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93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练测)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2物质的检验(练)(含解析)专题11.2 物质的检验1【湖南衡阳八中2016届第二次月考】实验室有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O”字样。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或Na2SO4。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溶液,下列试剂不能用于鉴定M的是 ( )ABa(OH)2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浓硝酸【答案】A考点:考查物质鉴别的试剂的选择的知识。2【百强校2016届贵阳一中第七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2、Fe2+B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Cl-存在C将某种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具有漂白性D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继续通入CO2气体,白色胶状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存在AlO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加入稀盐酸会带来氯离子,应该加入稀硝酸,B错误;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某气体能使其褪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C错误;向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产生的白色胶状沉淀不一定是Al(OH)3,还可能是H2SiO3,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3下列溶液中离子的检验方法和

3、结论相符的一组是 ( )序号检验方法结论A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Al3+C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不能确定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答案】D考点:离子检验的方法4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

4、然后在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Al3+存在 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2+【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5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 )ABa(OH)2 BH2SO4 CNaOH DAgN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Ba(OH)2,Na2SO4和MgCl2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B、加入H2SO4,以上五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C、加入NaOH,Na

5、2SO4无现象,MgCl2生成白色沉淀,FeCl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总变成红褐色,Al2(SO4)3生成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NH4)2SO4生成刺激性气体,五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C正确;D、加入AgNO3,以上物质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D错误。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6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 ) A用BaCl2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Na2SiO3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答案】A【解

6、析】试题分析:ASO3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而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能发生任何反应,无现象,因此可以用BaCl2溶液鉴别SO3 (g)和SO2,正确;B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会发生反应产生产生CaCO3沉淀,因此不能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错误;C CO2通入NaAlO2溶液中产生Al(OH)3白色沉淀;通入Na2SiO3溶液中,形成H2SiO3沉淀,二者反应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CO2鉴别二者,错误;DBr2(g)和NO2都有强氧化性,都能把KI氧化为I2,遇到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7、因此不能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方法正误判断的知识。7【江苏启动2016届第一次月考】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原理不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答案】B考点: 离子检验,浓硫酸性质8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溶液中的一种,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

8、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 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Ca(OH)2、Na2CO3、HCl都可以和另外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可以是甲、丙、丁。没有涉及的物质KNO3就是乙。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的知识。9【江西上高二中2016届第二次月考】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定是氨气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氧化性气体C苯与溴水混合,溴水褪色苯中含碳碳双键D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

9、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碳氢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能是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为碱性,碱性溶液有很多,例如碱或盐,错误,不选A;B、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的气体应该是具有氧化性的气体,正确,选B;C、苯和溴水混合是发生萃取,是物理过程,错误,不选C;D、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的物质为水,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为二氧化碳,说明物质中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不一定是碳氢化合物,可能有氧元素,错误,不选D。考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10【江西余江一中2016届第二次月考】实验室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已

10、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B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C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D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答案】C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含硫物质的性质和综合利用1【江西师大附中2016届上期中】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外加试剂,就能实现鉴别的是 ( ) CuSO4 K2SO4 KNO3 KOH Na2CO3 BaCl2 HCl Na2SO4

11、 NH4NO3 Na2SO4 Ba(OH)2 AlCl3 NaAlO2 Na2SiO3 H2SO4 NaCl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硫酸铜溶液有颜色,将硫酸铜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钾,硫酸钾和硝酸钾不能鉴别。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有两种沉淀的溶液为氯化钡,与氯化钡不反应的为盐酸,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的为碳酸钠,剩余的为硫酸钠,能鉴别。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为氯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为硫酸钠,剩余的为硝酸铵,能鉴别。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前者为硫酸,后者为偏铝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沉淀不

12、溶解的为硅酸钠,剩余氯化钠,能鉴别。所以选D。考点: 物质的鉴别2【辽宁抚顺一中2016届第一次月考】对于某些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水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定是碱B某气体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氯气C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D往铁和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则该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有Fe3+,可能还有Fe2+【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及离子的检验3【浙江杭州高级2016届第三次月考】某固体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3、KNO3、NaNO2、K2SO3、FeO、Fe2O

13、3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元素,但不含钾元素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NO2C根据现象3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D根据现象4和现象5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O和Fe2O3【答案】D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4已知Fe3的氧化性强于I2,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只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Fe3、Fe2、SO、Cl、Ba2、I.现取部分溶液依次进行如下实验: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紫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将滤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大量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NaB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Fe3、SO、IC原溶液一定显中性D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2、Ba2【答案】A【解析】由实验可确定溶液中有I,所以原溶液中无Fe3.由实验可知原溶液中含有SO,所以原溶液中无Ba2.由于实验中所加入的试剂是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