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60544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5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业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讲解材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岗位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目录1. 电(气)焊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 空调运行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 热交换站运行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 水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 司炉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 维修电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7. 值班电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8. 秩序维护门岗安全操作规程9. 秩序维护巡逻岗安全操作规程10. 秩序维护消防控制中心岗安全操作规程11. 秩序维护安防监控岗安全操作规程12. 保洁岗位操作规程13.绿化工安全操作规程电(气)焊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危险、有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序号危险因素控制措施1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失误,焊渣飞溅防护不到位等会造成灼烫;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2)检修维护时未切断电源等会造成触电;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焊接作业不带防护面罩,作业现场杂乱等会造成职业病及其他伤害;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2物的不安全状态(1)设备接地不良会造成触电;操作前检查接地线是否可靠;(2)电源线路老化破损会造成触电;及时更换老化电源线;(3)防护罩缺损会造成触电;做好设备的检查,保证防护罩完好可靠;(4)烟尘的吸入可能造成职业病。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3环境不良的影响(1)焊接作业场地潮湿会造成触电;保持地面干燥、雨雪天做好地面绝缘;(2)焊接作业场所有可燃物会造成火灾;覆盖、清理作业现场可燃物;(3)作业现场杂乱等会造成其他伤害。做好定置管理,及时清理现场

3、。(4)管理缺陷会造成其他伤害。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环境正常。二、岗位操作规程:1.电(气)焊工必须持有效特种作业人员电气焊工操作证,方能操作,并按规定定期参加复训审证。未经培训和考试的不准单独操作。2.电(气)焊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3.工作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工作前检查焊接场地、设备、工具及工作环境,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作业。距焊接点10米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备有安全消防设施,保证通风良好和充足的照明。5.工作前或较长时间停工后工作时,必须检查氧气瓶、乙炔瓶,压力调节器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是否牢固,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

4、等现象。6.在禁火区内进行焊(割)之前,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动火许可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后方能工作。高处作业时,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7.在密闭空心工件内焊接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密封容器、桶、罐中作业时,应打开其孔、洞、窗,使内部空气流通良好,并设专人监护,照明电压应采用12伏。8.对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容器、密闭容器,各种油桶、管道等沾有可燃气体和溶液的工件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并经过置换或清洗干净,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消除容器密闭状态(敞开口,旋开盖),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9.露天作业,电焊机必须设有遮阳和防雨、雪等安全措施;下雨天

5、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10.电焊机接地零线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设备上。工作回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11.氧气瓶与乙炔瓶相距不小于5米,氧气乙炔软管在使用中脱落、破裂、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气,不准采用弯折的方法将火熄灭。12.氧气乙炔瓶附件有缺陷,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气瓶应有防倒链或直立固定,以免发生跌倒事故。13.工作结束后,关闭气源,氧气乙炔瓶戴上安全帽,清理现场卫生。三、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1.火警状况(1)在工作中由于电焊操作出现火警时,立即切断电源。现场人员立即进行自

6、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2)若事故现场火情继续蔓延扩大,按应急预案处理,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向上级报告。2.烧灼事故在操作中由于焊渣飞溅造成灼烫时,立即停止操作进行自救。若伤势严重,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3.触电情况(1)截断电源,拉开供电开关;(2)若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按企业应急预案处理,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向上级报告。空调运行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危险有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序号危险因素控制措施1人的不安全行为(1)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会造成其他伤害;(1)按要求正确佩戴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违章作业;(2)作业前进行岗位培训,

7、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熟读各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3)检修设备前,未挂“设备检修、禁止开动”警告牌会造成机械伤害;(3)检修设备前,必须挂“设备检修、禁止开动”警告牌;(4)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无人监护等会造成高处坠落;(4)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落实监护人;(5)酒后作业会造成其他伤害。(5)上班前禁止饮酒。2物的不安全状态(1)用电设备、工具电源线老化破损会造成触电;(1)使用前检查设备、工具确认完好; (2)蹬高作业时使用梯台有缺陷,会造成高处坠落。(2)作业前确认梯台完好,并严格按照高空作业管理要求执行。3环境不良的影响(1)作业现场地面杂乱,造成跌倒伤害。(1)对现场进行定置管理。4管理

8、缺陷会造成其他伤害。保证设备设施、环境正常。二、岗位操作规程1.空调运行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未经培训和考试合格的不准单独操作。2.工作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空调房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保养和工作场所卫生、安全工作。4.严格执行空调机组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操作,安全运行,正确填写运行记录。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上班前和上班期间禁止喝酒、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6.发现空调机房管道、阀门、各种报警设施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应及时正确地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处理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对有异常现象危急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运

