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048281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下列各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编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每题3分,共15分)1(3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包粽子时,米粒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C手上沾些水,刚拿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答案】C。【考查知识点】物态变化、分子【解析】A、分子直径非常小,分子之间的间隙距离也非常小,不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此选项错误;B、煮粽子时,锅上方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

2、空气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是液化现象。此选项错误;C、手上沾些水,取放刚出锅温度较高的粽子时,手表面的水会汽化吸热,避免手烫伤。此选项正确;D、粽子表面的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错误。2(3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V甲0.6m/s,V乙0.2m/s,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等于乙车的动能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3、答案】D。【考查知识点】惯性、动能、速度图像【解析】A、由图象知,甲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3.6m,乙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1.2m,所以v甲0.6m/s,v乙0.2m/s,因甲、乙两个小车的质量相等,所以惯性相同,故A错误。BCD、因为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当甲乙反向运动时,6s后相距s3.6m+1.2m4.8m;当甲乙同向运动时,6s后相距s3.6m1.2m2.4m。故BC错误,D正确。3(3分)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

4、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考查知识点】光现象【解析】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4(3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中的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中对瓶内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倒置后,向瓶底浇冷水,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C图中用吸管

5、喝饮料时,杯里的饮料是被嘴“吸力”吸上来的D图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答案】C。【考查知识点】压强、连通器、大气压强【解析】A、图中实验液体越深,水喷出的越远,表示压强越大,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故A正确;B、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B正确;C、人喝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嘴外部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嘴中,故C错误;D、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正确。5现有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其

6、中灯泡的UI图象如图所示。将这些元件用导线连成电路后,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5V开始减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A开始增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压为5VB小灯泡的最大功率为0.3W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D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是1.8 W【答案】D。【考查知识点】电功率、动态电路【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如图所示:(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由图象得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1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滑+UL5

7、V+1V6V,故A错误;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16.7,故C错误;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PminUI6V0.3A1.8W,故D正确;(3)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的电压相等,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I0.5A,则小灯泡的最大功率:PLmaxUI6V0.5A3W,故B错误。二、填空(每空2分,共32分)6(4分)小军测量一个体积为25cm3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把木块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得木块的

8、密度为 kg/m3。故答案是:平衡螺母;0.56103。【考查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密度【解析】(1)使用天平时候,称量物品之前,要把天平调平衡,方法是: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放上物品后,也要把天平再次调平衡,方法是:增减砝码,调节游码。题中物品还没放置到托盘进行称量,故事调节平衡螺母。(2)木块质量砝码+游码10g+4g14g;木块密度。7(4分)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

9、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答案】信息;照相机。【考查知识点】声的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8(4分)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进行传播的。小军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当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电磁波;不变。【考查知识点】信息的传递、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析】微信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

10、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传播的;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小军向平面镜走近时,由于他的大小不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9(4分)如甲、乙两图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图 ,如图丙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在渐片P由b端向a端滑动过程中,弹簧长度 (选填“变长”或“缩短”)。【答案】乙;变长。【考查知识点】电动机原理、电磁铁【解析】(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电路中有电源,故应为图乙;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电路中无电源,为图甲;(2)读图可知,当滑片P从b端到a端滑动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

11、的磁性增强;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吸引,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变强,吸引力变大,则弹簧长度变长。10(4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能源的国际合作,其中太阳能、风能是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它的速度很快,其中有一种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称为地球“同步”卫星,此“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球 (选填“自转”或“公转”)而言的。【答案】一次能源;自转。【考查知识点】能源、参照物【解析】太阳能、风能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

12、,属于一次能源;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它的速度很快,其中有一种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称为地球“同步”卫星,此“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球自转而言的。11(4分)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F28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答案】50;50。【考查知识点】摩擦力、平衡力【解析】(1)甲图中推力在B上,以AB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以B为研究对象,相对于A处于静止

13、状态,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50N;(2)若将F28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乙图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所以A所受的摩擦力仍为50N。12(4分)图为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它有加热和保温功能,R1和R2是两根电热丝,S为温控开关,1、2为开关的两个触点,当水温低于某个下限温度或高于某个上限温度时,S在两个触点间自动切换,使水温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已知热水器的加热功率为400W,保温功率为100W(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电路中R2 在使用过程中,若热水器连续工作10min消耗电

14、能1.2105J,此过程中热水器的保温工作时间是 s。【考查知识点】动态电路、焦耳定律【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开关与触点1连通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开关与触点2连通时,R1与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因开关与触点1连通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由PUI可得,R1的阻值:R1121,开关与触点2连通时,R1与R2串联,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484,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2的阻值:R2RR1484

15、121363;(3)热水器10min消耗电能1.2105J,则电热器的平均电功率:P200W,由P保温PP加热可知,电热水器应先加热后保温,设加热时间为t1,则保温时间为(600st1),则有:WP加热t1+P保温(600st1),即1.2105J400Wt1+100W(600st1),解得:t1200s,即电热水器的加热时间为200s,保温时间为600s200s400s。答:363;400。13(4分)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cm,BC长50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则A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 N(支某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