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5619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背景:伟大的历史转折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第八课,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承上启下”,上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主要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历史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需在本学期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大进展。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意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及意义。

3、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掌握会议的内容、理解会议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本课的知识点和疑难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历史和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建国以来我党犯的罪严重的“左”的错误,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作用,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

4、设的 新局面。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学习重点及措施:十一届三中全会。措施: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难点及措施: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通过自学然后交流展示解决教学方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讲解法、多媒体课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探究信息技术应用:对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导学提纲】1、“两个凡是”方针提出背景、内容是什么?性质和影响是什么?2、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开始的时间、开始的标志、性质、影响是什么?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5、从思想、政治、组织三方面分析)及意义?4、1980年得到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找出并记住文化大革 命后颁布哪三部法律、它们颁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5、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现代史上的几次会议?其中最能体现我党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的 是哪两次会议?为什么?课前提问:1“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哪十年?文革的性质是什么?2“文化大革命 ”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指什么?导入新课: “文革”的十年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她敢于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我们的党是怎样拨乱反正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第8课

6、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提纲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拓展延伸、讨论、合作交流,并展示探究性问题的结果。子目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十一届三中全会1、“两个凡是”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是什么?性质和影响是什么?学生自主学习P38页完成学习任务背景:“文革”积累许多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内容: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性质:“左”倾错误的继续。影响: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培

7、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时间、开始的标志、性质、意义学生自学P38页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时间:20世纪开始的标志: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这次讨论的影响重大,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学生自学P39页合作完探究成学习任务1978年、北京培养合作精神和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要决策?学生自学P39页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启发学生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分析: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

8、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产生了的深远影响(历史意义)学生自学P39页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现代史上的几次会议?其中最能体现我党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的 是哪两次会议?为什么?学生

9、进行小组讨论延伸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四次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其中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因:中共八大指出任务是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培养学生纵向联系的能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980年得到平反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学生自学P39页完成学习任务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

10、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 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学生自学P39页展示完成学习任务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些法律的颁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学生自学P39页展示完成学习任务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小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

11、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此后人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情感连接: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有什么困惑?都请写下来教学反思: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有以下几点。一、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历史课上真正的有所收获,我做了充分的准备。1、充分了解学情

12、 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感受是肤浅的,不能产生亲近感以及重视意识。如果采取常规教学方式,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效果绝对不会理想。而采用观看家喻户晓的小品、聆听真实的故事、展示鲜活的场景、目睹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引人入胜的精彩,无疑可以吸引学生自觉地全身心投入,让学生有感而发,用自己亲眼看到的巨变事实材料去谈发自内心地感受。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感受课程。尤其是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状况对比,使每一个学生也包括我在内都以一种“经历历史”的形态,以历史主人翁的角色进入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革命中去,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的历程。水到渠成,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2、针对学

13、情选择教法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我使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小品、经典瞬间图片、经典语言等,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历史的情境之中,使其在历史的欢乐和痛苦中感受、体验,从而产生思想上的震撼和感悟,以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将活的感情注入死的历史知识之中,声情并茂,激活学生的情感。3、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成为高频率的政治词汇,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次会议的转折意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他们不曾用心去体会的,这节课我主要就是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精神,通过一系列精彩

14、的内容设计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震撼。比如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的发言的描述,对农村改革前后变化的展示和对比,对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展示,处处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曲折性、艰巨性和伟大性;通过感受深圳及家乡大连的沧桑巨变,逐渐产生对家乡、对社会的真挚情感。从而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化在每位同学心中,让学生在心灵上接受一次洗礼。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注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整课设计衔接紧凑,环环相扣。比

15、如:对“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授课时一共设计了五个问题:(1)改革之前农村什么状况? 以一对夫妻社员的对话展示改革前的农村形势,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农村政策的起起落落,逐步让学生意识到,经过席卷中华大地十年文革之后,农村经济破败萧条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紧接着讲述三个震撼人心的事实:一、百万大军乞讨,因为没有饭吃;二、安徽第一书记万里微服私访时,与那个衣不遮体的青年农民的谈话使省委第一书记热泪长流。三、78年安徽的人祸天灾相互交织,百姓流离失所。饿死人的悲剧又要重演。(2)怎么走出困境?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办法:分田给农民。对比省委书记万里的“借地渡荒”的办法,这就是最早的责任田,也为改革的进一步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基础。(3)那么,中国大地上哪个地区的农村最先用行动开始了农村这种改革的突破呢?镜头转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作详细介绍。1978年12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几乎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江淮,一个只有2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他们用行动开始了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