9、措施。7.空调运行工在操作中必须严密监视各种仪表,防止因操作失误引起事故。定时冲洗压力表导管,定时排污,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保证设备最佳运行状态。8.认真做好空调机组及附属设备、安全附件及仪表的维护、保养,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做到安全操作。9.空调工在运行时,应定时对空调机组、燃烧机、水泵、水处理等设备设施、以及各类管道阀门附件、电力控制柜、运行参数进行巡查,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保证设备最佳运行状态。10.有权拒绝闲杂人员进入空调机房;有权拒绝无资格人员操作空调及附属设备;有权拒绝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有权拒绝危险品进入空调机房;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的操作;有权对空调机房内危及安

10、全的异常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相关领导;有权对空调机组及辅机的使用状况和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检修或更换零部件的建议。11.遇有事故发生时不得离开岗位,要采取措施,正确迅速处理,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或有关人员,不得隐瞒事故。1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三、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1.碰伤事故在操作中由于产生碰伤时,立即停止操作进行自救。若伤势严重,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2.触电情况(1)截断电源,拉开供电开关;(2)若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向上级报告。3. 空调机组制冷剂泄漏事故(1)立即关停中央空调主机,关闭相关的阀门;(2)加强现场通风或用水管喷水

11、淋浇(应注意不要淋在设备上);(3)对于不同情况的中毒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头痛、呕吐、头晕、耳鸣、脉搏呼吸加快者,应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去休息;如中毒者出现痉挛、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4)如氟利昂制冷剂溅入眼睛,应及时送医治疗;(5)排除泄漏源,确认无泄漏后,检查机组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热交换站运行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危险有害因素及控制措施序号危险因素控制措施1人的不安全行为(1)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会造成其他伤害;(1)按要求正确佩戴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违章作业;(2)作业前进行岗位培训,严格执

12、行安全操作规程及熟读各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3)检修设备前,未挂“设备检修、禁止开动”警告牌会造成机械伤害;(3)检修设备前,必须挂“设备检修、禁止开动”警告牌;(4)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无人监护等会造成高处坠落;(4)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落实监护人;(5)酒后作业会造成其他伤害。(5)上班前禁止饮酒。2物的不安全状态(1)用电设备、工具电源线老化破损会造成触电;(1)使用前检查设备、工具确认完好; (2)蹬高作业时使用梯台有缺陷,会造成高处坠落。(2)作业前确认梯台完好,并严格按照高空作业管理要求执行。3环境不良的影响(1)作业现场地面杂乱,造成跌倒伤害。(1)对现场进行定置管理。4管理缺陷会

13、造成其他伤害。保证设备设施、环境正常。二、岗位操作规程1.采用蒸汽换热的运行工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上岗;并按规定定期参加复训审证;未经培训和考试合格的不准单独操作。证上岗。2.工作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热交换站内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保养和工作场所卫生、安全工作。4.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操作,安全运行,正确填写运行记录。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上班前和上班期间禁止喝酒、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6.蒸汽供汽前,先打开分汽缸蒸汽管下的疏水阀及换热器疏水阀,排

14、尽冷凝水而后稍开供汽阀进行暖管,最后再慢慢开大供汽阀供汽。7.发现热交换站蒸汽管道、阀门、各种报警设施有异常现象危及安全时,应及时正确地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处理运行中的设备故障,对有异常现象危急安全时,应采取紧急停运措施。8.换热站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必须严密监视各种仪表,防止因操作失误引起事故。定时冲洗压力表导管,定时排污,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保证设备最佳运行状态。9.在运行时,应定时对换热器本体、水泵、水处理、电力控制柜等设备设施、以及各类管道阀门附件、运行参数进行巡查,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保证设备最佳运行状态。10.认真做好压力容器本体、压力管道及附属设备、安全附件及仪表的维护、保养,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做到安全操作。11.有权拒绝闲杂人员进入热交换站;有权拒绝无资格人员操作蒸汽阀门及设备;有权拒绝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有权拒绝危险品进入热交换站;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的操作;有权对热交换站内危及安全的异常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相关领导;有权对蒸汽管道、换热器及辅机的使用状况和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检修或更换零部件的建议。12.遇有事故发生时不得离开岗位,要采取措施,正确迅速处理,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或有关人员,不得隐瞒事故。13.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三、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1.碰伤事故在操作中由于产生碰伤时,立即停止操作进行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