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28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下学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砷(As)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AsCl3分子中,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 B. Na3AsO4溶液的pH大于7;C. 砷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sH3,它的沸点比NH3低;D. 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由此可知砷原子核内有42个中子。【答案】D【解析】在AsCl3分子中,As的化合价是3价,而A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个,所以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砷酸是弱酸,所以 Na3AsO4水解显碱性,B正确。As是第A元素,最低价是3价,由于氨气分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氨气的沸点高于AsH3的,C正确。选项D中74

2、.92并不是质量数,所以D是错误的,答案选D。2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B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C常温下铁、铝不与浓硝酸反应 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正确;B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因此不能混用,正确;C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表面会被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因此不能说不与浓硝酸反应,错误;DNO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不能与水反应,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而NO2会和水

3、发生反应产生硝酸和NO,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其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考点:考查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的正误判断的知识。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O2和H2O B.CO2和Cl2 C.NH3和H2O D.CH4和CO2【答案】D【解析】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具有对称结构的为非极性分子。4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

4、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答案】B【解析】A、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B、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B正确C、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故C错误D、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向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溶液呈酸性,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

5、氯水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 解本题的关键,根据氯水中各种微粒的性质来解答即可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3Mg+Al2O3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H4+、CH3COO-、Cl-一定能够大量共存C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 NO3-3Fe2+2NO+4H2O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 N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MgO的熔点高,Mg的金属性比Al强,不能发生Al、MgO的铝热反应,故A错误;B、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6、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H3COO-,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故B错误;C、过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离子反应为Fe+4H+NO3-Fe3+NO+2H2O,故C错误;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6有三组物质:NO2和Br2蒸气C2H5CHO、C6H6、C6H5-NO2三种无色液体CaC2、CuSO4(无水)、CaCO3、Na2SO4、干燥的碱石灰(含少量酚酞)五种固体,只用水就能区别开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O2溶于水生成NO和溴

7、水,可以用水鉴别NO2和Br2蒸气,正确;C2H5CHO与水互溶,C6H6不溶于水,在上层,C6H5-NO2不溶于水,在下层,可以用水鉴别,正确;CaC2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CuSO4(无水)溶于水变为蓝色,CaCO3不溶于水,Na2SO4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干燥的碱石灰(含少量酚酞)溶于水显红色,可以鉴别,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鉴别【名师点晴】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8、7下列各步反应A(HCl)B(Cl2)CCa(ClO)2D(HClO)E(CO2),其中不能够直接实现的化学反应是AAB BBC CCD DDE【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A到B可采用电解稀盐酸的方法得到氯气,能够直接实现,错误;B、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可制取次氯酸钙,可以直接实现,错误;C、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可以直接实现,错误;D、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直接由次氯酸制取二氧化碳,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转化关系8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

9、l/L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上述图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C段离子反应方程式:H+十OH-=H2OB溶液中结合OH-能力最强的离子是H+,最弱的离子是Al3+C溶液中n(NH4+)=0.012mol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没有气体放出,故还原产物为铵根离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Al3+、Fe3+、H+、NH4+,根据谁碱性弱,谁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就强,故与NaOH反应的先后顺序为H+、Fe3+、Al3+、NH4+,然后Al(OH)3反应溶解。根据D

10、E段消耗NaOH3mL,可以计算n(NH4+)=n(NaOH)=0.003L4mol/L=0.012mol,正确。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结合。9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时在瓶口产生白雾的是 ACu B. Na C.Mg D. H2【答案】D【解析】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OB羟基的电子式:C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D异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CH2OH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次氯酸中是氧原子分别和氢原子、氯原子结合成键,所以错误,不选A;B、羟基中氧原子和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氧原

11、子的最外层只有7个电子,所以正确,选B;C、碳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再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错误,不选C;D、异丙醇中羟基应该在第二个碳原子上,所以错误,不选D。考点: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1下列各组离子遇到足量氨水,现象无明显不同的是( )AMg2+和Al3+ BFe2+ 和Fe3+ CFe2+和Mg2+ DCu2+ 和Ba2+【答案】A【解析】A正确,均会产生白色沉淀;B错,Fe2+ 与氨水反应先的白色沉淀生成,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而Fe3+与氨水反应则生成红褐色沉淀;C错,Fe2+ 与氨水反应先的白色沉淀生成

12、,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而Mg2+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Cu2+与氨水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Ba2+与氨水不反应;1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气体是无色的,则一定不能含有氯气(黄绿色)和NO2(红棕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

13、为红棕色,这说明含有NO,因此就一定不能含有O2,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名师点晴】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题目难度不大。13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下列气体等体积混合于四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NO与NO2;NO与O2;NO2与O2;SO2与NO2,将四支试管倒立于水中,各试管中水面上升高度应为A. B.C. D.【答案】B【解析】3NO2H2O=2HNO3NO,

14、水面上升高度为试管的1/34NO3O22H2O=4HNO3,水面上升高度为试管的7/84NO2O22H2O=4HNO3,水面上升高度为试管的5/8NO2SO2H2O=NOH2SO4,水面上升高度为试管的1/2故各试管水面上升高度应为B1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气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C活性碳使红墨水褪色D“84”消毒液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品红结合形成了无色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B氯气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的HClO有强氧化性,而使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错误;C活性碳使红墨水褪色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物理作用,正确;D“84”消毒液使某些染料褪色是由于NaClO的强氧化性,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考点:考查物质褪色的反应原理的知识。1526g锌和含63gHNO3的稀硝酸正好完全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 80 B. 30 C. 46 D. 2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6克锌物质的量为26/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