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58821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交通改建工程组织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丈路改建工程(江澄路福庆路)标段交通组织设计及施工安排编制:审核:审批: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1月30日一、工程概况宁波市百丈路改建工程(江澄路福庆路)标段实施范围:工程西起江澄路以西甬新河桥梁东侧桥台后,东至规划四路交叉口以东。桩号K0+175.08K1+070,全长834.92米。工程内容包括道路、桥梁2座、海晏路过街地道建筑与围护及电气、给水、工艺管道设施;雨污排水管,给水等配套管线;交通、监控、公交车站、电缆沟、绿化等。改建后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临时交通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二、现状交通情况评价(一)百丈路现状情况百丈路现状道路标准断面宽度24米,双向4车道、人非

2、共板通行。现状道路横断面布置如下:桥梁处实现断面拓宽,设置非机动车道,人非不共板。现状野塘河桥(K0+525.05)横断面布置如下:现状杨木碶河桥(K0+969.26)横断面布置如下:(二)与百丈路相交道路情况与本标段相交的主要道路有:江澄路(城市次干道、目前尚未开放交通)、海晏路(城市主干道、目前尚未开放交通)、海晏路西侧现状青年路(宽5m,砼路面结构)、松下公交车场站、中石化加油站进出口道路等,本标段位于松下村及柳隘村地块,村庄已搬迁,故该行人车辆大为减少,但车辆通行较快,基本作为邱隘镇与宁波市区的连接道路。(三)沿线公交站点情况本标段共布置公交站台2对,分别位于为:K0+430(K0+4

3、60)处、K0+840(K0+850)处。过站公交车有3路、357路等多路。(公交站台布置见平面图)(四)现状交通情况评价根据现场调查,沿线交叉道路各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少,但通行速度快建议开放江澄路及海晏路交通,实现交通分流,限制机动车辆通行、保障共同交通工具通行工程实施将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路桥衔接段便道下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将不得不实行双向2车道通行,其他施工阶段对交通影响相对较少,组要是保证施工期间交通安全和维护交通秩序。三、交通组织设计与施工安排(一)、机动车借道方案交通组织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部门要求,市政道路施工,施工段交通组织采用便道方案,交通组织原则如下:1、以百丈路

4、施工道路“自身消化”、“分流疏解”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市政道路施工全过程机动车辆双向通行4车道,非机动车、行人正常通行、个别阶段机动车双向通行2车道。2、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进度计划,保证道路通行能力不低于现状道路的80%,确保道路交通基本畅通。3、原则上交通不分流,若个别路段在交通高峰时出现异常拥堵,考虑分流货运车辆,其次是小型客车,公交车辆不分流,确保大众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二)施工便道布置原则根据施工便道设计图,施工便道布置原则如下:1、道路段施工便道在北侧机非隔离带外侧(北侧);2、桥梁段及路桥衔接段布置在现状机动车道内,并与道路段渐变过渡;3、对于海晏路交叉口由于地下通道实施,便道分两

5、期进行,第一阶段布置在现状机动车道内,第二阶段在K0+820K1+070段采用分离布置,北侧便道宽度12m,南侧便道宽度6m。(三)工程实施期间便道要求根据施工便道设计图,工程实施期间便道要求如下:1、保证施工期间,机动车道双向4车道通行,短期机动车道双向2车道通行,人非混合通行;2、夜间必须有亮化照明,保证夜间行车行人安全;3、与2标段便道统一考虑。(四)分阶段施工安排和交通组织1、便道施工前准备(1)、便道内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施工工期15天、养护30天)根据施工图设计,路桥现阶段、软土地基区、海晏路交叉口地道施工区域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为避免搅拌桩区便道下基层二次开挖,水泥

6、搅拌桩在便道施工前先行实施,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因此,在上述处理区域必须进行现状道路拼宽;桥头段车行道路基挖除,机动车借道非机动车道通行。具体如下:、K0+175.08K0+225.08段为40m软基处理段+20m过渡段,在现状道路南侧边线外的绿地内填筑塘渣并进行简单硬化处理,作为便道区域内搅拌桩施工的临时道路;(详见附图一)、野塘河桥东西两侧45m路桥衔接段车行道路基挖除,机动车道将无法通车。为此,采取挖除衔接段南北两侧的机非隔离带并硬化、将现状道路边线外2m范围内的绿地也进行填筑塘渣并进行简单硬化处理,作为便道区域内搅拌桩施工的临时道路;与现状桥梁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对接,实行机动车2车

7、道双向通行,该阶段是施工期间的“交通瓶颈”阶段,必须加快搅拌桩施工进度,以缩短影响交通时间;(平面组织详见附图二)、海晏路交叉口及杨木碶河桥,挖除便道位置的道路结构层,车辆行人由海晏路交叉口南北两侧分离通行,与现状杨木碶河桥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对接,实行机动车2车道双向通行,该阶段也是施工期间的“交通瓶颈”阶段,必须加快搅拌桩施工进度,以缩短影响交通时间。(平面组织详见附图三)(2)、管线、设施、绿化迁移及保护(工期1.5个月)管线、设施、绿化迁移牵涉到众多的相关产权单位,协调解决难度相对较大,为此,采取“见缝就插针、施工促拆迁”,保证将前期问题协调给工程施工进度造成的不利印象将至最低。在实施水

