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09663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_教学目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养正中学化学组 洪良腾一、设计理念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重视化学实验及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化学教学容必须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拓展视野容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从容中获取关于碳酸钠的信息;活

2、动较多,如Na2CO3性质的推测、验证,以及利用博客进行交流。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为科学探究的“Na2CO的性质”,教材中所设计的实验都是简单易做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根据以上特点,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特别是拓展视野的设计和使用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二、学情分析新教材在

3、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猜想推断、实验设计、归纳总结的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已经对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质分类的分析、化合物性质的分析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容,学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有条理、系统化。学生自身的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了解碳酸钠的性质。b.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上的异同点和如何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C.了解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应用。过程与方法:a. 通过对碳酸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会利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基

4、本方法。b. 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学习中,学会比较,归纳等信息加工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b. 通过候氏制碱法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及区别方法。难点:根据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五、教学用具a. 实验准备:试管、PH试纸、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盐酸溶液、酒精灯、铁架台、镊子、烧杯、铜片b. 多媒体准备:教学博客平台、ppt课件六、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1. 教学方法:对比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2. 教学流程引入探究1

5、探究2在线测试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形成结论自学提出方案验证方案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三个人并称“三”。在化学上,也存在三。他们分别是什么呢?是大打、小打、打。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打 小打。请同学自学资源拓展容,并了解碳酸钠的用途自学通过拓展资源,了解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纯碱名称的由来以及碳酸钠的用途。指导学生自学,通过候氏制碱法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同时激发求知欲望。STS引入主题展示展示碳酸钠样品引导我们按照物质的组成把物质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如单质和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分为酸碱盐等。请思考碳酸钠属于哪一种化合物?追问碳酸钠在组成上和我们学过的

6、什么物质相似?请结合对碳酸钠的初步认识预测碳酸钠具有什么性质?可以和什么物质发生反应?观察、总结碳酸钠的物理性质思考碳酸钠属于盐类,是由碳酸根和钠离子组成的。碳酸钠在组成上和我们学过的碳酸钙相似,预测可以和酸发生反应。还可以和某些盐、碱发生反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能力学生大胆的提出预测,然后设计试验用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引导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可以参考课本P51页的容。并将实验现象和结论上传到博客上。学生实验1.在两只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在分别向上述两只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震荡,观察试验现象。2.将浓盐酸到装有碳酸

7、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验现象。3.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并在博客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总结通过对碳酸钠结构的分析,我们预测碳酸钠的性质,并利用实验对我们的预测进行了验证。最后,我们得到结论:碳酸钠能和酸反应,也可以与某些碱溶液、盐溶液反应。其水溶液呈碱性。倾听,思考对碳酸钠的性质进行总结板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 碳酸钠的性质1. 物理性质白色的粉末,易溶于水2. 化学性质a. 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I+H2O+CO2b. 与某些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c. 与某些盐反应Na

8、2CO3+CaCl2=CaCO3+2NaCld. 水溶液呈碱性(纯碱)3. 用途化工原料。用于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合金、食品等工业认真做笔记帮助学生掌握碳酸钠的性质过渡初中我们学习过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混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变澄清。这里发生了设么反应呢?那么,碳酸钠能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呢?回忆初中知识: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又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钙。采用类推的思想预测以初中知识为铺垫,过渡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引导请同学首先观看上视频,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然后自学博客或者课本容,学习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性质作对比。自学后

9、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讨论 (1)两瓶分别装有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试剂瓶,但标签模糊。请设计尽可能多的实验加以检验 (2)请设计出最优的实验方案判断一包固体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4)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的方法 自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比较。从水溶性、溶液酸碱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等方面比较解决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解决提出来的问题。在博客上进行交流。方法一、方法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总结碳酸氢钠的性质。碳酸氢钠和碳酸那有相似也有不同。都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也呈碱性,但溶解度较小。也可以和酸反应,同样放出二氧化碳

10、。一个较大的不同是受热易分解,经常利用这个性质进行鉴别。倾听,理解板书二、 碳酸氢钠的性质1.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 易溶,溶解度Na2CO3NaHCO32. 化学性质a.水溶液呈碱性b.与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c.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3. 用途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认真记录笔记在线练习同学们通过在线练习检测本节课学习效果。练习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在线练习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总结 最后,请同学们进入学习指导,回顾本节课容。并检验自己对本节课是够掌握完全。 会议、总结进入学习指导,回顾本节课容。并检

11、验掌握程度。落实本节课目标、促进学生掌握本节主要容布置作业: 练习册课后巩固、提高八、教学反思附:1碳酸钠碳酸氢钠对比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打小打色态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溶解性易溶,Na2CO3NaHCO3溶液酸碱性碱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碱性:Na2CO3NaHCO3与酸反应(HCl)现象有气泡产生,速率:NaHCO3Na2CO3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热稳定性稳定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用途化工原料,应用于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

12、食品等工业发酵粉(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2在线测试题:(1)下列名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A打、小打B胆矾、明矾 C纯碱、烧碱D火碱、苛性钠(2)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要想除去氯化氢,最好用下列哪种溶液:(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浓硫酸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饱和石灰水(3)检查烧碱中是否混有纯碱的方法是A加热,看是否有气体生成B滴入足量盐酸,看是否有气体生成C溶解后检查溶液的酸碱性D灼烧,看火焰是否为黄色(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B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C相同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钠放出的CO2少D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和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碳酸钠反应的速率更快(5)在NaOH溶液入少量的CO2时,发生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而在NaOH溶液入过量的CO2时,发生反应NaOH + CO2 = NaHCO3。现在用1 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的溶液中Na2CO3 和Na 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是A13 B12C23D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