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562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1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3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解析在左侧单侧光照条件下培养,幼苗将出现向光弯曲生长,即向左侧弯曲生长。答案B2.下列现象或事例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A.茎的向光性 B.根的向地性C.茎的背地性 D.无籽果实的形成解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植物生长素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根的向地性与顶端优势是最为典型

2、的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实例。茎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无籽果实的形成利用的是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答案B3.下列各项中,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的是()解析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AD中,A、D已无尖端,B尖端遮光,它们均不能接受单侧光刺激,故不能发生向光弯曲生长,只有C项中的胚芽鞘可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答案C4.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A.停止生长B.直立生长C.弯向光源生长D.背向光源生长解析单侧光照射可引起生长素更多地移向背光面,则幼苗可呈现向光弯曲生长。答案C5.一年生枝条中,扦插容易成活的是()A.带叶带芽的

3、枝条 B.带叶去芽的枝条C.去叶去芽的枝条 D.去叶带芽的枝条解析扦插枝条时,去叶可防止蒸腾作用失水,带芽可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则去叶带芽的枝条容易扦插成活。答案D6.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时,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其主要原因是()A.细胞呼吸强 B.芽能产生生长素C.生长旺盛 D.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生长素可促进插条生根,而插条上的芽可产生生长素,故进行扦插时,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答案B7.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B.2,4D溶液的浓度C.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D.扦插枝条的生根总长度解析插条上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

4、A错误;2,4D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B错误;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是无关变量,C错误;插条生根总长度是因变量,D正确。答案D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解析曲线中P点显示生长素浓度越高时,生长1 cm所需时间越长,则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根的近地侧即d点。答案D9.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解析根据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其尖端,向光弯曲部位是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具有横向

5、运输的特点,从尖端到下面一段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等,可判断A选项为直立生长,B选项为向右弯曲生长,C选项为向光源弯曲生长,D选项为向放置琼脂块相对一侧弯曲生长。答案C10.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解析题干描述的温特对照实验只能

6、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来自胚芽鞘尖端的某种化学物质”。答案B11.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1所示),正确的结果是图2中的()A.a B.bC.c D.d解析琼脂块上放置水稻胚芽鞘尖端增加,则生长素的量增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胚芽鞘弯曲角度增加,但生长素浓度过高,超过最适浓度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发生抑制作用,弯曲角度不再增加,甚至减小。答案A12.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胚芽

7、鞘向左弯曲生长C.胚芽鞘直立生长D.胚芽鞘不生长解析经处理后,右侧尖端下部无法得到生长素,不能生长,而左侧能得到生长素,能生长,故可导致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答案A13.(2015海曙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表述错误的是()A.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的伸长B.色氨酸是合成吲哚乙酸的原料C.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和作用部位完全一致D.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解析低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细胞的伸长,高浓度抑制其生长,A正确;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的,B正确;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茎尖产生生长素能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C错误;植物生长素发挥的作

8、用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D正确。答案C14.(2015肇庆期末)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同种植物根和茎细胞生长影响的是()解析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的生长也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也会抑制茎的生长,A错误;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相对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就起到抑制作用,B错误;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的生长均具有两重性,但是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C正确;相对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就会抑制根的生长,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14分)15.(5分)在生长素发现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其中温特的研究实验如下图所示,表示对切去苗尖的幼苗进

9、行不同处理的结果。请据图回答:(1)实验中起_作用。(2)比较的实验结果,可知苗尖产生的化学物质有_作用,设置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比较的实验结果,可知幼苗会弯曲生长,且方向是_(填“背着”或“向着”)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答案(1)对照(2)促进生长琼脂块(3)背着16.(9分)(2015浙江宁波检测)某同学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在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浸泡枝条12 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扦插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二(1)设置蒸馏水这一组的目的

10、是_。(2)由图一分析可知,为了遵循实验的_原则,还应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做_操作。(3)由图二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体现2,4D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解析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置蒸馏水一组的目的为对照;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应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做吸去1 mL的操作,才能保证烧杯中的溶液量相等,从图二可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1010mol/L之间,由于图中108mol/L的2,4D溶液生根数少于对照组,其余的生根数均多于对照组,因而该结果能体现2,4D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答案(1)对照(2)单一变量(等量)吸去1 mL溶液(3)1011mol/L1010mol/L能- 5 -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