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04041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呵斥、沙哑、琅琅、斩钉截铁”等词语。2、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提取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体会小说的心理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艺术特色。3、 结合生活体验,深层思考课文触及的教育现象,领悟写作意图。(三)德育目标1、 学习主人公李京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2、 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1、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了解映衬手法,探究小说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研讨教育现象,领会文题“

2、心声”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课文是一篇儿童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伤感故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感知文意,进入作品情境,体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形象的意蕴。研讨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多向信息交流,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理解“心声”的深层含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万卡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有谁能够流畅完整地讲述呢?(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因朗读万卡而引出的一段伤感故事,它就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儿童小说小心声。(板书文题、作

3、者)二、了解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黄蓓佳,1955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被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72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以后陆 续在钟山文汇月刊上海文学安徽文学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三、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字词。(1)注音呵斥(h ch) 纸捻子(nin) 发窘(jing) 抽噎(y) 妒忌(dj) 沙哑(y) 桢(zhn) 发

4、颤(chn)(2)释义呵斥:大声斥责。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2学生速读全文,梳理并简要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归纳: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内容:(1)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2)李京京在树林中练习朗读,想起自己和万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难过悲伤;(3)李京京纠正同学朗读的错误,被同学嘲笑,他倍感委屈;(4)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了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小说。3教师组织学生复述课文。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

5、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嘲笑。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自己的心声。4学生配乐角色诵读课文,揣摩、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思考:(1)万卡的故事为什么让李京京感动?(2)你喜欢小说中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文中对程老师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请你就她安排公开课的一系列表现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文中的李京京从小和父母分离,跟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内心认同于淳朴的乡村文

6、化;而回到城里后,目睹父母时常吵架,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时常成为父母不和的牺牲品,幼小的心录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与作品中万卡的境遇相似的身世遭逢,使他对万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他极力要朗读万卡的原因,也是他的感情朗读能征服大家的原因。(2)独特的成长背景造就了李京京沉郁、倔强、认真的性格。他对乡下的爷爷和小伙伴满怀真挚感情,总是沉湎在过去幸福快乐的生活中,借此逃避灰暗的现实;小说万卡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要以此发泄心中的郁闷,所以他对朗读课文无比执著。老师以他嗓音不好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既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又使他感到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和压抑。但是李京京又是一个善良自强的孩子,

7、他并没有因此和老师同学反目成仇,而是一个人去努力;他指出同学朗读的不足,也不是因为忌妒,而是满怀真诚。希望同学能读好这篇自己特别喜爱的小说。最后他终于得到机会,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要寻求感情的宣泄。总之,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宽容、自信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3)文中的程老师与许多好教师一样。工作认真,爱荣誉,因此为了公开课而精心准备。但她又与许多教师一样,有着代代相因的缺点:搞一种虚假的公开教学,重视优秀学生,但忽视一般学生。小说还表现了她难得的优点:随机应变,勇于改正错误。她在公开课上的果断处事,证明她基本上是一个好老师。5合作探究:文题取名“心声”的深层

8、含义是什么?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点拨: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著地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总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四、感情诵读,体验反思:1学生听读课文,研讨:(1)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2)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认为它的主题对现在的教育有怎样的针对性?(3)作为一篇儿童小说,课文怎样体现了少年的心理特征?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1)李京京的故事启

9、示我们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教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2)首先,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在课文中。老师重视对“优秀学生”的教育,并给予他们过多的机会,对像李京京这样有“问题”的学生。指导和关心不够,往往在无意识中还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进取心和自尊心。第二。教师在教学中,事先安排,弄虚作假。不仅给学生带来不公正的感觉,而且对学生诚信做人也带来负面影响。第三。在课文中反映出教师的行为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在像李京京这样比较敏感的学生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一定的负作用。(3)文中像李京京这样年龄段的学生,正

10、处于成长期,少年心理易受影响,尤其是和自己体验有相似感觉的经验。正因为有着与万卡的生活的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为万卡的不幸而感动、而悲伤,他执著地要在课堂上朗读这篇小说,也许换了一篇反映家庭幸福、父母恩爱的小说,他就没有这样的积极性了。所以,应认真探讨学生个体的感觉与个性。在了解和关注别的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培养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2学生感情朗读全文,深层领悟小说内涵。五、课堂小结: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正如小说结尾那种淡淡的安慰和淡淡的牵挂。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有理由做得更好,因为有这样优秀的、有个性的学生。有这样勇于纠正错误的教育者。六、布置作业:替李京京给爷爷写一封像万卡那样的长信,以诉说自己对幸福快乐生活的希望。七、板书设计:心声 黄蓓佳 人物: 李京京(沉郁、执著、倔强) 朗读要求被拒绝 (开端)情节: 用真情和体验练习朗读 (发展) 声情并茂朗读 (高潮、结局)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