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8490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选考)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第6课时力学实验(一)1如图1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图1A当m1m2、F12F2时,x12x2B当m1m2、F12F2时,x22x1C当F1F2、m12m2时,x12x2D当F1F2、m12m2时,x22x1解析题中m1和m2是车中砝码的质量,决不能认为是小车的质量。本题中只说明了两小车是相同的,并未告诉小车的质量是多少。当m

2、1m2时,两车加砝码质量仍相等,若F12F2,则a12a2,由xat2得x12x2,A对,B错;若m12m2时,无法确定两车加砝码后的质量关系,两小车的加速度关系也就不清楚。故无法断定两车的位移关系,C、D错。答案A2(2016浙江湖州期末)实验中,如图2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图2(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 m/s,vC_ m/s,vB_ m/s。在如图3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图3(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解

3、析(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xBCxABxCDxBCxDExCD12.60 cm,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v可知vD m/s3.90 m/svC m/s2.64 m/svB m/s1.38 m/s描点连线得如图所示vt图线,根据图线斜率知a12.60 m/s2。(3)图线与纵轴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答案(1)匀加速直线(2)3.902.641.38见解析图12.60 m/s2(3)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3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上,另一端连接两根细线,然后通过细线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来

4、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伸长到某一点O,此时需记录下:(1)_;(2)_;(3)_;然后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到O点后再记录下:(4)_;(5)_。如图4所示,是该同学完成“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图,请选好比例在方框中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数据处理。图4解析作图时要以O点为起点作F1、F2、F的图示,且要按同一比例;要用三角板和刻度尺规范地作出平行四边形。实验数据处理如图所示。答案(1)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结点的位置O(3)两细线的方向(4)弹簧测力计的读数(5)细线的方向实验数据处理如解析图所示4李明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

5、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5甲所示。图5(1)试在图甲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_。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乙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答:_

6、。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即以F1、F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表明方向)(2)两分力可以同时大于合力,A正确;结点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橡皮筋拉力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而橡皮筋的拉力不是合力,B错误;只有保证结点在同一位置才能说明作用效果相同,C正确;若两个分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都不变,则合力必定变化,D错误。(3)作图法得到的F必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单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一定与橡皮筋共线,故张华的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答案(1)如图所示(2)AC(3)张华做的符合实验事实5某同学利用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

7、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6图7(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67(或76)(2)

8、1.001.20(3)2.00偏大6在“探究物体运动加速度与外力关系”实验中(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8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需指出二处错误或不妥之处)_。图8(2)如图9为某同学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vC_ m/s;加速度是a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9解析(1)实验电源应该是46 V交流电;小车应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应该抬起木板右端用来平衡摩擦力;(2)由图象可读出AB之间的距离s0.70 cm;由于相邻

9、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而C点的速度vC0.1 m/s;根据加速度一定时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aT2xCDxBC,得a0.20 m/s2。答案(1)电源应该是46 V交流电;小车应该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没有抬起木板右端用来平衡摩擦力。(2)0.700.100.20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如图10甲所示,在铁架台上用弹簧测力计挂住一个实心铁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在圆盘测力计的托盘上放置盛有水的烧杯,圆盘测力计的示数为F2;再把小球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

10、示数为F3,圆盘测力计的示数为F4。图10(1)请你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即有F3_F1(选填“”、“”或“”)。(2)铁球对水的作用力大小为_,若_,就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解析(1)由于小球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即F3F1。(2)水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水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水对球的浮力大小为F1F3,圆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表示球对水的作用力,即F4F2,若球对水的作用力等于水对球的作用力,即F1F3F4F2,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答案(1)(2)F1F3F1F3F4F28某同学用图11(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图11(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 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解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a3.25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1.79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 gcos ,所以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答案(1)3.251.79(2)C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