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0791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总课时1学 校星火一中教 者年 级九学 科化学设计来源自我设计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是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而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知识,因此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3.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的定义并会判断。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5.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过程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3.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重点1.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难点1.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

3、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设置问题导入新课3min引导探究物理性质10min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但是健康的人在正常情况下却不需要吸入纯氧,为什么?(讲解)因为人吸入氧气后在人体内进行的是缓慢氧化,能不断地放出热量,供给体内各个器官的需要,保持体温恒定在36.5。如果长时间吸入纯氧,体内氧化速度过快,放热过多,正常生理机制发生紊乱,使体温升高会出现病态。所以健康的人不要长时

4、间吸入纯氧。看来我们还得多了解氧气的知识。(板书)课题2氧气【过渡】我们先来看看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设疑】氧气能否溶解在水中?【追问】容易溶解吗?在室温下,1L 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 氧气【指导阅读】P34第一自然段【总结】一、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g/L,比空气(1.293 g/L)略大、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30mLO2/1LH2O(室温)氧气O2气体液体固体无色淡蓝色雪花状淡蓝色-183-2184三态变化101kPa时,思考倾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联想水中的生物通过喝水获取氧气,从而得出结论:氧气能溶解在水中。思

5、考,回答:不容易,若氧气容易溶解在水中,则空气中将不存在氧气。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新知识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并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研究哪几个方面便于今后学习其他物质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实验探究化学性质20min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钢瓶中(天蓝色,黑字)【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演示】实验

6、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讨论】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儿,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补做实验】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实验2-3】 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设问】铁丝在能燃烧吗?在氧气中呢?【实验2-4】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是,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思考】实验前为什

7、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引导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对比木炭、硫、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讨论】教材P35“讨论” 比较三个反应的共同点【讲解】化合反应:我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观察,思考。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讨论分析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讨论讨论后分析归纳发言: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比较,思考,回答都是化学反应;都是点燃条件;都是与氧气反应;都反应剧烈;都放出热量;都是两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理解(多变一)、记忆。让学生尝试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如何全面细致有序地观察实验,

8、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获取知识,从而学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对化合反应概念的认识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练习反馈4min联系运用3min总结归纳3min【讨论】蜡烛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讲解)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注意】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指的是氧化剂,而不是专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是氧化反应中的一种。氧气是初中阶段最常见

9、的氧化剂。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举出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的例子【讨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小结】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举例说明。【提问】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也一定是化合反应呢?【小结】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判断下列反应哪些为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1)硫 + 氧气 二氧化硫(2)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3)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4)镁 + 氧气 氧化镁【讨论】你知道气割为什么要

10、让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而不是在空气中燃烧?【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何收获?判断理解记忆认识缓慢氧化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发热举例讨论讨论。练习思考,回答: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充分,放热多,有利于产生比较高的温度小结交流,知识脉络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探究化学变化。能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与引课形成对照体现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在对学生进行真确分析后,能较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破了难点,不足之处是学生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需要做题加以巩固。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检验物理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碳+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定义氧气点燃硫+氧气 二氧化硫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区别联系化学性质点燃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