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411193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与业务计划1.年度生产计划工业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主要是明确年度内应完成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指标.并在时间上对产品出产进度作出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安排是指企业全年的生产任务,按品种、规格、数量具体地按季、按月进行分配。合理地安排出产进度计划,是生产计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出产进度的安排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若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企业可采取平均分配、分期递增、小幅度连续增长、抛物线型递增等四种分配方式。若市场呈季节性变化,企业可采用如下方式:1)均衡安排方式。采用均衡安排方式,企业各月的产量是相等的或基本相等的,这样,有的月份产量大于销售需求,就有一部分产品作为库存储

2、备起来,以供旺季时的需要,而有的月份则产量小于销售需求,则动用库存。如仍不足,为了不致脱销,需组织外协。采用均衡安排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稳定。其缺点是成品库存量大,流动资金占用多,从而增加了库存保管费用,降低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需求高峰时,容易失去一部分市场机会。另外,当市场对花色品种的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时,容易使库存成品滞销。2)变动安排方式。采用变动安排方式,企业各月的生产量是随市场需求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变动安排方式的优缺点与均衡安排方式正好相反。其优点是成品库存量小,节省库存保管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市场的适应性好,能及时生产市

3、场欢迎的新花色和新规格产品,很好地把握了市场机会。其缺点是需要经常调整人力和设备,生产能力利用不均衡,不利于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增加了加班加点费用和外协费用。这种安排方式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3)折衷安排方式。折衷安排方式是介于均衡安排方式和变动安排方式之间的一种安排方式。2.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落实计划,通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把年度计划落实到月、周、日、时。(1)期量标准所谓期量标准,就是为制造对象(产品及零、部件)在生产期限及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它决定了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在生产数量和期限之间的衔接,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不同的生

4、产类型有不同的期量标准,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提前期。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生产周期、提前期。1)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产出的时间间隔。其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或: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由于两者的上述关系,只要确定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也就相应确定了。批量可采用经济批量。所谓经济批量是指年设备调整费用与年库存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批量。设:A为一次

5、设备调整费用;N为年产量;Q为经济批量;C为单件产品(或零件)的年平均保管费用,则:总费用年库存保管费用年设备调整费用CA若使总费用最小,可通过求导,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则总费用最小时的批量即经济批量可用下式求得:Q【例】设某企业全年生产X产品480件,每件产品年库存保管费用为200元,一次设备调整费用为30元,则该企业的经济生产批量为:Q12(件)2)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产出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分为投人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它是按照反工艺顺序逐个车间制定的。例如在机械加工企业,是按照装配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毛坯车间的顺序逐个车间计算生

6、产提前期的。当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下,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分别用下列公式求得:车间投人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人提前期车间之间保险期3)在制品定额。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占用量。在大量流水情况下,在制品定额分为两类: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定额。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定额。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定额包括工艺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周转在制品、保险在制品。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有运输在制品、周转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在供应流水线的节拍(或节奏)与需求流水线的节拍(或节奏)相等时,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只包括运输在制

7、品和保险在制品;节拍(或节奏)不一致时,则只包括周转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2)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不同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不同:1)大量大批生产企业采用在制品定额法。采用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产品的反工艺顺序,从成品出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个往前推算。计算各车间投入出产任务的公式如下: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外售量(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预计结存量)某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废品量(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车间在制品预计结存量)2)成批生产类型企业采用提前期法。提前期法也称累计编号法。所谓累计编号,是指从年初或从开始生产这种产品起,依成品生产的先后顺序,为

8、每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号码。由于成品出产量是按反工艺顺序排列编码的,因此,在同一时间上,某种产品的累计编号越接近完成阶段,其累计编号越大。在同一时间上,产品在某一生产环节上的累计号数,同成品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即为提前量。提前量的大小同产品的提前期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3)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采用生产周期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由于篇幅限制,生产周期法不作介绍,网络技术将在下面内容中重点展开。3.现代计划方法本书重点介绍三种现代计划方法:线性规划法、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其中线性规划法主要是解决不同产品间生产数量的优化组合问题,滚动计划法主要是解决计

9、划的弹性问题,而网络计划技术主要是解决一项繁杂的单件产品的生产或工程或活动的计划编制及优化问题。(1)线性规划法企业生产的品种往往不是单一的,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确定不同产品的产量,以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仓业在制定计划时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例】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均需在机床1和机床2上加工。机床1的有效生产能力为24小时,机床2的有效生产能力为26小时。产品A的销售上限为12个单位。产品A、B的单位产品盈利分别为6元和4元。A、B两种产品单位产品加工需要台时见表1-4-3。表1-4-3需要时间(单位产品加工台时)AB机床112机床221 1)问题的分析与建模。问题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此

