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927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八一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 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商鞅变法学习目标:1、 记住战国前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2、 商鞅变法开始时间及其主要内容;3、 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改革的意义和改革的成功评判标准一、【课前热身】默读课文,完成本课知识建构(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二、【自主学习、探究】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2)出示自学提示探究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 点拨1:皮囊鼓风冶铁和铁农具的出现说明战国会冶铁,而且铁器做的工具已经普遍使用,牛的鼻子套了一圈环,说明牛已经被用来干活。战国时

2、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探究2:秦孝公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点拨2:秦国地处西方,在七雄中事各方面都是最落后的,所以大家都看不起他,甚至还要派兵侵占他的领土.秦孝公立志要使秦国富国强兵,探究3:表演历史短剧:廷议变法(附后)探究4:商鞅变法的时间和内容? 点拨2: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纪。探究5: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一条最重要?变法损害了什么人利益?什么人获利益?法令中那一条对今天的政治生活影响最大

3、?探究6: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什么变化?点:6: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三、【能力提升】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擒公子卯,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地,举兵抵抗,结果失败,最终被车裂而死。有人说,商鞅死了,其变法也最终失败了,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虽然商鞅被处死,但总的来说变法还是成功的,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秦孝

4、公希望富国强兵的愿望是达到了,秦国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变法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四、【测评、达标】(分层练习)(一)、选择1.商鞅变法发生在()A.魏国B.齐国C.楚国D.秦国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买卖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二)课后学习测评五、【课堂小结】:【课程标准】: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堂导入】秦国是战国七雄之首,为什么秦国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呢?【学情预设与目标】:1、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片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

5、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2、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力的学习,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革也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的。【教学流程】:1、 初读课文,勾划重点,完成知识结构。(10)2、 组内进行交流、检查,基础过关。(5)3、 新课解读(20)4、 学习反馈(5)【学法指导】:1、 自主学习2、 组内对子检查、记忆3、 巩固知识:【课后谈收获】1、 我记住了: 2、 我想到了 :课后反思:第二幕:廷议变法旁白:在宫廷上,秦孝公故意装作顾虑重重的样子。秦孝公:众位爱卿,我打算改革祖宗留下的规则

6、,但又怕天下人笑话我,这可如何是好?商鞅:大王,有独到见解的人,总会受到世俗常人的讥笑。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就不必按照旧制度去办,没有必要遵守老规矩!秦孝公(赞同地):此言甚是!保守派大臣甘龙(急切地):大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否则,会被视为不孝啊!商鞅:甘大人,此言差矣!目前,秦国的富强比什么都重要,如此重大的事情,又何必拘泥于陈规呢?!甘龙:采用旧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安定,天下才不会大乱啊!商鞅(鄙夷地):这是世俗的说法罢了!因循守旧的人安于旧俗,毫无创新精神,你说传统,难道我们今天还要废弃农业,从头学神农尝百草,甚至不穿衣服披兽皮,不住房屋爬树洞吗?这样的传统不变行吗?保守派大臣杜贽(急切

7、地):没有百倍好处,就不能变法,遵循古制才不会让人走邪路!商鞅(坚定地):治理国家没有永世不变的方法,治理国家一定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制定新法。要不然,商汤、周武王为什么能改变古法而称王,夏桀、商纣没有改变旧制度而灭亡了呢?甘龙:这大王,我的爵位、官职都是世袭的,我的土地也是先王分封的,为我耕田的奴隶也是祖宗传下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允许受到丝毫损害。课本剧:商鞅变法活动目的:对社会改革的艰难和改革家的精神的理解体验,培养学生历史情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表演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商鞅变法资料;2、根据学生兴趣和对资料的掌握,教师指导

8、学生编写短小课本剧脚本;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角色选定和课本剧排演,准备有关服装道具。活动步骤:1、进行自编课本剧表演。2、评委对每组表演总体评分以及对每位演员进行个体评分。3、学生撰写有关活动体会。4、总结评奖。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尚小,对几千年前的历史变革理解不会深刻,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排演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揣摩古人的心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表演准确、到位,栩栩如生,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情感的目的。第一幕:孝公求贤旁白: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七雄纷争的战国初期,一天,在秦国的宫殿里秦孝公(忧心忡忡):唉!在七国中,秦国地处西方,综合国力最弱,最近,魏国又夺

9、去了我黄河以西的领土,长此以往,秦何以保?宫廷管家:大王,东方六国开会定盟约,又没有邀我国参加。秦孝公(大怒):什么?!欺人太甚!此乃大耻也,吾必发奋图强,雪洗此辱。来人,将此求贤令贴出去,吾要告知各国人:谁要是能想办法让秦国富强,我就封他作官,还要把国土分给他。 (宫廷管家在交通要道上贴求贤令)商鞅(苦闷而又欣喜地):想我公孙鞅有雄才大略,却苦于无用武之地。近闻秦国广招贤才,这正是实现我远大志向的好机会。我要去试一试。(宫廷大殿上)商鞅经人引见:拜见大王。秦孝公:先生请起,不知先生有何高见?商鞅(踌躇满志地):一个国家要富,必须发展农业,这样,百姓有吃有穿,才能安居乐业,军粮才有保障;一个国

