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589381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6.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重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简介 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功理 一 霍乱 霍乱 概述 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法定甲类传染病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之检疫传染病国际检疫传染病 霍乱 病原体 霍乱弧菌 1 O1群 古典型 埃尔托生物型 霍乱2 O139群 霍乱3 非O1 非O39群 感染性腹泻霍乱毒素 剧烈腹泻的主要致病物质 霍乱 临床表现 剧烈泻吐 数次 失禁 水样便 黄色 清水 米泔或血水样 多无发热 腹痛和里急后重迅速严重脱水 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 尤其腓肠肌和腹直肌 无尿或少尿中毒者神志不清潜伏期 1 2天 数小时 5天 霍乱 流行特征 人群 新发疫区 年龄别无差异 老疫区

2、 儿童高发 时间 夏秋季高峰 没有明显的年份发病周期地区 疫点突然出现 呈暴发样流行 疫区迅速扩大 跳跃性出现 霍乱 预防措施 三管一灭 水源饮食粪便苍蝇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改善饮食 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建立肠道门诊 开展疫情和环境监测 加强病例报告健康教育 疫苗和药物预防 霍乱 流调及标本采集 个案调查 水源饮食粪便苍蝇病前5天食物史样品采集 大便肛拭呕吐物 直接接种或置碱性蛋白胨水或C B管常温送检 霍乱 隔离消毒 对象 病人带菌者解除 症状消失或停药后粪便培养每天1次 连续2次阴性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密接者 病人发病前5天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密切接 医学观察 5天 粪检连续2次阴性 霍乱 病

3、家处置 病家调查 基本情况 卫生状况 食物加工储存及可疑物品采样 高危或剩余食物环境拭子 砧板洗菜盆厕所水 病家饮用水 生活接触用水和污水排放的河流 池塘 水井消毒灭蝇防蝇 霍乱 可疑食物调查 来源贮藏和加工方法食用方法消耗或食用量剩余食物处置 霍乱 疫点或疫区解除 疫点解除疫点处理后 接触者连续查便二次阴性 污染物 区 消毒后第二次检测结果阴性 且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疫点处理后 5天后无新病例出现疫区解除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 再观察5天 无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 二 手足口病 一 2011年疫情概况 报告病例5074例 发病日期 重症病例1例死亡病例0例报告病例数较2010年同期的3813例上升

4、33 07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5 7月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10 11月出现第二个发病小高峰 0 5岁儿童为主入托年龄 2 5岁 患儿约占 男女性别比为1 75 1 三间分布 地区分布 各镇 街 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前五位 大石街 783例 20 54 钟村街 645例 16 92 市桥街 567例 14 87 南村镇 388例 10 18 石基镇 298例 7 82 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 16起发病51人涉及3604人发生场所 托幼机构 家庭 二 相关文件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9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肠道病毒71型 EV71 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 2011年版 手

5、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 学校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引 穗卫 2011 21号 广东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 粤卫办 2010 7号 广州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 粤卫办 2011 15号 三 疾病概述 病原学临床表现病例定义 肠道病毒微小RNA病毒至少100个分型 病原学概述 CoxA2456791016CoxB12345ECHOEV71 手足口病病原体 引起皮肤 内脏及神经系统疾病 子代病毒随血流扩散到其他敏感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肠道内繁殖 肠道病毒物理化学特性 普通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没有皮疹不予诊断 尽量不报疑似 实验室诊断病例重症病例重型 神经系统受累期 危重型 心肺功

6、能衰竭前期 心肺功能衰竭期 聚集性病例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密切接触者 相关定义 聚集性病例事件1周内 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班级 或宿舍 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同一自然村 居委会 托幼机构及学校等单位 或管区 1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密切接触者在病例发病前7天至发病后3天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下列儿童家庭成员同宿舍成员 同班级成员共同就餐人员共同玩耍人员等有其它流行病学联系的儿童 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 呕吐 易惊 肢体抖动 无力呼吸

7、心率增快出冷汗 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高血糖具以上特征 尤其3岁以下患者 短期内可能发展成重症病例 重症病例识别要点 防控工作要点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请在 实验室结果 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 备注 栏注明相应型别结果为 阴性 者 在 备注 栏注明 实验室结果为阴性 个案报告 病例报告调查处理病例转诊死亡病例上报 重症及死亡病例处置 病例报告 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时 立即登录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进行病例报告或订正在病历卡片中的 是否重症 一栏选择 是 同时电话

8、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时开展手足口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的报告审核管理工作危重症病例在 备注 注明 调查与处理 24小时内开展调查 调查内容 病例基本信息 临床症状 诊疗过程 感染传播情况 病原检测结果等重症病例填写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调查表 死亡病例填写 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 个案信息录入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 采集患儿及密接粪便标本 重症收治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省重点病例重症收治医院 死亡病例上报严格报病 需由收治医院专家组讨论确认后才进行网络直报 出现疑似手足口死亡病例 需在患儿死亡后

9、48小时内将病历等资料复印件寄送至省厅医政处 由省专家组进行讨论确认 同时 抄送广州市卫生局医政处 主动检索疫情报告调查处理托幼机构防控要点 聚集性病例处置 主动搜索 区县疾控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每日登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通过发病日期 工作单位 现住地址等条件对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筛选 发现手足口病异常增多或聚集性分布报告后及时上报 疫情报告 病例异常增多 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时 要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电话报告疾控 教育部门沟通联系 建立报告渠道 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专职工作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按规定 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并以最快方式逐级上报疾控机构 调查处