10、,需要确定最优的产品品种和数量,条件是满足生产资源的约束条件。可以根据一般的线性规划定义建立模型:目标函数:MaxZ约束条件:24+2612,0式中:- A产品产量;-B产品产量;Z-利润。2)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可采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图解法只适合两种产品搭配的情况,当品种增加时只能采用单纯形法和利用计算机求解,下面用图解法说明用线性规划法实现品种搭配优化的过程。首先,把约束条件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见图1-4-1。可见,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就存于a、b、c、d、e五条直线所共同拥有的区域中(阴影部分),顶点分别为A、B、C、D、E。然后,分析目标函数。在坐标平面上,它可以表

11、示成一组具有相同斜率(-3/2)的平行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若求利润最大,直线应逐渐向上移动,直到阴影部分的边缘即顶点C(28/3,22/3),即为此问题的最优解。此时:Z628/3422/3256/3,而其他各点的Z值分别为0、48、60、72,仅为可行解而非最优解。(2)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就是把计划期分成若干时间间隔(季、月、旬),即所谓的滚动间隔期,最近的时间间隔中的计划为实施计划,内容要求比较具体详细,以后各段间隔期内的计划为预安排计划,依次粗略一些。随着计划的执行,在下一个滚动间隔期到来之前,根据企业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原订计划加以调整,并把计划期向

12、后延伸,产生出新的即将执行的实施计划和预安排计划。如此重复进行,使静态固定的计划变成了动态渐进计划。滚动计划法的优点:1)通过年度内季、月、旬滚动计划体系的建立,把计划期内各阶段以及与下一个时期的预安排有机地衔接起来,而且定期调整补充,从而从方法上解决了各阶段计划的衔接和符合实际的问题。2)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这一矛盾,使计划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3)采用滚动计划法,使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够较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把供产销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滚动间隔期的选择,要适应企业的具体情况,如果滚动间隔期太短,则计划调整较频繁,好处是有

13、利于计划符合实际,缺点是降低了计划的严肃性。一般情况是,生产比较稳定的大量大批企业宜采用较长的滚动间隔期,生产不太稳定的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则可以考虑采用较短的间隔期。(3)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是利用网络图对一复杂件生产或某一大型工程、大型活动进行全面计划的技术。其计划程序和内容包括三方面:绘制网络图,明确各活动(或作业、或工序、或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全面确定各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并确定关键线路、关键活动和工程周期。利用时差,不断改进网络计划,以求工期、资源和成本费用的优化。1)网络图。网络图是计划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内在逻辑关系的综合反映。图1-4-2就是一个计划项目的网络

14、图。 对网络图的说明如下:网络图由三部分构成,活动(作业、工序、工作)、结点、线路。活动用箭线表示,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项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活动需要消耗一定资源、占用一定时间。有的自然过程虽然不消耗物资但要占用时间,如混凝土浇灌后的凝结过程,油漆后的干燥过程等,在网络图中也要作为一项活动反映出来。按箭线的方向,在箭线的左侧写上活动的名称(或名称代码),右侧写上进行该活动所占用的时间。结点用圆圈表示,是箭线之间的交接点。结点代表某一项活动的开始或完成,因此前后两个结点,即一条箭线的始点和终点可以代表一项活动,为了避免混淆,也只能代表一项活动。为了统一计算整个网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应使整个

15、网络归结为只有一个始点和一个终点。除整个网络的始点与终点外,处于网络中间的结点都具有两重性,即对结点前面的活动来说,它是终点;对后面的活动来说,它是始点。结点不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结点要编号,编号的原则是箭尾结点(i)小于箭头结点(j)。线路是指从网络的始点开始,顺着箭线的方向,中间经过相互连接的结点和箭线,到网络终点为止的一条连线。如图1-4-2:(1)-(5)-(7)-(9)-(11)-(15)-(17)-(19)-(21)就是一条线路,连接BCFHIJ六个作业。在一条线路上,把整个活动的作业时间加起来,就是该线路的总作业时间,如线路(1)-(5)-(7)-(9)-(11)-(15)-(17)-(19)-(21)的线路时间为28天。在所有线路中,总作业时间最长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决定整个项目的完工时间,在图1-4-2中(1)-(5)-(7)-(9)-(11)-(15)-(17)-(19)-(21)即为关键线路。箭线式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反映各个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时需要引进虚活动。如图1-4-2中的四个带虚线的箭线,代表着四个虚活动。虚活动即虚设的活动,它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只反映一种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是网络计划的基础。其规则有:第一,不能出现循环路线。第二,两结点之间只允许有一条箭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