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776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试卷 浙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当手被麦田里的麦芒刺到时,手会立即缩回,此过程中人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

2、的结论是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5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3、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7右图是2011年12月10日晚上发生月食时拍摄的照片。月食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8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C沿ON前后转动板ED沿ON前后转动板F10.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

4、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11. 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B C D12如图所示是学习声现象时做过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小丽可以通过“土电话”听到,说明固体能传声13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Aa为物距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

5、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图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15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C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D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16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

6、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17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机在天空中飞行 B月球绕地球公转C树上苹果由绿变红飞 D河水在河中流18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19如图所示,在下面运动中,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沿笔直铁轨上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B踢到空中的足球C人造地球卫星 D过山车20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A3m/s B30m/s

7、 C300m/s D3000m/s 21右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上海驶向杭州,若上海至杭州约为1.6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2小时就可到达杭州22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 A. B. C. D.23.据报道,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有较强的攻击力。我国科学

8、家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防弹服”,能有效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你认为,我国研制的“防弹服”特殊之处是可使用一层A真空带 B磁性物质 C绝缘物质 D半导体2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5“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9、。26小球沿一斜面A端滚动到B端,间隔相等的时间所拍摄的频闪照片如图,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由A至B的变化是 。2760周年盛大的国庆庆典引起国际关注,获得了国际高度评价.如图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检阅三军的情境,红旗轿车在长安街上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缓缓行驶,由于是特写镜头,轿车和总书记始终处于屏幕的正中央。观众发现画面中的轿车正在向前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屏幕为参照物,则画面中的轿车的运动状态是 (填“静止”或“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28“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现象。小冬在一次郊游中看见天空出现彩虹,忙取出相机对着彩虹拍照,按下快

10、门瞬间却发现镜头上停着一只蚂蚁,则他拍出的照片上 (填“有”或“没有”)蚂蚁的像。29科学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 (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30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你以1m / s的速度走向走近镜子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 / 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

11、是_。31当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向水面时,光束可能发生 、 现象,进入水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32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3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

12、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2)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6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m。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34.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和折射光

13、线的大致方向。(3).完成丙图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4).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四、分析探究题(每空1分,14分)5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实验中: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度)20304050反射角(度)20304050小科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右表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是 。而且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2) 小科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采用的方法是将纸板B以法线为轴向后折,观察 。36小科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表中是他测出的数据,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他得出了如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你认为小科的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说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