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28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D东方文明都发源于

2、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古巴比伦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没有理发的自由3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4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

3、出的结论是(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5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

4、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6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人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C D7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8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现象原因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查理马特改革B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

5、国家建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C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马可波罗行纪D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9.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 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波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10. 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它表现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罗马的奴隶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1“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A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仍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是打破封建

6、制度的力量12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A巴黎大学 B牛津大学 C剑桥大学 D哈佛大学13李明打算去沙特阿拉伯旅游。下列建筑中,他能够在旅途中欣赏到的是( )A索菲亚大教堂 B帕特农神庙 C麦加清真寺 D罗马万神殿14拜占庭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这个帝国的黄金时代是( )A克洛维国王统治时期 B查士丁尼大帝统治时期 C君士坦丁皇帝统治时期 D查理大帝统治时期15中古欧洲社会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法兰克等

7、国君主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C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D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6“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A自然条件优越 B相对独立和自治 C空气比较清新 D已不受国王管辖17近年来,伊斯兰国家(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的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哪一经典为根基发展起来的( )A古兰经 B道德经 C圣经 D金刚经 18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颁布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立法都有深远的影响,它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

8、尼法典 C拿破仑法典 D十二铜表法 19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作用重大”包括( )主张实施变革 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推动大化改新 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A B C D20“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21“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尤其在帝位唾手可得之际,他更是视权力如草芥。”材

9、料中的“他”是( )A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拿破仑 D杰斐逊22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 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2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克伦威尔建立起军事独裁B美

10、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C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D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宣布为国教24. 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时间 B人物 C文件 D结论第卷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52分)25. (12分)城市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材料一 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

11、江海口岸或教堂、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经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材料三 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据统计,在18世纪,利物浦的奴隶商人共将大约475万名来自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可以说,利物浦在18世纪聚集起来的财富,大部分来自于奴隶贸易的利润。18世纪的利物浦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1)据材料指出,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12、分)早期的市民主要包括哪些人?(2分)他们后来逐渐演变成哪两个新兴阶级?(2分)(2)中世纪后期,在西欧的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哪里?(2分)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2分)(3)利物浦进行奴隶贸易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分)这种罪恶的贸易为西欧带来什么影响?(1分)26.(12分)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两位同学发生了分歧:学生甲:文艺复兴是当时的人们不满足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恢复古代传统的一场运动。实际上就是复古。学生乙: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文化

13、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1)你赞成材料一中谁的观点?(1分)为什么?(2分)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2)材料二中“古代的幽灵”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1分) 材料三 14世纪欧洲著名诗人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3)文艺复兴起源于何地?(2分)材料三体现的是这一运动的什么思想?(1分) 材料四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志中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