10、家要强,必须训练军队。秦孝公(点头):先生此言甚是!可是怎样才能把农业发展起来呢?商鞅(坚定地):承认百姓已经开垦的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要赏罚分明,老百姓努力生产,垦荒多的、向国库上缴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一家徭役;懒惰和弃农经商的,连同妻子、儿女一起充为官奴。秦孝公:依你之见,怎样才能把军队训练强大呢?商鞅(坚定地):同样要赏罚分明,在战争中军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赐给的土地、车辆、衣服和房子也越多。旧贵族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特权。秦孝公(点头):您很有见地。商鞅: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秦孝公:哦!那么,先生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商鞅:不知当说不当说。秦

11、孝公:愿闻其详!商鞅(神情非常坚定地):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创新,改掉祖宗的旧制度。但是,大王,这会损害一些贵族的利益,达官贵人会坚决反对的。自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以来,这些贵族世代享有特权,不需要努力就可拥有很高的爵位、做大官,因此不思进取、腐朽无能,阻碍了秦国的强大。要实现秦国的富强,应当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管理国家。秦孝公:先生所言极是!可是先生有所不知,在我秦国,国君的权力不大啊!商鞅(略思索):那就要加强国君的权力。我看,可以把秦国分成30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县丞去进行治理,不称职的县官治罪;同时要实行法治,用法律制度来贯彻变法措施的实行,不知大王可否有决心?!秦孝公(

12、欣喜地):先生,您就是我的知音哪!在七国中,秦国最弱小,再不改革我就无脸见江东父老了,将来也无脸见我的列祖列宗了。吾意已决,我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你的!明天早朝,你与大臣们再具体商议商议!商鞅:遵命!第二幕:廷议变法旁白:在宫廷上,秦孝公故意装作顾虑重重的样子。秦孝公:众位爱卿,我打算改革祖宗留下的规则,但又怕天下人笑话我,这可如何是好?商鞅:大王,有独到见解的人,总会受到世俗常人的讥笑。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就不必按照旧制度去办,没有必要遵守老规矩!秦孝公(赞同地):此言甚是!保守派大臣甘龙(急切地):大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否则,会被视为不孝啊!商鞅:甘大人,此言差矣!目前,秦国的富强比什么都重要,

13、如此重大的事情,又何必拘泥于陈规呢?!甘龙:采用旧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安定,天下才不会大乱啊!商鞅(鄙夷地):这是世俗的说法罢了!因循守旧的人安于旧俗,毫无创新精神,你说传统,难道我们今天还要废弃农业,从头学神农尝百草,甚至不穿衣服披兽皮,不住房屋爬树洞吗?这样的传统不变行吗?保守派大臣杜贽(急切地):没有百条好处,就不能变法,遵循古制才不会让人走邪路!商鞅(坚定地):治理国家没有永世不变的方法,治理国家一定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制定新法。要不然,商汤、周武王为什么能改变古法而称王,夏桀、商纣没有改变旧制度而灭亡了呢?甘龙:这大王,我的爵位、官职都是世袭的,我的土地也是先王分封的,为我耕田的奴隶也

14、是祖宗传下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允许受到丝毫损害。商鞅: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你的奴隶已经没有生产积极性了,不是吗?!他们逃跑、破坏工具、不断反抗,你怎么能保住自己的财产?只有承认土地私有,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这样,国家的财政收入才会增多。甘龙、杜贽(结巴、互望继而转向秦孝公):这大王,祖宗之法不可改,三思啊!秦孝公:你们不要说了,吾意已决,公孙鞅,我命你为左庶长,从明日起开始主持变法事宜!旁白:通过廷议变法,公孙鞅把那些守旧大臣驳得哑口无言,他的主张为朝廷内外更多的人所了解,秦孝公更坚定地支持变法!第三幕 立木取信(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官邸)商鞅:第一期“变法告示”张贴出去了吗?

15、家臣(犹豫,想说而不敢说):这个左庶长大人!商鞅:有什么问题吗?家臣:不是!大人,有几个百姓不相信,认为您在开玩笑,不会动真格的。商鞅:噢!走,上南门看看去。对了,别忘了带50金。(南门告示前围一群百姓,几名军人在维持秩序)家臣:左庶长到!商鞅(众人让开路后站在告示前的台子上):诸位,我公孙殃一向守信用,请大家相信我! (百姓怀疑地望着他)百姓甲:左庶长,这第一条“垦草令”中,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能实行吗?众人:是啊!其他几条能实行吗?是真的吗?!商鞅(找了根三丈长的木头):诸位,有能将它移到北门者,赏10金。众人(莫名其妙地,没人敢试):左庶长是在与我等开玩笑呢?!商鞅(提高声调):能将它移到北门者,赏50金。百姓乙(勇敢地站出来):移就移,不过就一点力气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商鞅(待百姓乙随人流返回南门时):赏50金。诸位:变法贵在赏罚分明,执法如山。照着法令去做吧,你们很快会富裕起来,秦国很快会强大起来的!旁白:就这样,商鞅取信于民,从而保证了新法在百姓中的顺利贯彻执行!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