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84589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14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指导“十二五”时期全省物流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发展现状。1物流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但物流成本仍较高。“十一五”时期

2、,我省物流业发展全面提速,物流业增加值和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9%和135%。2010年全省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550亿元,分别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的217%与94%;实现社会物流总额875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70%。但从物流成本看,2010年全省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约为176%,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2物流企业成长迅速,经营业务不断拓展,但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功能较为单一。2010年全省有物流法人单位11万余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105家,占全国总数的1227%。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从原来提供单一的运输仓储服务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服务转变,从简单的承

3、揽物流业务向根据客户需要开发专业物流服务转变。公路港、“无水港”、物流金融、物流总包等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但从总体结构看,小型物流企业居多,从事传统装卸、储存、运输服务的企业依然占很大比重,无序竞争还比较严重。3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条件逐步改善,但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物流园区建设存在一定盲目性。“十一五”时期,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包括交通、信息网络在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我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761公里;通村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383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9704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9亿吨,内河

4、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4亿吨;杭州、宁波等空港建设进展顺利。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传化物流基地和义乌国际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项目示范作用凸显。但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物流标准化建设进展缓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物流园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有的地区发展存在一定盲目性。4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扶持和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但企业物流外包比例偏低,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十一五”时期,我省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各地也制定出台了一批相应的配套规划和政策。特别是国家物流业调

5、整和振兴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从企业层面看,尽管近几年来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已有较大提高。但是,不少企业仍固守“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方式,企业集成的物流业务外包比例仍然较低,社会化物流需求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二)机遇和挑战。1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所带来的旺盛物流需求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人均生产总值7000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的全面推进,社会物流总需求必将强劲增长。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循环

6、经济、低碳经济等发展理念不断推广,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我省专业化的物流需求将快速增长,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2深水大港、块状经济和电子商务等独特优势为我省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力依托。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嘉兴港和温州港、台州港为两翼的沿海港口体系,201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6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315万标箱,分别位居全国海港第1位和第3位,优越的港口条件为我省物流业特别是大宗商品物流和国际集装箱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省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发达,全省有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市场22个、超10亿元的专业市场202个,拥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块状经济70多个、年产值

7、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300多个,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相对集中的物流需求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在B2B、B2C和C2C等各领域发展优势明显,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异军突起,拥有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为快递物流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成为我省物流业发展的独特产业机遇。3高端人才缺乏和体制政策障碍是我省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省现有物流企业中约有50%的从业人员是从传统的物资储运企业中转型而来,缺乏现代物流所需要的统筹运营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而随着我省物流业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正急剧扩大,全省物流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

8、工程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同时,现有条块分割的体制壁垒以及一些政策障碍成为制约物流业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瓶颈。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抓住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契机,充分依托深水大港、块状经济和电子商务等独特优势,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为发展重点,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着力拓展物流增值服务,着力推广供应链管理,突出体制政策创新,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金融业的联动发展,努力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为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原则。强化基础产业定位。充分认识物

9、流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作用和带动效应,进一步强化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产业的规划引导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突出重点发展领域。依托我省物流发展有利条件,突出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三大重点领域,力求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和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上取得突破,带动全省物流业快速协调发展。壮大物流市场主体。一方面,加强对物流市场主体的培育,通过分离发展、引进移植和整合提升等多种途径,大力培育专业化、高效率的物流企业。另一

10、方面,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的培育,通过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剥离非核心的物流业务,扩大物流外包市场,为物流企业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拓展增值服务空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鼓励物流企业开展业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多样化、集成化物流服务,丰富物流产业链,提升物流价值链;积极推广供应链管理理念,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全社会总体物流效率。(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物流业取得快速发展,空间布局明显优化,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在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和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

11、右,达到4500亿元左右(按2010年价格计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港口物流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大宗商品物流和国际集装箱物流并重发展,初步形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争取批准设立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有序推进。规划确定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70%的物流园区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物流园区达到3个以上。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规划确定的100

12、家重点物流企业培育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具有国内较大影响力的第三、第四方物流和供应链集成服务品牌,力争有3家以上物流企业上市。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以物流企业为重点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普及率和网络化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实现新突破,物流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三、主要任务(一)以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建设为重点,优化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根据全省四大物流枢纽的功能分工和杭州、宁波两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定位,依托杭州、宁波、义乌三个全省大通关试点城市条件,分类分层推进物流建设,优化全省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是突出宁波舟山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和保税物

13、流园区等开放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大宗商品物流和国际集装箱物流并重发展的国际枢纽港;二是加强杭州综合性物流枢纽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电子商务之都和国际空港优势,强化以空港(保税)物流为特色、配送和快递物流为基础的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全省综合物流中心;三是推进金华义乌内陆型物流枢纽建设,加快直通关建设,争取设立义乌B型保税物流中心,强化内陆口岸和区域中转联运物流中心功能,构建以“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为特色的浙中物流枢纽;四是加快温州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加快铁路、航空、港口物流基地等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其联结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区位特点,构建浙南闽北区域性物流枢纽

14、。在加强四大物流枢纽建设基础上,推进嘉兴、湖州、绍兴、台州、衢州、丽水等区域性物流枢纽以及县域物流节点建设和发展。依托不同层次的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合理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在继续加强杭州空港物流园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义乌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的同时,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和物流网络建设的需要,再选择一批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物流园区,强化科学规划和协调推进,引导有序发展。(二)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发展为重点,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把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我省深水岸线长和沿海岛屿多、建港和储运条件好的优势,依托长三角及长江流域物流市

15、场需求,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契机,重点围绕大宗商品和国际集装箱两大物流业务体系,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以嘉兴港和温州港、台州港为两翼,着力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提高国际范围资源集聚整合能力,带动金融、信息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跟进发展。充分发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和洋山保税港区等海关特别监管区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仓储、贸易和加工增值服务,加快形成与上海港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亚太地区大宗商品物流主要枢纽和我国国际集装箱物流重要枢纽。围绕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需求打造物流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市场大省优势,以专业市场集中仓储与货运配载物流需求为导向,以现有专业市场配载物流为基础,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和运营组织形式,促进专业市场转型提升和物流服务升级。充分发挥制造业块状集聚优势,在主要的产业集聚区块,加快建设以原辅材料采购和仓储金融质押为核心功能、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和提供生产资料集约采购服务为目的的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平台,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保障。完善城乡配送基础物流网络。适应连锁经营业态发展需要,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协同配送物流服务。抓好杭州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试点,解决配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