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000611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统计学管理的基本课程(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原理辅导课 主讲人左彬联系电话 7332586邮箱 zb 主教材 统计学原理 黄良文陈仁恩主编辅导教材 新编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 熊应进刘建萍黄思霞主编学习资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站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网站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网站自主学习平台平时作业 教学辅导 参考资料 网上讨论 IP课件 课程介绍 统计学原理 是开放专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学分 5分学时 90学时 考核说明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 即学习过程考核 包括4次平时作业 网上活动 到课率三部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 终结性考核 即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试卷题型 1 单

2、项选择题 占全部试题的12 2 多项选择题 占全部试题的8 3 填空题 占全部试题的10 4 判断题 占全部试题的10 5 简答题 占全部试题的10 6 计算分析题 占全部试题的50 统计学原理黄良文 陈仁恩主编 第一章统计总论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四章综合指标 第五章抽样估计 第六章假设检验 第七章相关分析 第八章指数分析 第九章动态数列分析 第十章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一章统计总论 教学目的本章对统计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 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的职能 统计组织以及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等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 通过学习对统计学科的性质有一个基本

3、的认识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的职能和组织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章统计总论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及相互关系 统计实践活动 它是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 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第一章统计总论 例如 要了解我国人口情况 统计部门要完成下列工作 设计调查项目 编制调查表 派调查人员逐户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分析 最后得出反映我国人口基本情况的各种统计指标 它是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 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 1998年北京市国民总收入2011 77亿元人民币 比1997年

4、增长9 8 各商业企业某月销售额资料 单位 万元 10 60 40 80 130 7050 98 200 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统计总论 哪些是我们所需的资料 应当怎样搜集所需的资料 对搜集到的数字资料应当进行怎样整理才能反映资料的真实分布特征 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数字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解决一切问题所用的方法均由统计学提供 三种涵义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活动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学 第一章统计总论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经济

5、现象的数量方面 包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例如 对我国人口状况进行研究 人口规模有多大 人口构成情况怎么样 人口数量有何变化 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人民的生活状况如何 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何变化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是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变异性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总体的数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 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的各种特征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社会性 从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来研究现象的量 社会经济统计活动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观察 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 过程 结果 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 分配关系 交换关系以及其它社会关系 第一章统计总论 统计学

6、的研究方法 P7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综合指标法 统计模型法 归纳推断法 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 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 就总体中的全部和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 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的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 将总体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研究方法 例如 人口按年龄分组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类 国民经济按部门分类等 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广泛运用着各种综合指标来反映总体内部的各种数量关系 如动态分析 因素分析 回归与相关分析等 统计模型法指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

7、条件 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统计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社会经济变量 基本关系式 模型参数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 从事实到概括的一种推理方法 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观察 推断出总体的数量特征的研究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 统计工作搜集的资料都是样本资料 样本资料分散 零碎 必须经过整理归纳才能据此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所以归纳推断法在统计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章统计总论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 变异与变量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统计总体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 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 是构成

8、总体的个别事物 总体单位可以是人 物 也可以是企业机构 地域或状态 长度 时间等等 例如 了解城镇居民生活状况 城镇全部居民就构成统计总体 城镇每一位居民就是总体单位 了解工业企业经营情况 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统计总体 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注意 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 总体的范围可大可小 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总体的范围 当总体确定了则相应的总体单位也就确定了 根据总体包括的总体单位是否有限 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无限多 数不清 有限总体 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有限多 可以数清 单位标志 简称标志 指总体中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标志表现 标志的具体表

9、现形式 例如 职业是品质标志 标志表现具体为工人 公务员 商业职工 教师等 年龄是数量标志 标志表现具体为10岁 20岁 30岁等 变异 就是差异 指某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表现的不同 变量 一般把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 统计指标 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如工业总产值 商品销售额等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具有可量性 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 都能用数值表示 而标志不一定 只有数量标志才能用数值表示 品质标志不可以 联系 指标值往往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在一定条件下 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

10、系 标志才能用数值表示 品质标志不可以 联系 指标值往往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在一定条件下 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指标体系 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 用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一章统计总论 统计的职能 国家统计系统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 是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国家管理系统包括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信息系统 咨询系统和监督系统 国家统计则兼有其中的信息 咨询 监督三种系统的职能 统计的组织 综合统计系统 专业统计系统 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 判断对错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 统计调查过程中

11、采用的大量观察法 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4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3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5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 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 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 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 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第一章统计总论 二 单项选择题 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 D 2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 总体单位是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工

12、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 B 3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 78分 88分 89分 96分 学生成绩 是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标志值D 数量指标 B 4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 绝对数B 相对数C 平均数D 百分数 A 5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三 多项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统计总论 1 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

13、 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E 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ABD 2 下列各项中 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 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 某市年供水量 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 某学员平均成绩 ACD 3 在工业普查中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 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 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BCE 第二章统计调查 教学目的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即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阶段 所搜集的数据资料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结果 因此 搜集统计资料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方式 方法 本章对此问题进行了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了解统计调

14、查的意义 种类 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各种统计调查方式 方法的应用条件 第二章统计调查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和统计调查的种类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统计调查方法 统计调查资料的检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的种类 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划分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 连续调查 非连续调查 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划分 直接调查 凭证调查 派员调查 问卷调查 准确性 及时性 第二章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P42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调查表 调查时间和期限 调查的组织工作 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5、 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 不同调查任务的调查方案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会有一定的差别 但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是一致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它回答的是 为什么调查 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 调查目的的写作应简明扼要 例如 我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 为准确地查清我国在人口数量 地区分布 构成和素质方面的变化 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统一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 提供可靠的资料 调查目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是搜

16、集数据资料的基本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解决的问题是 向谁调查 由谁来提供所需资料 例如 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注意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第二章统计调查 它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 如一个人的年龄 收入 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 产值 调查表是用于登记调查数据的一种表格 一般由表头 表体和表外附加三部分组成 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也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特征 如一个人的性别 职业 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为确保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统计调查必须规定这两种时间 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即规定所调查的是哪个时期或时点的资料 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即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 例如 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 1990年7月1日0时 并要求在 1990年7月1日至10日完成普查的登记工作 1990年7月1日0时就是调查时间 1990年7月1日至10日就是调查时限 调查时间 调查时限 调查时间和时限 调查的组织工作 这项内容包括的比较多 如调查机构的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