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58831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三9月月考化 学 试 题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S:32 Na:23 Fe:56 Cu:64 Ag:108 Al:27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化学键数相同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2、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3.现有44 g Mg、Al、Zn、Fe等活泼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与体积为1 L、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处理后得到无水硫酸盐140 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 L B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1C硫酸的质量为540 g D无法进行A、B、C项的计算4.下列溶液中n(Na+)与100 mL 0.1 molL-1 的Na2SO4溶液中n(Na+)

3、相同的是 ( )A100 mL 0.1 molL-1的NaCl 溶液 B50 mL 0.2 molL-1的NaNO3溶液C100 mL 0.1 molL-1的NaHSO4溶液D200 mL 0.2 molL-1的HCl溶液与100 mL 0.2 molL-1 的NaHCO3溶液混合5.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配制10 g 20%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等玻璃仪器C配制NH4Al(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止水解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

4、浓度偏高6.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时,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6 g 无水碳酸钠,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瓶塞处是否漏水C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时,若俯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低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a、Cu2、ClO 、ClB0.1 molL1 Na2CO3溶液:K、AlO、Cl、SOC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中:H、Al3、Cl、N

5、OD 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CH3COO、HCO8.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中国丝绸 B.捷克水晶 C.埃及长绒棉 D.乌克兰葵花籽油9.下列评价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选项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原因AH、Fe2、NO、Cl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4Fe22NO6H=4Fe32NO3H2OBNa、CO、Cl、Al3发生了互促水解反应:2Al33CO3H2O=2Al(OH)33CO2CFe3、K、SCN、Br有红色沉淀生成:Fe33SCN=Fe(SCN)3DHCO、OH、

6、Na、Ca2发生如下反应:HCOOH=COH2O10.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11.我国古代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Ag得到电子 BX为AgS CO2被还原 D每生成1 mol X转移电子数为4NA12.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NO、FeSO4、Fe(NO3)3、

7、H2O、HNO3和Fe2(SO4)3。其中HNO3为反应物,则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为()ANOBFeSO4 CFe(NO3)3DFe2(SO4)313.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得到固体物质41.8 g,恰好与1 L 1 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 g固体物质为Na2CO3 B41.8 g固体物质为0.1 mol Na2CO3和0.4 mol Na2O2的混合物C一定量的Na2O2为78 gD41.8 g固体物质为31.2 g NaHCO3和10.6 g Na2CO3的混合物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

8、质量分数的是()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把X溶液逐滴滴下与Y物质反应,若X为浓硫酸,Y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常温下与水难反应的单质。Z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Z褪色。则Y为()ANa BMg CAl DMg或Al16.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2O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

9、体积为3.92 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2.80 L B3.92 L C5.60 L D7.84 L17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2.3 g钠与97.7 g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4%B钠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了金属铜C向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后,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与其在空气中点燃所得的产物一样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钠久置在空

10、气中最终产物为Na2CO319.不能鉴别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试剂是()A品红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0某混合气体G可能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CuSO4,b.澄清石灰水,c.灼热CuO,d.碱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AGaebfdc BGcdbefaCGaefbdc DGbefadc21.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中学常见的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A.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B.若乙为NaHCO3,则丙一定是CO2C.若

11、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乙一定为白色沉淀D.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22.下列操作不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用浓盐酸洗涤加热KMnO4制氧气的试管 B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C硝酸亚铁和硫酸废液一同倒入废液缸 D将打破的水银温度计插入硫粉中23.“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宜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同的是()A胆矾中加浓硫酸 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 D

12、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24.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原理不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制容器储运,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2538.4 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4分)已知:某无色废水

13、中可能含有H、NH、Fe3、Al3、Mg2、Na、NO、CO、SO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 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像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2)写出实验图像中沉淀达到最大量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分析图像,在原溶液中c(NH)与c(Al3)的比值为_,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g。(4)若通过实验确定原废水中c(Na) 0.18 molL1,试判断原废水中NO是否存在?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c(NO)_ molL1。(若不存在或不确定则此空不填)27.(10分)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2、H2rO4、r(OH)3、H2O、H22。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2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28.(14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