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22170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目标流程设计阶段联合小组工作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沙卷烟厂 业务流程重组与ERP实施项目 目标流程设计阶段 联合小组工作方法提交日期:2001年4月20日拷贝份数:1文档控制文档更新记录日期更新人版本备注2001/4/19汉普长烟项目组V1在标准版本上修订文档审核记录日期审核人职务备注2001/4/19王玉荣Approved文档去向记录拷贝份数接受人职务备注1目 录文档控制21.联合小组的组成41.1 目的41.2 分组41.3 控制42. 工作方法(“6化”步骤)52.1 树型化52.1.1 目的52.1.2 方法52.1.3 注意事项62.2 区间化62.2.1 目的62.2.2 方法62.3 流程化72.3.1 目的72.3.2 方

2、法72.4 特色化72.4.1 目的72.4.2 方法72.4.3 注意事项82.5 严密化82.5.1 目的82.5.2 方法82.5.3 注意事项112.6 明朗化112.6.1 目的112.6.2 方法111.联合小组的组成1.1 目的建立顾问与企业人员的有效沟通渠道,吸纳企业中流程变革的相关者尽早参与变革方案的制定,了解变革相关者的利益与需求,协同完善解决方案,促进解决方案在企业多层次达成共识。1.2 分组“市场-品牌-研发”运作链“供产销-财务”运营链高层领导负责人李敬东、吕媛媛张斌、王文强企业项目组人员李敬东、汪炜张斌、丁君辉顾问吕媛媛、咏梅、秦红艳王文强、潘承高业务骨干ISO文件

3、与制度修订人员另,成立“管理规范修订”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企业各部门,对岗位定义、部门定义、绩效指标、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并与企业的ISO文件修订、2002年的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相挂钩。1.3 控制以计划为依据(阶段计划、周计划、分组会议上确定的工作安排),强调保质、按时、保量完成相关工作。2. 工作方法(“6化”步骤)“6化”步骤是目标流程设计中的有效工具,实践中,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2.1 树型化2.1.1 目的通过对问题的梳理,识别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解决难度,明确改进范围。2.1.2 方法1将业务流程描述阶段得到的种种问题形成列表; 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如:“本末倒置”)求证

4、论证 二级问题 三级问题点 末端问题2 以“根本问题”为“树根”,核心问题(如:“品牌运作与部门联动”、“客户-计划-供应商”联动、“财务强势不足”等3个)为第一级“树枝”,继续向下分解至,上一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下一级问题的解决,直到分解到末端“树叶”,即对于末端问题已经可以比较显见是“不能解决”、“很难解决”或有其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某岗位职责的调整、某制度的修订、某绩效指标的监控、某活动的增删、某报表的增删、IT系统某功能的运用等)。如下图所示。3 对比检查问题列表中的问题是否都已经包括在“树”中、“树”中的问题是否都已经列示在问题列表中,若没有,则进行相应补充,直至问题列表中的问题与“树”

5、中的结点基本形成一致。4 对二、三级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对应末端问题中可以解决的数量多少、二三级问题的重要程度、解决二三级问题的紧急程度等,筛选第二、三级问题(“可以解决”且“重要”且“紧急”的,优先程度高),综合归纳出一个改进范围,改进范围圈定了若干要改进的“问题要点”(建议不超过5个),后面的工作中,将以“问题要点”为单元开展工作,形成解决方案,要在目标流程中体现其解决方案,并且明确目标流程对计划、岗位、部门、制度、绩效、报表、IT等7方面提出的要求。5 听取相关高层领导的意见,对改进范围进行一定的修订。2.1.3 注意事项v 核心的问题是以基本问题点的解决为条件,基本问题的解

6、决是以小问题点的解决为条件,小问题点的解决是以最终因素的解决来实现。v 强调“80/20”法则,在问题逐层分解过程中,每一层都可以对一些重要性较低的问题进行忽略,即不列示到“树”中,也不出现在问题列表中。v “树”的建立过程中,一个“父结点”所连接的“子结点”数量建议2-5个。如果是一个,则应该将“父结点”与“子结点”进行合并;如果超过5个,则建议对“子”结点进行进一步归纳提炼。2.2 区间化2.2.1 目的深入了解问题要点的现状,从总体上把握问题要点的改进方向、约束条件,理解现有流程可能实现的“改进区间”与“拔高程度”。2.2.2 方法1深入了解问题要点的现状:v 有哪些相关流程?v 对这些