8、泥搅拌桩期间,进行管线、设施、绿化迁移,对不能迁移的管线,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位于新建机动车道内管线的保护措施,放置“漏水、跑气”等事故。现状机非隔离带根据施工图设计改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在机非隔离带绿化移除后进行该区域的路基施工和硬化处理,路灯予以保留,待新建路灯照明系统完成后拆除,保证施工期间夜间行车安全。2、便道施工(工期为20天,最迟于开工后2.5个月内完成并具备通车条件)根据施工便道设计图,道路段施工便道在北侧机非隔离带外侧(北侧),需要进行对现状道路进行拼宽。、便道路基填筑、面层与及交通标线(18天)采取与管线、设施、绿化迁移穿插施工,成熟一段施工一段,便道路基填筑按照设计道路结构

9、要求实施道路到位,作为永久性工程使用。、交通翻交(2天)便道完成后即可进行翻交,交通由新建便道通行,便道两侧作为施工区域。期间,必须完成公交站台设施安装、交通标志标线安装等。在原桩号位置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便道施工完成后在道路中线设置夹芯板加砖墙基础围护, 北侧外立面张挂安全文明宣贯标语及漫画。便道拼宽施工时在现状道路边线处设置水马或铁马围护,将通行区与施工区隔离,各通行道口设置警示标志及警示红灯。、松下公交车场站及对面的中石化加油站,及其他交叉道口需设计设连接道路与临时便道衔接,满足正常运营要求。3、便道区域外施工(工期9个月)、翻交后即可进行两侧区域施工:标准段交通组织如下图: 、道路部

10、分:完成南半幅市政道路、路灯及交通设施等配套工程、沥青砼面层暂不实施,北幅完成人行道铺装、路灯及交通设施等配套工程,为二次翻交施工便道区域创造通行条件。、桥梁部分:完成拓宽部分桥梁所有施工内容。、地道部分:完成端墙以外部分,即东西向通道及上覆道路结构层,进出口连接通道土建部分。、二次翻交翻交至便道两侧通行,进行便道区域的施工。此时,采用新建夜间照明及公交站台系统,交通压力相对较小。4、便道区域施工(工期5个月)道路中线设置的夹芯板加砖墙基础围护,在南侧外立面张挂安全文明宣贯标语及漫画,北侧设置水马或铁马围护隔离通行区与施工区。待施工区完成道路侧平石,后拆除围护结构,中央绿化带进行绿化种植。、道

11、路部分:便道内道路完成至中粒式沥青砼,面层SMA考虑统一摊铺避免接缝。、桥梁部分:完成拓宽部分桥梁所有施工内容。、地道部分:完成端墙以内部分,即南北向通道及上覆道路结构层,进出口通道土建部分。5、扫尾(工期1个月)主要是进行地道及泵站内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试车;通车期间受损设施的修复沥青砼SMA面层统一施工,准备竣工验收。四、交通安全管理(一)交通安全管理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对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加强与交警部门及道管理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听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意见,进一步完善、细化拟定的现场交通组织方案。2、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

12、工路段长度。3、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4、施工时,应通过交警部门利用相关媒体发布道路施工消息,提醒过路车辆注意施工情况,以便及早绕行避让。5、按拟定的交通组织方案,准备足量用于道路施工交通维护的交通安全标志设施和标牌。6、施工前对所有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7、对所有上路的施工机具(车辆)进行调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8、协同交警制定紧急应变措施,设立紧急预案,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9、成立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现场施工负责和作业班组负责人为骨干,配置交通协管

13、员,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和措施,知会所有参建人员,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切实做好施工交通安全管理工作。10、本项目拟配置4名专职交通协管员,每人配备一辆自行车或电瓶车,并设立醒目标志,在施工期间不间断来回巡查,从封闭路段两端相向进行,白天重点监控早上上班、中午休息、傍晚下班三个交通高峰时段,夜间重点监控1 7时22时事故多发时段。(二)施工安全管理区域1、施工区内设施布设施工区安全设施的布设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区段安全设施的布设要点为:施工预告区-在施工封闭道路段前,设立施工预告标志,包括“前方施工”、“右道封闭”、“车辆慢行”、“向左改道”、“向左行驶”等标志

14、,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断、绕行情况,使司机有时间调整其行车速度。施工预告标志设置在行车方向的右侧。其布设主要考虑施工区交通流的情况、施工区视距及交通的干扰情况等。渐变段、缓冲区布设“车辆慢行”、“向左改道”、“向左行驶”等标志,一般用锥形交通标志进行隔离,缓冲区内不准停放器具、车辆、材料,禁止工作人员停留。施工区半幅封闭施工时,双向通行的半幅路面利用锥形交通标志或水泥墩进行隔离,引导车辆各行其道。并派专人维护交通标志,防止交通标志倾倒或摔落路面,中问有遗失的及时补上。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一车辆驶过施工区后,应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过渡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终止区的末端应解除限制标志。整个区域安

15、排交通协管员巡查,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出现突发情况及时向交警部门汇报。2、安全设施布设位置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作业区在右侧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设在道路右侧人行道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作业区在左侧车道时,除施工预告标志设在右侧人行道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作业区边界的右侧及施工区的后方;3、安全设施布设顺序安全设施的布设必须从上游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其中锥形交通标志的布设间距为1020m;安全设施的撤除应从施工区的末端开始逆车流方向撤除。若为半幅封闭施工的,则应先开放施工封闭区交通后再进行安全设施的撤除。(三)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是安全施工的实施环节。在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管理关键是注重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1、施工现场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负责监控施工周边及现场安全,维护现场交通秩序。2、交通协管员应经过培训,掌握交通法规和如何快速、有效地指挥交通,能应付突发情况。3、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管理,并及时维护设置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4、全体施工人员上路前应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施工安全;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应身着黄色反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