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1217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1(无答案) 湘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单元 近代经济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想一想)1、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4、詹天佑、侯德榜在近代科学技术上的成就。5、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6、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史实。7、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学习网络:(记一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社会习俗的变化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近代科技之星冯如和飞机

2、制造李四光和地质力学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思想家魏源和严复新式教育的兴办文学艺术学习导读:(看一看)一、民族工业的发展 1、发展历程:产生发展凋谢萎缩、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十九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与“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摧残;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 2、代表人物:陈启元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3、特点:水平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轮船、

3、火车和汽车、飞机的传入,方便了人们交往,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通讯:有线电报、电话、邮政等通讯事业的传入; 3、文化生活:、照相、电影、交际舞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出版业出现,促进了人们信息的交流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 4、社会习俗: 、剪辫子,穿新式服装(中山装、西装、新式旗袍); 、废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用先生、君、同志等平等称呼。 三、科学技术 1、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冯如和

4、飞机制造; 3、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4、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四、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思想: 、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教育: 、洋务运动时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戊戌变法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3、文学艺术: 、文学: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周立波; 、戏剧:田汉、曹禺; 、音乐:聂耳、冼星海; 、绘画:

5、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课堂导学:(做一做) 列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课堂巩固:(练一练)一、单选题:1、近代史上,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于( )A、19世纪初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D、19世纪四五十年代2、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不包括( )A、张謇B、林则徐 C、周学熙D、荣宗敬3、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B、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奖励措施C、出现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D、欧洲列强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近代史上,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 )A、洋务运

6、动时期B、明末清初 C、辛亥革命时期 D、“一战”期间5、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 B、国闻报 C、申报 D、大公报6、近代史上,在中国出现电话是在( )A、明末 B、清初C、清末D、民国时期7、最早用来保留珍贵历史镜头并可以保留至今的是( )A、无声电影 B、相片C、有声电影D、录相带8、最早进入中国近代的通讯工具出现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鸦片战争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9、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开播,开播地点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10、近代史上“革命士兵在街上剪辫子”的情景,该情景出现在( )A

7、、辛亥革命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D、新中国成立后11、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A、京九铁路B、京汉铁路C、淞沪铁路D、京张铁路12、他曾深情地对助手们讲:“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他还告诫手下人员:“工程技术第一要求精密”,“大概、差不多这类字眼,不允许出自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之口的。”他说是( )A、詹天佑B、冯如C、侯德榜D、李四光13、近代史上,魏源是( )A、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B、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D、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4、“物竞争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出自( )A、林则徐B、魏源C、

8、康有为D、严复15、我国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A、1840年B、1905年C、1912年D、1949年16、近代史后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有( )蔡元培徐特立陶行知康有为A、B、C、D、17、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A、时务学堂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京师同文馆18、中国近代史上,以泼墨技法闻名中外的著名画家是( )A、齐白石B、徐悲鸿C、张大千D、郑板桥19、下列不属于鲁迅先生作品的是( )A、呐喊B、阿Q正传C、彷徨D、骆驼祥子20、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戍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21、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在当时起了非常大

9、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最为广泛地传播了生物学知识B、启发人们去思考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C、唤醒人们如何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D、对处于民族危机的中国起了警醒作用2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中,最著名的是( )A、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兼容并包,思想自由23、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曲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巴金D、曹禺二、材料分新题:24、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从l912年到l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

10、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5、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是领导了辛亥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此海峡两岸将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二 1911年10月10日,工程营革命党人正在为起义做准备,被一位反动排

11、长发现后提前起义,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随后,起义军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大汉报历史记略(1)依据材料一,说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次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你知道它的名称吗?(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到哪两个历史信息?(4)你知道下列哪些旧习俗是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的吗( )跪拜礼 女子缠足 男子留发辫 “老爷”“大人”的称呼A. B. C. D. 26、客观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12、。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按人物、时间、行为等要素,归纳下列材料中的客观史实。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刺激了严复。为唤醒中国人民挽救危亡,他积极撰文和翻译西方著作,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文章,译述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著作,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和封建文化,主张开民智、学习西方等,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2)史实的客观性主要来自史料。阅读下列选自天演论的史料。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这样),而于生物之类为尤著。斯宾塞尔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请回答:概括史料中严复宣传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源于达尔文的什么著作?严复的思想对当时中国政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3)联系比较是感悟史实情意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把重要历史人物的共性概括为:立足自身特长,勇担历史使命。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执笔起草了哪一重要政治文献?社会赋予杰斐逊和严复的共同使命是什么?与杰斐逊不同,严复勇担历史使命主要表现在哪一领域?(4)上述探究展示了学习客观史实的大致过程。请根据这一过程,简要归纳客观史实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