10、理 报告内容 疫情单位概况 地理位置 内部功能结构 环境卫生状况等 疫情概况 报告单位 报告时间 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 病例三间分布 首例病例或指示病例发病经过等 流行病学调查 公共区域接触 病例间接触 晨检和缺勤登记落实情况 消毒措施等 采样与实验室检测 24小时内开展 调查与处理 首例病例 指示病例和住院病例填写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流行病学调查后 填写 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事件调查报表 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一览表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要求及时做好事件初次 进程与结案报告 托幼机构防控要点 晨检 缺勤登记 传染病管理制度落实皮疹结痂后1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

11、 凭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 传染科的健康证明复课健康教育 清洁消毒工作消毒水配置 紫外灯消毒 消毒擦拭停留时间 消毒频次教授儿童正确洗手方法致家长一封信 开设卫生课堂等停课建议停课10天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所在班级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班级托幼机构停课 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 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要求及时采集标本 建议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标本的采集由病例所在医院负责标本送检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疾控中心负责聚集性病例事件 突发事件采集至少5例病例标本 病例少于5例的全部采集采集相同数量的未发病密切接触者 健康儿童的标本 病原学监测

12、 常规病原学监测 番禺区 县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每月最少需采集5例首次就诊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标本 于每月25日前送至市疾控中心 采集种类 粪便 必要时采集咽拭子 肛拭子 疱疹液等样品 建议可同时采集环境标本等其他生物样品 保存与送检 采集标本后 需填写 手足口病样品登记表 4 暂存1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20 以下低温冷冻保藏 临床标本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要避免反复冻融 2012年工作提点 监测提醒2012年疫情概况工作重点提醒 截至2012年15周 4月15日 报告病例5633例重症病例3例死亡病例0例报告病例数较2011年同期的1431例上升293 64 报告发病提示 媒体监测 高峰提前 20

13、12年手足口病工作重点 把好预防关病例早诊断 各级医疗机构均有手足口病诊断权 重症病例需市级专家组三位专家确认 死亡病例需省级专家组三位专家确认聚集早发现 病种主管需每日至少一次对近1周手足口病报告卡进行聚集性筛选疫情早报告 托幼机构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发现聚集及时上报加强监测落实信息系统录入工作 重症 死亡病例 聚集性疫情 市疾控中心定期进行手足口病专报反馈监测情况 切实落实控制措施托幼机构 执行停课制度 返校证明纳入督导考核项目疫情发生时召开家长会 派发 致家长一封信 消毒液配置 停留时间 紫外灯安装与消毒时间活动场地 午休室设置 空间 个人物品等 社区 公共活动设施消毒 健康教育宣传海报张

14、贴预防接种门诊 宣传单张取阅点 宣传片滚动播放 三 流感 流感 概述 流感病毒引起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丙类传染病 流感 分型 甲型 A 世界大流行 动物中分布广泛 引起大量动物死亡乙型 B 常引起局部暴发 仅在人体中分离到丙型 C 散在出现 主要引起婴幼儿发病 流感 传染源 病人 主要 0 7天 2 3天最强隐性感染者动物 猪 鸡 流感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间接接触 茶具 食具 毛巾 呼吸 讲话 咳嗽 喷嚏 流感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型或亚型间无交叉免疫新生儿病情较成人和年长儿童重抗体感染1周出 2 3周达高峰 1年左右降到最低 流感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 一

15、年四季 季节性升高 广州春夏季传染性强 流行或大流行新亚型易引发暴发或大流行 流感 临床表现 中毒 高热 头痛 头晕 畏寒 全身酸痛 乏力呼吸道 咽痛 干咳 流鼻涕 流泪消化道 食欲减退 伴有腹痛 腹胀 呕吐和腹泻 流感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 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或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临床症状 发热 38 伴咽痛 咳嗽 全身肌肉酸痛 乏力 实验室检查分离病毒阳性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 测定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 流感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最有效和经济北方10 11月 南方12月 次年2月药物预防

16、 补充 不能替代疫苗重点集团单位 学校 幼儿园和社区 四 登革热 登革热 概述 蚊媒传染病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血清型 DENV 1 2 3 4 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疫苗蚊媒控制是有效方法DF DHF DSS 登革热 临床表现 起病急 发热39 40 头痛 眼眶痛 全身肌肉痛 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皮疹白细胞计数减少且血小板减少 低于100 109 L 传播途径 患者 健康人士 带病毒蚊 潜伏期 3至14日常見为4至7日 登革热 预防措施 灭蚊防蚊 紧急措施清理孳生地 彻底措施健康教育 常态措施 登革热 健康教育三句话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 伊蚊生长在水缸及花盆 罐 瓮等小积水 清水 容器中 3 5天刷洗水缸 换水一次 翻盆倒罐 清除积水 就能控制登革热 五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 鼠病理 全身广泛小血管 毛细血管损害 流行性出血热 传染源 黑线姬鼠和褐家属 大林姬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褐家鼠 黑线姬鼠 流行性出血热 传播途径 动物传播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消化管传播虫媒传播 螨媒传播 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低 野鼠型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