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13185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的基本概念3.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概念考试内容: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及两者的主要联系和区别。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系统、客观、及时地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根本的区别是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二)会计的职能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职能。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2.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

2、的。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三)会计的对象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或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财务会计的对象通常是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管理会计的对象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预期的价值增值活动或现金流动。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的目标考试内容:掌握会计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

3、。(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考试内容:熟悉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关系人两大类。1.企业内部管理人员2.外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包括:(1)投资者包括现在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2)债权人主要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债券购买人、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和客户以及其他向企业提供信贷的单位和个人。(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4)社会公众(5)其他使用者如监管部门、企业职工(三)会计信息的内容考试内容:掌握会计信息的内容。总体上说,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三大类。1.有关企

4、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2.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通过利润表来反映。3.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主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资产负债表要素。它们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2)收入、费用、利润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利润表要素。它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1.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并由企

5、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只有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和经济利益的资源才可以作为资产;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不能作为资产。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

6、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负债具有以下特征: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有义务,不需要未来偿还的现有义务或企业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负债。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作为负债。负债必须是企业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

7、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是投资人在企业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从会计要素的角度看,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为企业资产的取得来源,两者都可以对企业资产提出索偿要求,但负债体现的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

8、,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1.收入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确认的条件,一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二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注意:收入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

9、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其他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狭义的费用指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营业费用是企业费用的主体部分,按照是否构成产品成本,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与成本是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产品的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费用是按照时间归集的,而产品成本是按照产品对象归集的

10、。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3.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会计等式(1)资产=权益=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2)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平衡公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四大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的会

11、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企业是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认。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而言的。(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方式主要有两种:按因果关系进行配比;按时间配比。(三)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

12、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了解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和不足。历史成本原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在历史成本原则下,如果企业的资产发生了较大的价值变化,其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

13、得到补偿的支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资本性支出,列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根据其与以后各期收益的关系,将其价值分摊到以后各个会计期间。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损益。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4、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为对象。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业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四)货币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