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014835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上海普陀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市普陀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物理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 核子B 质子C 电子D 中子2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反射成像的是A 放大镜B 潜望镜C 幻灯机D 照相机3下列情景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 在大地中B 在盐水中C 在空气中D 在

2、真空中4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建模法 D 等效替代法5如图1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 这是做功冲程,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B 这是做功冲程,此过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C 这是压缩冲程,此过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 这是压缩冲程,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6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当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都不变 B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不变C 电压表V和电流表A示数都减小D 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减小7在图3中,重为G的木块A用细线固定在装水的容器中,当

3、木块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F。若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则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为A 2F B FG C 2 FG D 2 FG图2 图3AVR1 R2 AS1S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的厚度等于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的高度,则关于甲、乙剩余部分体积V甲和V乙、质量m甲和m乙,以及甲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甲和乙剩余部分对容器底压强P乙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图4A P甲一定大于P乙 B P甲可能等于P乙 C m甲可能等于m乙D V甲可能大于V乙 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图5

4、9某节能灯标有“220V 9W”的字样,该灯的额定电压为 (1) 伏;吸尘器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使用时它与其它家用电器之间是 (2)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3) 。10如图5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的情景。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 ,同时运动员的头部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5) 的,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 (6)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11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已多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某物体搭载飞船进入太空,该物体的质量 (7)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地面指挥中心通过 (8)

5、 把信息传输到飞船上(选填“无线电波”、“光波”或“声波”)。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 (9) 能。1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500米的P、Q两点同时沿水平直线同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6(a)、(b)所示。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 (10)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乙车通过60米的距离,需要的时间为 (11) 秒;两车运动15秒,它们的间距为 (12) 米。0123456t/秒15304560s/米乙0123456t/秒10203040s/米甲(a) (b)图6 图7-1530510151230V13一导体接在某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如图7所示,若10秒钟通过导体的电量为

6、2库,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13) 安;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导体的电阻为 (14) 欧,此时电流做功功率是原来的 (15) 倍。14在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电键S发现小灯L不亮,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 A B CR LS图8为检测故障,现提供完好的电压表V、电流表A和检测小灯L作为检测工具,要求在不拆除原电路的条件下,选择其一连接AB或BC两点之间。 检测过程中不会导致电源短路的工具的是: (16) ; 只连接一次就能够检测出故障的方法是: (17) 。15为安全文明驾车,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7、。请阅读下列两条法规内容,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回答问题。第七十八条 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如大客车、集装箱卡车等)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第八十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高速上,对不同车型限制速度不同的原因:为控制行驶车辆的动能, (18) ; 高速行驶车辆之间要保持一定车距的目的: (19) 。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16图9中重为6

8、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17在图10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中选出两个,并分别填入电路的空缺处。填入后要求:小灯泡L1和L2并联连接;小灯泡L1和L2都能发光。 电源( ) ( )N SSL1L218请在图11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周围磁感线方向,以及电源正、负极。 图9 图10 图11四、计算题(共26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质量为2千克的20 的水,温度降低5。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A BO甲图1220如图12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的A端

9、挂一重为60牛的物体甲,在B端施加一个力F,已知OAAB12。求: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作用在B端的力F的最小值和方向。21在图13(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1A”字样,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4安。图1315-30510151230VASPA B C DR1 R2(a) (b) 求R1两端的电压U1。 求此时R2消耗的电功率P2。 现有一个表盘如图13(b)所示的电压表可接入电路。当选用 挡量程,并把电压表接入 两点时,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偏转变化角度最大。求此时

10、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来源:学+科+网图1422如图14所示,水平地面上足够深的轻质圆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圆柱形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3S、8S。 求圆柱形木块的体积V木。 在容器中加入水,当水深为0.01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继续往容器中加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春】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1) 的工具,用它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 (2) 。电学实验中常用到电压表,使用时应 (3) 联在待测电路(选填“串”或“并”),同时“”接线柱应

11、与被测导体靠近电源 (4) 极的一端相连。24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实验名称: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定盐水的密度 (5) :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盐水和烧杯实验原理: (6) 实验步骤: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将烧杯中的盐水 (7) (选填“全部”或“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V; 用托盘天平测出 (8) 的质量m2;表一位置甲凸透镜乙凸透镜A倒立、放大倒立、放大B倒立、放大倒立、缩小C倒立、缩小倒立、缩小25如图15所示,小李和小华分别用甲、乙凸透镜正对着前方的一支点燃的蜡烛,当凸透镜在

12、A、B、C三个位置时,他们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如表一所示。A B C图15 图16根据看到的现象他们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和 (9) 有关。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们的猜想,小李和小华分别选用不同的凸透镜,并按图16所示安装调整好器材后进行了多次实验,每次都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测量并记下相应的物理量,记录数据如表二和表三所示。表二 焦距10厘米实验序号物距(厘米)像距(厘米)物高(厘米)像高(厘米)1202066230156334013.36245012.561.5表三 焦距15厘米实验序号物距(厘米)像距(厘米)物高(厘米)像高(厘米)5206061863030667402463.685021.462.57来源:学科网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或3或4或7或8中物距与焦距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0) ,物体经凸透镜能成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