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4054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出师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流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积累2.译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字词3.理清课文层次结构4.体会作者言辞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导入)随着一段浑厚铿锵的旋律,我们仿佛来到了战火纷飞又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看大屏幕猜猜看,这是三国时期的哪位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诸葛亮创作的至情名文出师表二、了解作者历史背景,积累相关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2出师伐魏背景简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2、,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做

3、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3)平定南方叛乱。三、解题,了解创作背景,积累关于“表”的常识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1.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把握课文情感基调2.同学自由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讨论翻译课文五、诵读课文,把握节奏1.标出文中的音节停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朗读时要在句中划“”处短暂停顿2.标出长句中的意义停顿所谓意义停顿就是注意句子内部的层次结构,在层次转换处停顿稍微长一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因前三个分句和第四个分句构成“分总”两个层次,因此朗读时需要在“ ”处

4、读断。3.模仿范读,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饱含感情的激情诵读。六、文言知识积累整理积累课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古今异意的词语,记录在课堂练习本上。课后习题1.查找积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以及历史上关于后人评价出师表的对联诗句。2.熟读课文,尽量成诵。3.掌握课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制作知识卡片4.熟练翻译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积累2.译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3.理清课文层次结构 4.体会作者言辞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教学过程一、理清层次,理解内容1.课文

5、题目名为“出师”,作者阐述出师的理由从哪些自然段可以看出?2.前五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小结:全文围绕“出师”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五个自然段先对“出师”后的国内政事提出建议,然后说明出师理由。3.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在出师前提出哪些建议?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4.课文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阐述出师理由的?二、合作探讨,析读课文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1. 课文开篇先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2.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起什么作用?因为蜀国是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实

6、现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并且感到肩上的托付的担子之沉重。同时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3.这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么作用?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4.课文三四段列举了哪些人?他们的特点是什么?这两个段的关系是什么?5.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前文对宫中府中做好周密安排,举荐贤臣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提出亲贤远佞的主张?第一部分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

7、出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项建议。探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1.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提到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你能找到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写这些事有什么作用?“躬耕南阳”、“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五月渡泸”、“出师伐魏”2.课文第八自然段中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1)以出师为己任。“此臣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定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3.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对贤臣:“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要有“兴德之言”。对后主:“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4.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

8、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第二部分小结:课文第二部分是对上文的回顾,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之爱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为了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九段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诚,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三、字斟句酌,体悟深情课文结尾写道“今当远离,临表

9、涕零,不知所言。”看来作者出师的心情非常复杂,再读课文,结合创作背景和我们对历史上诸葛亮和刘禅的认识,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哪些心情?说恩情先帝知遇之恩表忠心尽忠刘氏父子谈忧虑对国内对国外课文中能表现诸葛亮与刘禅长辈对晚辈情和君臣之情的地方是什么?长辈晚辈情:指出先帝创业艰难,盼后主能发奋积极多次提及先帝,劝告后主追念先帝遗训,亲贤远佞述身世,表明自己尽忠报先帝及为后主效力君臣情:以臣子身份向后主提出建议及推荐人才说明自己北伐的决心及各大臣职责课文中,多次提到先帝刘备的作用:感激先帝知遇之恩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械后主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小结:出师表是一篇带有强烈感情色

10、彩的至情名文。文中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之人的殷切期望。文章不但导之以理,更动之以情。语气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深情。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哭,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谓之不孝。”四、课堂练习课后习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你能说出多少?1、孔明挥泪斩马谡2、空城计3、七擒七纵4、草船借箭后代有大量赞美出师表的对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陆游感状“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病起抒怀“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陆游武侯书堂作业:学习了这篇出师表,除了儒雅智慧,你对诸葛亮有了怎样新的认识?请结合上篇课文隆中对,查找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诸葛亮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