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11103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对拟研究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在没有明确研究目标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 未能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不善于对前人的成果做出批判性思考 文献综述缺乏条理性 缺乏形成研究所依据的概念框架的能力 不善于选择和判断适用于自己研究的方法 论文中使用不严谨的概念 学位论文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分析过程缺乏严谨的逻辑性 将其他人的见解用作自己分析的论据 盲目接受社会上流行的说法 缺乏自己依据经验事实进行的论证 将研究方法与目的相混淆 所做结论与自己的研究发现相脱节 不善于表述研究结果 存在过多的技术性错误 论文结构 格式 图表和文字表述 论文研究中的主要

2、错误案例 研究设计阶段文献阅读和综述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论文写作阶段 研究设计阶段 题目选择 选题是识别和确定拟研究的问题 这是研究工作中最重要和最有创造性的方面 学位论文的主要作用是表明自己具有与学位相适应的研究能力 论文应反映出作者在相关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 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力 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 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是研究型的 即研究经济活动和过程的行为关系 行为机制 而不是应用型的 包括对策 策略 规划以及战略等 研究设计阶段 题目选择 题目超出本学科范围例 成人教育问题题目不明确例 中国农产品市场研究题目与内容脱节例 XX地区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但全文未讨论发展问题 而只是分

3、析了污染治理的财务效益 题目大而实际研究面窄例 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途径 但研究内容为某一特定地区的情况 此时至少应加上副标题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意义表述 案例 作者写于1999年 迄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人对畜产品需求进行过深入研究 本研究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在理论上属于开拓性研究 可能是由于未全面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 但可能给人留有这样的印象 即作者用贬低甚至忽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方式来抬高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目标写作 研究目标确定通过研究活动要实现什么 研究目标确定出研究的范围 研究所需要的手段 预期的研究结果及其用途 研究目标建立起隐含在

4、假说内的理论关系与研究所用分析方法选择的关系 研究目标的确定必须针对所研究的问题研究目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目标写作 案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金融融资的关系 以及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试图从实证研究中得出一些结论 为形成乡镇企业的发展与金融机构的良性循环提供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目标是 提出一个审慎和积极可行的 战略 对研究目标的这种表述极不明确 无法让人客观地评价研究工作质量 建议在写作研究目标时不要使用太多的形容词 研究设计阶段 理论框架写作 目的 说明本项研究依据的理论框架 将研究目的转化成待检验假说表述方式文字表述图形模型

5、理论模型图因果关系图数学模型 研究设计阶段 理论框架写作 例1 影响农产品产量因素的有 面积 单产 农业投资 自然灾害 成本和比较效益 劳动力转移 科技进步 化肥用量 生产规模 生产方式和生产者预期 例2 影响农户粮食储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的粮食产量 耕作制度的差异 农户纯收入 农户非农业就业机会 农户家庭常住人口 农户畜禽饲养数量 农户教育水平 农户兼业类型 市场价格和地理位置 在表述中仅仅罗列了影响因素 但没有分层次 无法有效地指导操作 例1中 如果从生产者行为角度分析 面积 单产 技术选择 包括化肥施用 等受经济效益影响 生产者预期与生产者的管理能力有关 农业投资部分是政府决策 部分与产

6、权制度有关 例2也可以分解出不同的方面 研究设计阶段 理论框架写作 例 本文提出如下前提假设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是理性的 即不管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是生产利润最大化还是风险最小化 农民的技术采用决策都是根据自身对技术的了解和所面临环境做出和符合自身条件的理性行为 各因素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不同 方向有正负之分 程度有主次之分 消除或弱化制约因素的影响 发挥和推动促进因素的作用 有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和改变 从而使科技能够真正地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段表述既不是因果关系假说 也不是必需的假定前提 似乎言之有理 但对于研究工作并无指导意义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方法介绍 研究方法是回

7、答研究总目标和每个具体目标如何实现这一问题 每一个研究目标都有相应的实现目标的研究方法和需要进行的研究活动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方法介绍 案例 本项研究采取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项研究采取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规范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得出合理的结论 研究方法不具体 无法指导如何操作 未能建立研究方法与目标的对应关系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方法与目标 案例 研究目标确定为 找出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深层原因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用统计方法测算粮食价格波动特征 周期 波幅 研究并未能揭示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 因而也无从提出调控

8、措施 写作阶段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作用是了解本领域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状况 哪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哪些尚待解决 从而考虑确定自己研究的突破口 文献阅读是任何一项研究活动的起点 在没有了解与你的研究领域有关的文献知识前 不应该开展研究活动 学位论文必须有文献综述 写作阶段 文献综述 案例 论文拟研究城乡居民微观消费行为 但所引用文献主要为宏观消费理论 如绝对收入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等 对微观消费行为理论则没有全面涉及 作者未能找到适合的文献 并从中得到有助于指导自己研究的参考 写作阶段 文献引用 案例 2001年完成的论文 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贡献率由70年代的30 上升到了1997

9、年的75 XXX 1999 作者自己未动手去找已有的统计资料 而是采用直接引用较早研究的做法 给人以偷懒的感觉 分析阶段 概念定义 案例 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不交待所用的是名义价值指标还是实际价值指标 或只在文章中提到将名义指标转换成实际指标 但未交待处理方法 由于作者未提供这类重要信息 因而评审者难以对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做出评价 分析阶段 资料验证和处理 分析前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核对 数据存在诸多异常而不知道原因 数据处理方法缺乏严谨性 表 1000调查农户的户均投入产出单位 百元 百工 亩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 该期间产出年增长率为3 24 物质投入年增长率为2 31 投入产出弹性为0 8

