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36803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省首届“高中物理名师讲坛”【专家报告】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彭前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彭前程Pengqc 2010年11月27日无锡 2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一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二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 新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教学实践取得长足发展教学行为差异很大 一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4 扎实的学科功底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探究式教学要重在本质要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要重视重要规律的教学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二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5 教学目标 更关注学生在知识 能力 过程 科学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 新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教学要求 不再强求完全统一 尽可能做到

2、个性差异与基本要求的协调一致 教学内容 更注重概念 规律的本质及其应用 教学方式 多样化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教学评价 多侧面 多角度对学生学习 成长进行评价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6 更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多维教学目标并重 电感应 电动势 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手段丰富多彩 楞次定律 二 教学实践取得长足发展 7 不理解新课改的做法 还抱着故有观念 不知道如何去做 还是老的一套 客观困难较多 三 教学行为差异很大 8 9 陕西汉中某中学的撕书场面 10 11 12 13 扎实的学科功底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探究式教学要重在本

3、质要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要重视重要规律的教学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二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4 学科功底扎实不一定能搞好新课程教学 但新课改教学搞得好的教师 学科功底一定扎实赵凯华先生语 中学老师看 闲书 的少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一 扎实的学科功底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1 阐明了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为后面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 提出用惯性来描述 物体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内在属性 3 定义了惯性参考糸4 经验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15 结果的内含 二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教材对如何处理变化的问题的一系列安排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变速运动的位移 弹力

4、的功 重力势能等 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由一道高考题想到的 16 17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本节用通俗的方式以定积分的思想得出了x v0t at2 开始时 从匀速运动的位移与v t图象中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猜想 对于匀变速运动 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 18 随后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可有可无的 讨论要充分 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 本节的基本思想就算搞清了 讨论中要强调 老师的要求是 估算 这节教学的目标不要盯在最后的公式 要关注得出公式的过程 这种方法以后还会多次用到 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这是新课程与过去课程的重要区别 19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这节的教学思路与过

5、去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 43页 说一说 和44页的旁批都是开放性的 应该鼓励学生们参与 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44页 做一做 是一个实际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有人拘泥于砖缝的厚度及石子在A B两点的速度差异 所以解题过程十分复杂 这也是过去的物理课程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的后果 遇到问题不从实际需要出发而从过分考虑 20 21 重力势能 一节有两条线索 首先 分析重力做功的特点 得知物体在h1和h2两个高度之间移动时重力做的功是WG mgh1 mgh2 从中发现 mgh 可能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 另一条线索是 通过对势能概念的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 物体的重量越大它的势能越大 物体的位置越高它的势能越大

6、从第一条线索得到的 mgh 与第二条线索一致 所以我们想到 物体的重力势能应该用 mgh 表示 22 结果的内含 教材对如何处理变化的问题的一系列安排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变速运动的位移 弹力的功 重力势能等 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由一道高考题想到的 教材对其他过程方面的训练 切线的方向 向心力的体验 圆锥摆实验 二 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23 多侧面经历物理学习的过程 24 多侧面经历物理学习的过程 25 切线视频 26 通过 体验性实验 增强实践意识 例 向心力和半径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新教材 实验时 rA 40cm rB 80cm 每秒钟喊口令2次 操作一 手握A 每秒1周 操作二

7、 手握B 每秒1周 操作三 手握A 每秒2周 比较一和二 相同 F跟r成正比 比较二和三 v相同 F跟r成反比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建立 相同 v相同 的实践形象 强化实践意识 27 探究教学的本质 三 探究式教学要重在本质 探究方式的选择要符合实际 楞次定律 探究不一定非常要做实验 探究要讲求效率 第二定律的教学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 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 形成科学观念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本质是探究者通过自身主动参与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要的是带着问题去思考 活动 学习 2

8、8 核心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至关重要 四 要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 干涉与衍射的联系与区别 重力的教学 学生 一个缝是衍射 两个缝是干涉但为什么光栅叫衍射 29 F O R r W F f N 1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5 重力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2 重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 3 重力是地球引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4 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所表现出受地心的引力 下列说法如何理解 30 概念是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 规律则是理解现实世界的法则 五 要重视重要规律的教学 注意规律的不同层次 曲线运动分析问题的方法 31 比如在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 曲线运动 的开始就开宗明义指出 从现在开

9、始 我们研究质点沿曲线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 这一节的任务是找出描述曲线运动的方法 下一节将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出质点做曲线运动的规律 这个思路与研究直线运动时是一样的 用平抛这一具体问题来研究处理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对此 教材在这一节的开始就作了说明 在研究直线运动时 我们已经认识到 为了得到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要先分析物体受到的力 由合力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进而得到物体的速度 关于平抛运动 我们仍然遵循这样的思路 只是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研究 32 接下来 分别研究物体在x轴和y轴上的受力情况 例出方程求出分速度 合速度 分位移 合位移 在这节的最后一段 指出用刚刚学过的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来研究 一般的抛体运动 这就在思路上给学生设计了一条明确的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这样的思路具体地研究竖直上抛 斜上抛 斜下抛等问题 33 实验教学的作用 略 五 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新课标对实验教学加强了 数量增加 原大纲19个新课标必修加3系列30处提到实验教学 方式不同 原来绝大多数验证性实验 新课程多为探究 教材的作法 34 35 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36 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前面连一根细线 可以使小车前进一段路程 37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