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34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总结与提升苏教版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四单元1易错字音酝(yn)酿(ning)撑(chng)伞黄晕(yn)抖(du)擞(su)澄(chng)清狭窄(zhi)贮(zh)蓄芊(qin)芊沿溯(s)素湍(tun)飞漱(sh)阙(qu)处涧(jin)酡(tu)红眸(mu)子飒(s)爽2易错字形di(黛)色png(磅)b(礴)su(蓑)衣一j(髻)儿p(匍)f(匐)轻飞mn(曼)舞jun(眷)顾sh(慑)住3多音字和 济 澄4形近字花枝招展呼朋引伴轻飞曼舞春华秋实闲情逸致1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比喻:看吧,山

2、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3排比: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1动静结合:如春中“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三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第一句写的是静景,第二句写的是动景,最后一句写雨中静默的房屋,属于静景,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所描写的景色相辅相成,相映成趣。2对比:如济南的冬天中首段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的地方是为了与济南进行对比,突出济南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温晴”的特点。

3、3直抒胸臆:如夏中的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从而拓展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深度。有关四季的古诗词: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1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2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3林寒涧肃:寂静。4属引凄异: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自略无阙处(“阙”同“缺”,中断)自非亭午夜分古义:正。今义:亭子。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回清倒影清:形

4、容词用作名词,清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1春,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主要作品有踪迹背影春荷塘月色绿等。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36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产生较大影响。其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北京市人民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3夏,作者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主要作品有数理化通俗演义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等。4秋颂,作者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生于

5、河北宁河。散文家,著有罗兰散文罗兰小语等。5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他参阅了多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二、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见125页)(12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7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春来了,阳光明媚。绿意一直mn延到窗下的草坪,每一株嫩茎都迎风伸展。再细看那花朵,一簇簇、一团团地盛开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透亮,如水晶般晶yng,折射着不一样的光彩。阳光洒在花瓣上,给花瓣镀上了一层金。(1)给语段中加

6、点的字注音。(2分)嫩茎_一簇簇_(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mn延_ 晶yng_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飒爽花枝召展春华秋实承前起后闲云野鹤 抖数精神 披蓑带笠 呼朋引伴_ _ _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最美”成为_主旋律和社会新时尚,_24字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期新共识、新常态,“最美”_着汹涌的向善正能量。因此热衷_“最美”事迹,热情点赞“最美”品格,热心_“最美”精神,正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动力。A追寻孕育证明寻找发扬B追求践行见证发现传播C探寻培育验证发掘弘扬D探求形成证实发觉散布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7、()(3分)A春天不只是繁花嫩叶,更有新生的希望。B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潜滋暗长的焦虑感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之一。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D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呼朋引伴地举手发言。5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环境,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家高度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管理,着力实施了荣昌县“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着力加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影响民生的

8、突出逐步问题解决,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1)第处词语重复,可将_删去。(2)第处成分残缺,可在_后加上_。(3)第处搭配不当,可将_改为_。(4)第处语序不当,可将_调整到_后面。6对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拟人)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比喻)D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排比)7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连贯、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

9、来。这雨丝,是溪头的越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然后悄悄撒向扁舟,撒向村落,撒向群山。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春雨如丝。_8默写。(5分)(1)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2)春天像_,_,它生长着。春天像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_。9阳光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漫画苑】仔细观察右图,写出漫画的寓意。(3分)【文艺台】学校要求采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宣传文明,你将采用哪种形式?请阐明理由。(4分)形式:理由:二、阅读(43分)(一)阅读三峡一文,回答问题。(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10、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略无阙处()(2)或王命急宣()(3)虽乘奔御风()(4)晴初霜旦()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2举例说明文中所写三峡山水的特点。(4分)山:水:1

11、3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文章时,如若身临其境,便能得到身心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当读到“清荣峻茂”一句时,你脑海中感受到的是什么?读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时,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问作答)(3分)(二)阅读冬天,回答问题。(14分)冬天许锋北方冬天的到来绝不舒缓,迹象格外明显。不像春天,柳条一点点地转色;不像夏天,酷热虽汹涌霸道,但只有那么几天;也不像秋初,秋风虽毫不客气地横扫一地落叶,但在很多天前人已觉出了风中的清寂。冬天说变就变,就在某一天清晨你突然发现整个世界都变得庄严肃穆,万物的生机都被白雪笼罩此时世界上最巨大与蛮横的力量,无疑当数雪。麻雀们侥幸,未被雪覆压,但受不

12、了肚子饿得咕咕乱叫,试图从雪下啄出什么吃食。冬日的北方总是苍凉的,黄河也因寒风的侵袭而变得冷酷。河岸会少许多人,水中之坻也再没有探险者的身影,再晚些时,那里或许还会被潮水覆盖。出门行走,人往往需要极大的勇气,风的刁钻让人的身体蜷缩与萎靡,此时对于阳光的念想超过任何时候。蜂窝煤开始走街串巷,让人们以最原始的方式抵抗风寒;传统的暖气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姗姗而来,却给有些人增加了许多烦恼,价格涨了,热度不够,冻得够呛。而我尤其敏感的是,在以往的任何一个冬天,我的父亲正在病床之上喘息与呻吟,他病弱不堪的躯体对温暖与阳光的渴盼甚至更早。那时南方还无处不弥漫树香、草香、花香、雨香,他却无福享受,他需要使劲熬

13、过冬天,一股劲熬到春天北方的春天。可是,在这个冬天来临之前,他进入另一个世界,永不回头,我不再牵挂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冷暖,他也不用再看冬天的眼色。_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_(这是双页眉,请据需要手工删加)其实,北方的冬天就这个性子,锋芒毕露又绵里藏针。这亦是莫大的优点,令人豪迈。那始于秋末结于春初的磨砺或者竟促成了北方人粗犷的性格与秉性,也让我的父亲曾经像荒漠里的草,生命表现得无比坚韧与顽强,面对那类似刻刀的季节,心甘情愿地被时时雕刻。于是,他的性情,他的情趣,他面对生命与生活的态度与观点,让我觉得人与自然的无比亲和。而栖居于南方的人此时还很幸福,街角的树木花草始终保持着粲然青翠不卑不亢之情状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各色的鸟儿在林木花草丛中振翅飞翔与肆意逗趣,发出啁啁啾啾的啼鸣,甚至可以不知疲倦地在耳边“聒噪”一整天,但又一点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