雨天 雪天 晴天 多云8研究表明A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温室郁金香的质量和花期B晴天和雨天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小C同一天气条件下,靠近地表处地温变化幅度较大D雪天融雪过程释放热量,导致室外

4、温度不断下降 2018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数为1723万人,较2016年少出生6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其中一孩数量为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249万人。下图示意我国20132020年育龄妇女(1549岁)人数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9-11题。9图示期间我国育龄妇女A死亡率不断增大B每年减少人数持续增加C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小D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10造成我国一孩数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不断提前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小ABCD11我国一孩数量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速度降

5、低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劳动力长期严重短缺D人口更替周期缩短第卷 (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36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欧洲西部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英吉利海峡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南岸尤为丰富,圣马洛湾沿岸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发电站。(1)简述北海以东图示地区海岸线的主要特征,并说出该特征对当地气温的影响。(2)简述开凿甲、乙两条运河的不同地理意义。(3)简析圣马洛湾沿岸潮水位高的原因。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报道,斯里

6、兰卡9日正式把具有战略意义的南部港口汉班托塔港交给中国租用,租期99年,汉班托塔港俯瞰印度洋,预计将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将使斯里兰卡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港口物流中心。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斯里兰卡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但茶叶生产的波动性也较大。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该国是南亚率先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国家。下图为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1)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2)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发展放慢,加之国内环境的不稳定,使该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受

7、损,请你为该国经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解析汉班托塔港建设的区位优势条件.(4)该国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形对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影响。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继续提高优抚、低保等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所有符合条件人员;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

8、例,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结合材料,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的依据。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发展受到各国重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较晚,电池续航能力与国际领先水平有较大差距,据许多业内人士坦言,其中最重要的障碍来自于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充电不便、地方保护严重、消费习惯培养不足、购置成本高等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2019年

9、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材料一“中国向何处去?”100年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五四先驱们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开启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点燃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之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深刻影响和推动着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从此摆脱了百余年来的屈辱历史,走向了民族解放和振兴的道路。材料二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对处理中

10、西文化关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他认为,一民族之文化,能常有所贡献于世界者,必具有两条件:第一,以固有之文化为基础;第二,能吸收他民族之文化以为滋养料。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消化之预备,选择外来文化,最要紧的是择善,择善的标准并无中外之别。融合中西文化的目的,既不是“欧化”,也非保存“国粹”;中西文化接触是为了达到相互理解,消除冲突。(1)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的合理性。(3)班级召开“发扬五四精神,展现青春风采”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列出三条发言要点。4

1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纷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

12、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位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

13、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6世纪时,由于印度、欧洲、中国对东南亚香料的需求激增,用来购买香料

14、的白银(大多来自日本、秘鲁)增加,东南亚贸易蓬勃发展,贸易纠纷日益增多,商业法应运而生。华商和欧洲贸易商不得不承认,纷争的解决有了更好的办法,判决时愈来愈参考成文法或先前的判例。17世纪中叶,中国、欧洲出现经济大萧条,对东南亚产品的需求暴跌,东南亚的许多王国变得愈来愈乡村化,愈来愈不能包容异族和异族文化。一心想垄断贸易且有枪炮为武器的欧洲贸易商势力变强,迫使愈来愈多剩下的贸易活动由他们的船只执下,在他们筑有防御事的城里进行。为了尽可能压低行政管理成本,他们往往试图根据“当地习俗”来统治,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最易施行的法律。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材料呈现了十六、十七世纪东南亚地区国际贸易发

15、展的状况,蕴含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启示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进入寒冬,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带火了多地的冰雪旅游市场。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很多景区冰雪旅游“淡季旺季,泾渭分明”,旺季“门庭若市”,淡季“门口罗雀”;旅游项目基本上逃不脱“踩踩雪,玩玩冰,泡泡澡,吃吃菜”等套路,离不开冰雕、滑雪场、冰灯、温泉等几大件;甚至只有几千人的接待能力,却在短时间内涌来数万游客,加大了安全、环保压力。在当前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