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3959412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全国通用)总复习-课件:《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共57张)(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 不同题材诗歌鉴赏要点 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 一 写景诗二 咏物诗三 思乡诗四 边塞诗五 怀古诗六 感怀诗七 山水诗八 送别诗九 哲理诗十 闺怨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景诗抒情鉴赏 写景诗抒情鉴赏要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一句一景 情景交融 对仗工整 又自然流畅 毫无雕琢 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 欣欣向荣的景象 课堂示例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

2、船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通过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物 月落 乌啼 满天白霜 江边的枫树 渔火 寒山寺 特征 秋夜幽寂清冷 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 愁绪满怀的情感 课堂示例 正官 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 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 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 寻不得也么哥 却原来侬 家鹦鹉洲 边住 注 侬 我 鹦鹉洲 此处为 渔父居处 的代称 1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 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 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点明渔父 隐士 居住的环

3、境是与世隔绝 远离红尘的 世外桃源 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 自豪之情 写出渔父 隐士 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课堂示例 流水白云 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既然咏物 要实写其形态 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 求其 形似 曲尽其妙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 神似 不滞于物 从整体构思看 托物言志 常用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 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1 读懂 全诗 2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 4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蝉李

4、商隐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咏物诗 以蝉喻作者自己 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 由于自命高洁 总是食不果腹 虽然竭尽全力地叫 也是白费精神 得不到同情 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 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 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 无所归依 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 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 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 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 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 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 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 用蝉来警戒自己 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 即使政治环境恶劣 也永远不变初衷 课堂示例 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

5、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分析 梅花 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 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 分析 梅花 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 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 艰危中奋不顾身 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 课堂示例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鉴赏 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 王昌龄 闺怨 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

6、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 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 月 雁 笛 柳 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 乡愁 思乡怀人诗鉴赏要点 初读全诗 整体感知 确定情感类别 抓关键句 挖掘字词 初悟情感 抓住意象 构建图景 再悟情感 根据题目 组织语言 形成答案 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注 征铎 车行时发声的铃 杜陵 在长安城南 是诗

7、人的安家之地 诗中除了 晨起 鸡声 表现了早行之外 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凫雁满回塘 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凫雁满回塘 表现了春回故乡 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课堂示例 还有 月 板桥霜 月尚未落 板桥结霜 可见其早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 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 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 归梦 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中写 归梦 突出了什么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 突出了乡思之深 之切 归梦 因旅次见闻引发 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 月下竹影之形 是 归梦 之因 而 归梦

8、 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 所以可以说 归梦 是这首诗的诗眼 课堂示例 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元 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 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 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中的 又 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 满林残照见归鸦 一句 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 请谈谈你的看法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 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饱含愁苦与无奈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 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 共

9、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 亲切动人 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课堂示例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 内容 边塞风光 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2 情感 对家乡思乡念亲 对友人惜别感伤 报国豪情 壮别感奋 3 风格 雄壮豪迈 4 常用手法 比喻 夸张 用典 5 常用词语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因此 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 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

10、想内容感情特点 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望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 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 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 有的豪放旷达 有的雄奇壮美 有的豪壮悲慨 有的委婉清丽 只有细细体会 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 玉关 青冢 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

11、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课堂示例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的这首诗前后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一 二句写实景 描写胡天北地 冰雪消融的牧马的季节 傍晚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在苍茫而又清澄的夜里 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那是熟悉的 梅花落 曲调啊 三 四句以实写虚 将 梅花落 拆用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 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 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因为胡地没有梅花 想到梅花之落 虚实结合 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课堂示例 古今多少兴亡事

12、咏史怀古诗鉴赏 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 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在阅读一首诗时 一定要读好注解 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 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 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 故意借题发挥 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 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 有以景衬情的 有议论引发的 在章法上 或作正对比 或侧面烘托等 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 台城唐 韦庄

13、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 渲染氛围 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 台城早已破败 三 四句写风景依旧 人世沧桑 触景生情 借景寄慨 暗寓伤今 语言含蓄蕴藉 情绪无限感伤 课堂示例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 群山仍在 潮水依旧 月光依然 所变者是 故国 空城 旧时月 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 全诗基调凄凉不堪 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 令人不胜伤感 课堂示例 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感怀诗鉴赏 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 所以鉴赏这类作品 必须了解诗人感

14、慨的事由 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 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赏析 事 与 怀 的结合 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 折杨柳 引发的 先写笛声满城飞扬 再写故园之思深浓 事 与 怀 结合紧密 自然熨帖 体味诗人所抒之 怀 的深挚感人 特别是思乡 念亲 怀友 离别之佳作 其情必感人至深 绝不矫情造作 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首在 安史之乱 后写的一首抒怀诗 表面看来 这首诗是写 他乡遇故知 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 喜 情 然而诗人却在这 喜 的背后 蕴藏着深沉的 忧 一种感

15、时伤世 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从 闻 到 逢 之间 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 人生坎坷 未从正面涉及一字 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 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 年华之盛衰 彼此之凄凉 俱在其中 课堂示例 煮酒把盏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丽洗练 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 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少无适俗韵

16、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 归田园居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课堂示例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诗的鉴赏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 不光是备酒饯行 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 送别 或留给居者 留别 所以 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 地点来描写景物 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 充满感伤情调 如柳永的 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 联想塑造形象 以婉约派词人 诗人写的较多 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送别诗的特征 秋季或春季 清晨或傍晚 路口 驿站 码头等 杨柳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折柳送别 饮酒饯别 唱歌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堂示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