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0春《基础会计》在线作业1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407703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20春《基础会计》在线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工20春《基础会计》在线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20春《基础会计》在线作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工20春基础会计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根据帐薄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加以归类、整理重新编制的原始凭证是()。A.一次凭证B.累计凭证C.汇总原始凭证D.记账编制凭证答案:D2.某企业期初资产总额200000元,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20000元,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是()。A.180000元B.260000元C.200000元D.240000元答案:D3.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具有()。A.连续性B.主观性C.系统性D.全面性答案:B4.对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存取业务,应填制的记账凭证

2、是()。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收款凭证与付款凭证答案:B5.对一项交易或事项,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又在这些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详细登记的做法称为()。A.复式记账B.帐薄登记C.登记账户D.平行登记答案:D6.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余额-本期贷方余额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余额-本期贷方余额C.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余额-本期借方余额D.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余额-本期借方余额答案:C7.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答案:A8.引起资产和负

3、债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是()。A.将现金存入银行B.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暂欠C.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D.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答案:C9.会计账户的设置依据是()。A.会计对象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D.会计方法答案:C10.会计目标主要的两种学术观点是()。A.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B.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C.信息系统观与管理活动观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答案:A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11.下面有关会计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B.会计要素是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的基本单位C.会计要素是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D.会计要素是对会计

4、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答案:ABCD12.发生下列哪些账户登记错误时,试算平衡表无法发现()。A.漏记或重记某项业务B.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金额上发生同样的错误C.一笔业务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借应贷的账户颠倒,或用错了账户D.一笔业务过账时记账方向相反登录,或账户登录错误,或将借贷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答案:ABCD13.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业企业会计对象基本内容的有()。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支出答案:ABCD14.下列属于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A.资产计价时从低B.负债估计时从高C.不预计任何可能发生的收益D.利润估计时从高答案:ABC15.按照原始凭

5、证的填制手续和内容不同分类可分为()。A.一次凭证B.累计凭证C.汇总原始凭证D.记账编制凭证E.外来原始凭证答案:ABCD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6.可比性原则中的统一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都是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的要求,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是为了保证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而提出的要求,后者则是为了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提出的要求。答案:正确17.负债是现在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现有义务。答案:错误18.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为控制职能,即实施过程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答案:正确19.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该项业务引起等式左右两方会计要素发生一增一减的变

6、化。答案:错误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答案:正确以下内容可以删除:近几年,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和人们注意力的不断聚焦,我国司法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超期羁押问题。虽然审前既不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视为有罪,但又不视为无罪,而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查明案件真相,为了办案的需要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羁押起来,以至于实践中超期羁押现象大量存在。大多数情况下逮捕决定由作为追诉机关的检察院做出而不会受到独立的第三方司法审查,在羁押期限上检察机关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检察机关主要考虑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而不考虑其社会危

7、害性如何,认为只要有侦查起诉的需要那就是有羁押的必要。如果在法定期限没有侦查终结、移送起诉,追诉机关可以各种借口随意延长羁押期限,所以实践中超期羁押现象大量存在并屡禁不止。由于各种情况延长羁押期限可能使审前羁押的期限超过最终判决的刑期,法官迫于种种压力以及避免国家赔偿硬是判决刑期等同于甚至超过审前羁押期限。第二非法取证问题。我国法律一方面明确禁止刑讯逼供,另一方面也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询问,应当如实回答”。事实上,二者并没有产生现实中的理想效果。法律对刑讯逼供的含义不明确导致变相刑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实回答”的规定过于原则化,让“如实”往往成为依照办案人员想象中的“事实”,犯罪嫌疑人

8、甚至为了摆脱刑讯的痛苦而不得不虚假招供,以实现办案人员眼中的“如实”。审判实践中,对以非法手段取得的物证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为线索而收集的物证往往认定其有证据能力。第三冤假错案频发。2004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通报了7起在原审中已判为死刑或死缓,而经被告人上诉或申诉后被改判为无罪的典型案件。这7起案件中,黑龙江省杨方忠故意杀人案,海南省黄亚全、黄圣玉抢劫案,广西覃俊虎、兰永奎抢劫、故意杀人案,这3起案件均不是被判刑的被告人所为,是在真正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才得以纠正,属张冠李戴的冤案。而甘肃省出租车司机荆爱国运输毒品案则是侦查人员为破案而设置圈套、蓄意制造的假案。另外,辽宁李化伟故意杀人案、重庆童立民故意杀人案、云南孙万刚故意杀人案则是证据不足,无法认定犯罪事实即被告人所为而改判无罪的错案。虽然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上述情况具有普遍性,但是相同类型问题的重复出现已经充分证明我们的制度维护司法公正的能力存在缺陷。问题涉及面包括执法和司法的全过程。更可怕的是,办案人员、司法人员的司法价值定位和取向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正意愿相去甚。这势必导致司法公信力的降低,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这种状况的根本性解决手段,无罪推定原则的强化和在司法实践中的推广,具有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