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96715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价值增值.ppt(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和价值增值 第三章 本章重点内容 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2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3 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商品流通公式 商品 货币 商品 W G W 一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资本流通公式 货币 商品 货币 G W G 1 流通的形式不同 W G W 卖 买 G W G 买 卖 2 流通的目的不同 W G W 为买而卖 取得使用价值 G W G 为卖而买 取得价值 3 流通的限度不同 W G W 获得使用价值后流通即结束 G W G 为追求价值增殖运动无止境 4 流通的内容不同 W G W 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 G W G 同质异量的价值

2、土豆 牛肉 G m 可见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从形式上看 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 W G 这一公式概括了一切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通常被称为资本总公式 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二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既贱买又贵卖 贱买 贵卖 不产生剩余价值 商品流通流域 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 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不可能离开流通产生 G W G W Pm A A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二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一 劳动力 A 成为商品 W 的条件 A成为W 劳动者

3、有完全人身自由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劳动力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价值 二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和再生产A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A的价值 生产和再生产A所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恢复 保持和延续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A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 由生产和再生产A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使用价值 不仅能创造出A本身的价值 而且能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 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 劳

4、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商品的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创造 使用价值 转移 旧价值 形成 价值 一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资本的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具体劳动 创造 转移 使用价值 旧价值 再生产 抽象劳动 创造 A价值 剩余价值 二 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过程 某工厂生产10斤棉纱 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劳动力价值1元 小时 工人劳动6小时 Pm价值24元 A价值6元 工人劳动6小时 具体劳动转移Pm价值24元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6元 投入30元 收回30元 m 0 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 某工厂生产20斤棉纱 生产资料价值48元 劳动力价值6元工人劳动12小时 1

5、元 小时 Pm价值48元 A价值6元 工人劳动12小时 具体劳动转移Pm价值48元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12元 投入54元 收回60元 m 60 54 6元 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0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工作日 小时 价值增殖过程 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二 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表现为物 厂房 机器 原材料 辅助材料 资本的本质 资本表现为物 厂房 机器 原材料 辅助材料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体现着生产关系 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 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 即资本家剥削雇佣

6、工人的关系 资本的本质 资本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 表现在厂房 机器设备 原料 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上的资本 叫做不变资本 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资本 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只发生价值转移 能使价值增殖 m的唯一源泉 资本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是v 可变资本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m 剩余价值率 三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 和剩余价值量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v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因而又叫剥削率

7、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的关系 剩余价值量取决于两个因素 剩余价值率和可变资本量M代表剩余价值总量 V代表可变资本总量 则 M m v V即M m V可见 资本家可以从两个途径增加剩余价值总量 一是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使用更多的工人 二是提高剩余价值率 即每个工人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一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工作日 小时 0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6小时 6小时 100 0 6 6 3 15 12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m 9小时 6小时 15

8、0 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 生理因素 0 24 家庭生活 社会活动时间 吃饭 睡觉 休息时间 社会道德因素 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工作日 小时 0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0 4 6 12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m 8小时 4小时 200 m 6小时 6小时 100 形成相对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前提 二 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过程1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价值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

9、期的市场价值3 市场价值规律是价值规律的转化形式 三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社会价值的差额 一 超额剩余价值 60元 48c 6v 6m 3元 每斤 3元 每斤 0 108元 96c 6v 6m 3元 每斤 2 7元 每斤 12元 二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它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从一个部门的整体来看 在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转化过程中劳动量守恒 超额剩余价值不是来源于本企业的剩余劳动 而是来源于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内部总剩余劳动的再分配 来源于社会总剩余价值的分配 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

10、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相对比较长期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 它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 区别 三 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 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联系 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 四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自动化机器体系再先进也仍是机器 仅仅是作为生产资料发挥作用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自动化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 但也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使用高度自动化设备的个别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其来源是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内部总

11、剩余价值的分割 m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 目的及实质m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生产 流通 分配和消费m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五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 目的 手段 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价值最大增殖 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绝对m生产 相对m生产 资本主义工资 第四节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 一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工资是A的价格 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 如果劳动是商品 价值量无法计算 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不能作为商品出卖 把劳动作为商品 不是违反价值规律 就是违背剩余

12、价值规律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 第一 劳动力的买卖 也表现为一种 等价交换 的关系 第二 劳动力商品有一个独特的现象 即可以用同一单位来测量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三 工资并不是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的 而是在工人为资本家进行劳动之后才支付的 因此 也就会使人们把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四 由于劳动是工人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 因而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工资就被看作是用他的劳动换来的 第五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 似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在

13、资本主义制度下 由于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为工资 这就掩盖了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区分与对立 似乎工人得到的是他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无酬劳动也表现为有酬劳动 所以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 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如按日 周 月计算的日工资 周工资 月工资等 工作1小时得2元工资 工作1天 8小时 得16元工资 计件工资 是按照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并无本质区别 它表面上是物化劳动的报酬 实质上是一定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 生产1把椅子得5元工资 工作1

14、天 生产3把椅子 得15元工资计件工资其实只是变相的计时工资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 以货币所能实际购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算的工资 三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只有实际工资才能真正反映工人的实际收入和生活状况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下降 相对工资 相对工资是指同资本家所得到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人工资 也叫比较工资 相对工资降低是工资量变动的趋势 相对工资 v m 四 资本主义工资变动的趋势 二战后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出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 表现如下 第一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工人原来消费的基本生活资料增加了 第二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 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 第三 垄断资本主义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门技能 第四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斗争的加强和社会需要的增加 社会保险费 社会福利费 公共教育费等都有所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