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4192249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生产知识18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气企业安全性评价略谈企业危险源控制多年来,我国燃气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随着我国燃气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经营的广度和供气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出现,工艺过程日趋复杂化、大型化、连续化,其潜在的危险性也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单纯强调遵守现行法规或者凭经验去进行安全管理,显然是不能完全奏效的,必须用系统的思想进行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预先分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系统危险性减至最低程度。燃气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做到“安全工作在前、预防工作在先”,实现安

2、全生产超前管理。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是企业实行安全性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生产中要控制事故的发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确定企业危险源,进行综合性安全评价,进而有针对地采取措施实施危险源控制管理,确保安全生产。1、如何确定危险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对企业生产作业场所和岗位及其工艺、技术参数、设备等存在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评价,确定危险源。2、确定危险源的依据主要是对危险源是否会造成人体伤害、财产损失、设备损坏、中毒以及燃烧、爆炸等后果进行评定和估价。危险源的确定: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A.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生

3、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发生事故),一量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遭到破坏或失败,事故将不可避免。常见的此类危险源有;(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计。(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热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5)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此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越多或饮食的物质越多,一量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就越大。B.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人的因素

4、是人的失误,即行为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人的不安全行为可看作人失误的特例。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A类危险源的控制。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例如:误开阀门使易燃易爆气体泄放等。人的失误也可能造成物的故障,物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发生。物的因素通常是物的故障,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也可能导致另一种物的故障或人的失误。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通风换气等物理环境。此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A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起事帮的发生常常是A类危险源和B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A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

5、定事故后果的严惩程度;B类危险源是A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3、安全评价方法A.定性评价企业危险源根据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善状况进行评价。通常都采用安全检查表的形式进行。(1)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它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回答“是”或“否”。“是”表示符合要求,“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在每个提问后面也可设改进措施栏。每份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我们且以压力容器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列举编制检查表的要点。(见表1

6、)表1 压力容器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序号 内容 查证要求 应得分 评价说明 1 本体外观检查 1. 连接部位无裂纹、变形、过热泄漏等缺陷; 2. 外表面无严重腐蚀,漆色完好3. 相邻管道与构件无异常。 2 安全附件 1. 压力表:指标灵敏、刻度清晰,铅封完整,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2. 安全阀:铅封完好,动作可靠,检验周期内使用,工作状态合理纪录齐全。 3 支承(座) 完好,基础可靠无位移、沉降、倾斜开裂等,焊接连接牢固。 4 排放装置 1. 疏水排放无泄漏;2. 布局合理,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5 运行状况 1. 运行状况良好,无超载、超压、超温现象;2. 无异常振动声响现象;3. 有定期巡回检查纪录

7、。 (2)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国内外同行业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及事故案例等等。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B.定量评价企业危险源这是一种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的K.J.格雷尼姆和G.F.金妮提出的,又叫作“多因子评分法”。其法采用公式:D=LEC式中:D岗位危险源危险性(危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此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8、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分数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中间值,如表2所示。表2: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以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同样,将介于两者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

9、干个中间值。如表3所示。表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从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所以规定分数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数值均在1100之间,如表4所示。表4: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

10、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4)危险性分值(D)。根据公式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如表5所示。表5:危险等级划分(D)分数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定量评价企业危险源举例。例如:某液化石油气公司手动灌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岗位,为了评价这一岗位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

11、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钢瓶充装介质是液化石油气,其物化性质(以丙烷为准)为闪点-104,爆炸极限为2.3%9.5%,常温压力下呈气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属一级易燃易爆物质。而钢瓶充装时需人工手动装卸枪头,容易导致有液化气泄漏并扩散于灌装车间空间,如车间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灌装作业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爆燃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取C=7。由公式可得:危险程度D=LEC=367=126对照表5可知126处于7

12、0160之间,即目前手动灌装岗位作业条件属“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类的范畴。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在企业内部实行,它有利于企业掌握内部各危险点的危险状况,有利于整改措施的实施。问题是三种因素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定性概念,无定量标准,评价时也很可能在取值上因人而异,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对此使用单位应在评价开始之前确定定量的取值标准,如“完全可以预料”是平均多长时间发生一次,“相当可能”为多长时间一次,等等。如此就可以按统一标准评价企业各子系统的危险程度。4、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综合评价出危险源后,要确保安全生产,关键是控制管理。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必须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13、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并将三者有机结合、综合利用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1)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的装置和设备定期进行危险性分析和评价,找出薄弱五一节和事先故隐患,加强安全技术措施,不断提高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将危降到最低程度,它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两方面,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a.减少潜在危险因素。通过改善工艺,加强对工艺过程的监控,加强设备管理,对系统运行中的安全进行经常性的专业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如果工艺完善,生产中能有效杜绝易燃易爆介质的跑冒滴漏,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就推动了基础。因此,这是预防事故的最根本措施。b.降低潜在危险

14、性的程度。潜在危险往往达到一定的程度或强度才能施害,通过一些措施降低它的程度,使之处在安全范围内就能防止事故发生。如作业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可安装通风设施,卫生站低气体浓度,使之达到标准值以下。c.设置薄弱环节。在设备或装置上安装薄弱元件,当危险因素达到危险值之前这个地方预先破坏,将能量释放,保证安全。如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或爆破膜,电气设备上安装保险丝等。d.坚固或加强,有时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程度,可增加安全系数,加大安全裕度,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e.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利用人们的视觉、听觉提醒人们注意,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或部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如目前应用较多的可燃气体检

15、测报警仪等。f.封闭。就是将危险物质或危险能量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可有效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如:将易燃易爆介质密闭在容器管道内,不与空气、火源接触,就不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容易发生爆炸的设备用防爆墙围起来,一旦爆炸,破坏能量不至于波及到较大范围内的人和设备。此外,还有生产装置的合理布局、建筑物与设备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等其它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在投用过程中必须加强维护保养,经常检修,确保性能良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2)全教育措施a.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b.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包括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方法、设备性能及产品质量。c.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产品(介质)的危险危害特性,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形成事故的的规律、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案,事故时的紧急救护和自救措施等。d.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针对特种作业人员所进行的专门教育,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气、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专门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教育。(3)安全管理措施一是通过制定、完善和监督实施有关安全法令、规程、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等,规范职工群众在生产活动中的行为准则,使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制手段保护职工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