10、5 劳动投入年增长率为 0 51 投入产出弹性为 0 16 土地年增长率为 5 33 投入产出弹性为 0 09 利用索洛余值法 可以计算得出农户技术进步率为0 72 如果农户投入产出弹性改用绝对值 那么劳动和土地的变化分别使技术进步率增加了0 08 和0 48 农户技术进步率上升到1 84 分析阶段 资料验证和处理 案例 根据调查农户物质投入与产量做散点图后 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低 据此得出 农户物质投入水平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粮食单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结论是否成立取决于能否保证其他因素相同 如土地肥力 灌溉条件等 较严谨的方法是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单产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分析阶段 观点表述 案例

11、中国人自己基本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对世界只有好处 没有坏处 这不仅对缺粮国是这样 而且对粮食出口国也是这样 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把粮食供求平衡的一个相当的缺口放在国际市场上去弥补 其结果正如国际上许多预测者所认为的那样 肯定会造成国际粮食市场与价格的剧烈波动 这对粮食输出国国内的生产者和财政未必就是好事 应该说 中国如果真正能够长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这对国际社会应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同时也是中国对世界农业的重大贡献 这里表述的是个人的主观见解 而非经过检验的事实 作者并未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分析阶段 论证 表述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 沿海地区一个省数千万人口 不能

12、依靠其它地区吃饭 粮食进口消耗大量宝贵的外汇 中国港口设施处理能力和国内运输能力不足 不可能大规模调运 可以毫无异义地看出 农业保护是利大于弊的 农产品供给弹性常常大于需求弹性 因而根据珠网模型理论 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无法自动恢复均衡 上述陈述在论文中均未经过自己所做的严格论证 因而不足以用作支持结论的依据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凭感觉对现象作出解释 例 作者根据调查得到的农户物质投入与产量做散点图 发现两者相关性低 从而得出 农户物质投入水平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粮食单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这一结论是否成立取决于能否保证其他因素相同 如土地肥力 灌溉条件等 较严谨的方法是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单产与各主要影响

13、因素的关系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技术采用外部环境因素模型 技术采用农户特征因素模型 结论 外部环境因素和农户特征因素都是决定技术采用行为的重要因素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技术采用各影响因素综合模型 从计量经济学方法讲 此外发生了丢失重要解释变量的错误 由于该研究使用截面数据 变量之间相关性低 因而对估计系数影响较小 使用时间序列数据会出现严重偏差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Y 6953 293 58 城市化程度R2 0 889 10 2 Y 11772 167 04 工业化程度R2 0 778 6 75 结论 城市化程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工业化的影响 作者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了解不够 因而

14、选择了错误的分析方法 并做出错误的解释 分析阶段 分析方法 分析模型缺乏应用价值 无法由其引出有意义的结论或形成政策建议 例 用时间趋势反映技术进步外生的技术进步稳定不变的技术进步率其他趋势性因素的影响 制度改革 通货膨胀 政府该做什么 分析阶段 模型分析结果报告 案例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模型 因变量为作者自己构造的风险指数 问题1 报告的信息不完整 如R2和F值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单位等 使读者难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问题2 报告的格式不当 估计系数的位数没有必要保留过多 问题3 存在不符合常识的情况 系数与t值符号相反 分析阶段 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 案例1 粮食储备与粮食产量成正相关 证明农

15、户储备粮食主要是出于增强粮食安全的考虑 粮食产量增加提高农户可使用的粮食数量 有助于增强粮食安全 农户储备增加起相似的作用 但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什么 未来得及销售 由于价格低而不准备销售 出于增加储备 农场使用 考虑而不打算销售 案例2 在论文中指出 在现阶段 农户经常出现追涨杀跌的逆向市场价格反应行为 这可能会加剧粮食市场的波动 与此同时 计量经济学模型得到 粮食储备 2 15LnP 根据这一结果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 农民在价格高时减少储备 增加销售 因而行为正常 若检验上述陈述是否正确 则需要建立反映价格预期的模型 数据资料使用 在有中国信息来源的情况下 不宜使用国际机构的数据 除非是为

16、了做对比分析 在使用不同来源的国际资料时 不仅需要注明出处 而且要对数据做比较 若发现存在明显差异 那么应分别用不同数据做同样的分析 以确定结论是否会受到影响 结论写作 所提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与自身研究缺乏内在联系 结论自相矛盾 结论与研究发展 写作阶段 传达信息 一 分别用图表表示相同的信息 讨论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时不从完整的理论模型考虑 而是就每个因素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展开讨论 不仅不必要地加长了篇幅 而且可能提供误导信息 引证时仅含糊地说 据专家估计 但未提供来源 做对比时未说明数据的对应时间 写作阶段 传达信息 二 表述不当例1 近年来稻米贸易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出口量从1991年的1300多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2316万吨左右 例2 写作阶段 结论 案例1 我国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对粮食主产区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 逐步扭转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的问题 制定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政策 使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有合理的收入 从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农业信贷资金向粮食生产倾斜 在利率上应该给予优惠 扶持粮食生产的发展 保护耕地 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建立农业保护基金 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