7、流程,有没有相关的计划,是谁制定、审批?计划的内容是什么?谁应该遵照这些计划?v 现在这些流程里,是哪些部门的哪些岗位、做了哪些活动,活动间的关系是什么?v 这些部门和岗位做这些活动,受哪些制度的哪些规定的约束?v 对这些流程,有没有相关的监控要点,谁来监控?谁对监控要点负责?怎么考核?v 对这些流程,有没有相关的报表?谁来提交?提交给谁?是报表还是在线查看?报表的内容是什么?接收者能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流程运营?v 这些活动是手工还是IT支撑的?效果怎样?2从总体上把握问题要点的改进方向、约束条件: v 有关这个问题要点,国内外同业可以做到怎样?新的管理理论发展怎样?企业的战略要求做到怎样?相

8、关领导期望做到怎样?具体执行人期望做到怎样?v 有关这个问题要点,要达到标杆,有哪些改进的前提条件难以达到?有哪些资源难以落实?有哪些观念需要改变?达到标杆可能会引发什么问题?3理解现有流程可能实现的 “改进区间”与“拔高程度”:理解问题的解决应该分阶段逐步解决,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对问题解决的当期性、可行性建立认识。2.3 流程化2.3.1 目的从全局角度认识企业的流程运营。2.3.2 方法1理解咨询公司提供的“管理流水线标准流程”。2 思考与本组相关的企业特色“管理流水线”。2.4 特色化2.4.1 目的在“标准流程”基础上,初步建立有企业特色的目标流程,实现“标准流程”与企业特色、企业展

9、望等的初步结合,2.4.2 方法1顾问做目标流程的描述培训。2由项目组成员(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结合企业特色,初步企业目标流程总图。3 初步建立能够体现问题要点解决方案的目标流程设计清单。4由项目组成员(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结合企业特色,结合“树型化”中末端问题的解决线索,制作第一版的目标流程图。树立后面工作的“靶子”。如果时间许可,也可以先将企业的现状流程特色融合到“标准流程”中,然后再体现“树型化”中末端问题的解决线索。5制作第一版的目标流程图中,积极思考:v 流程中,哪些是可以清除?v 流程中,哪些是可以简化?v 流程中,哪些是可以填补?v 流程中,哪

10、些是可以整合?v 流程中,哪些是可以自动化的?v 流程对岗位流程的计划是否完善?v 流程对计划提出什么要求?v 流程对岗位提出什么要求?v 流程对部门提出什么要求?v 流程对制度提出什么要求?v 流程对绩效提出什么要求?v 流程对报表提出什么要求?v 流程对IT提出什么要求?2.4.3 注意事项以建立连贯的流程线为目标,不要追求一步到位、拘泥于局部的是否严谨。2.5 严密化2.5.1 目的对第一版目标流程进行深入分析与完善,明确目标流程对计划、岗位、部门、制度、绩效、报表、IT提出的要求,使解决方案趋于严密。2.5.2 方法1思考目标流程对计划提出的要求。v 企业的战略定位如何通过计划的逐层制

11、定和穿透,来指导目标流程?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需要有谁来制定哪些计划?计划的内容?计划如何审批?计划对谁有指导作用?2 思考目标流程对岗位提出的要求。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对岗位知识、能力、态度提出什么新的要求?3 思考目标流程对部门提出的要求。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需要进行哪些部门职能的调整?4 思考目标流程对制度提出的要求。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需要有谁来制定和维护哪些制度?制度内容要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做哪些修订?v 制度如何审批?对谁有约束力?5 思考目标流程对绩效提出的要求。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公式是什么?v 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可能异动的原因是什

12、么?v 谁对每个关键绩效指标负责?谁来监控?v 监控者能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流程良性运营?6 思考目标流程对报表提出的要求。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有必要建立哪些报表?报表的内容是什么?v 谁来提交?提交给谁?v 是报表还是在线查看?7 思考目标流程对IT提出的要求。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需要有哪些信息系统?用到这些系统的哪些功能?v 哪些部门或者岗位要用到这些功能?这些功能如何集成?v 目标流程要顺利运营,需要哪些基础数据?谁对这些基础数据负责?8 将思考的结果综合体现在目标流程设计分析表中。见下表。流程编号分析人流程的进一步改进意见(可以考虑清除、简化、填补、整合、自动化等)序号进一步改进意见123流程对计划提出的要求序号计划名称主要内容审批指导范围备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