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58461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_13(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一、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序号标准核心要素(地坛医院)建议修改容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及面积合理,能满足功能任务需求,适宜传染病隔离要求。 建议标准调整为功能定位与地理位置,核心要素增加一条: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教学医院)理由:国家传染病区域性医疗中心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容:一是该中心具有很高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能够代表我国水平;二是区域性辐射能力很强,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传染病诊疗的发展;三是具备很强的人才培养能力;四是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储备新型诊断与治疗技术;五是开放流动,建立广泛的国外学术交流机制。2住院床位1. 年平均开放病床总数达350-500(等级评审标准为

2、350)以上(或虽然小于500床位,但现有床位配置能够满足区域或当地传染病人住院诊治需求,但不得低于350)。2. 应急床位储备50,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启动使用。 3. 感染/传染科主要专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百分比50%,传染病重症医学科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3%-5%。4. 急诊必须设置有抢救床位,并满足急诊抢救需求。留观床位必须按照传染病疾病隔离需要分开设置。5. 病床使用率80%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调整为:重症医学科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2%;理由:国家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 8%:3建筑情况1. 医院传染科建筑布局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划分有三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

3、染区)、两端(清洁端、污染端)、缓冲间、两通道。各区域要有明显的标识和界限。2. 传染病房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有非触动流动水洗手和手部消毒装置及卫浴设施。3. 呼吸道传播疾病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而且具备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负压病房。其他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达6平方米,且床与床之间距离不得1米。4. 重症医学科应建有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独立单间负压病房。5. 手术室应建有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负压或正负压转换的手术间。6. 病员微生物实验室符合“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要求。7. 病理解剖室符合传染病尸体负压解剖间要求8.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独立设置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调整为:呼吸

4、道传播疾病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理由: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呼吸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每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4诊疗科目1. 不仅具备传染病一级诊疗科目,而且具备其他学科一级诊疗科目10个以上,不仅满足传染诊治需要,而且完善的学科能够有效的支持传染病专科的发展与提高。2. 至少具备传染病二级诊疗科目5个以上3. 至少具备其他二级诊疗科目5个以上5医技科室满足传染病和其他学科的诊疗需求。列出中心涵盖的所有医技科室。6医疗设备作为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其设备配置需满足为传染病病人提供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设备配置数量满足在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时,除能为传染病病人服

5、务,还要为区域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在有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封闭区域的设备配置满足传染病病人各种检查及并发症救治需要。设备配置档次上选择临床研究型设备,除满足除能够开展各种诊疗技术需求外,可进行科研及教学活动。7人力资源1. 人力配置满足临床需要2. 有人力储备机制,满足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3. 在应急状态时有人员动态弹性调整机制4. 卫技人员:床位卫技人员=11.35 以上;床位护理人员=10.65以上;5. 重要部门护理人员配备:病房护士与床位至少达到0.5:1,ICU护士与床位比达到3.1: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台)比达到3:1,麻醉后恢复室护士与实际开放恢复室床位比达到

6、1:2。6. 医生中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30%,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具有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不低于90%。7. 医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不低于50%,各临床科室医师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8. 副教授及以上教学人员数占医生比例不低于15%;9. 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不低于50%,护理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不低于50%,护师及以上职称占护理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10. 卫生技术人员中专职科研人员占比不低于1%。建议核心要素第5条调整为:重要部门护理人员配备建议参照国标建议核心要素第6条调整为: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具有高级职称建议核心要素第7条调整为:医师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比例不低于50%建议核心要素第

7、8条调整为:高级职称教学人员数占医生比例不低于15%理由: 各地区水平不一8医院信息化建设认证和荣誉:1. 医院的电子病历水平通过HIMSS四级认证2. 曾获得省级别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奖励和认证遵循标准:1. 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规2. 遵过国家和国际等标准规应用软件和服务-基础业务部分:1. 门急诊挂号管理系统2. 门急诊收费管理系统3. 门急诊应急管理系统4. 门诊医生工作站管理系统5. 排队叫号管理系统6. 输液室管理系统7. 皮试管理系统8. 就诊卡一卡通管理系统9.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10. 门诊手术管理系统11. 门诊医技管理系统12. 门诊信息公示服务系统(含患者自助查询)13

8、. 特诊业务系统14. 辅助诊断系统15. 专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16. 门诊一站式服务系统17. 入出转院管理系统18. 住院结算收费管理系统19. 病区医嘱管理系统20. 住院医生站管理系统21. 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含手术室医护工作站、手术安排管理、手术监控、麻醉监护等)22. 血库管理系统23. ICU临床监护系统24. 护理管理系统25. 辅助诊断系统26. 专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27. 病人自助查询打印系统28. 护士移动工作站(PDA,执行医嘱,患者体征录入,费用录入)29. 医学影像系统PACS30. 放射科管理系统RIS31. 超声管理信息系统UIS32. 窥管理信息系统EIS33

9、. 病理管理信息系统PIS34. 核医学ECT影象图文报告系统35. 检验管理信息系统LIS36.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37. 体检管理系统38. 其它临床系统39. 病案管理40. 随访管理41. 妇幼卫生管理42. 预约中心43. 肿瘤管理44. 辐射所在区域围的远程会诊中心应用软件和服务-客户关系部分:1. 客户档案管理系统2. 患者关系业务系统3. 短信服务支持系统应用软件和服务-供应链部分:1. 中心供应室物流管理系统2. 药品管理系统3. 器械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和服务-知识协作部分:1. 办公自动化(OA)2. 电子图书馆应用软件和服务-管理决策部分:1. 财务管理2. 成本管理3. 质

10、量控制4. 绩效考核5. 人力资源管理6. 辅助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运维和网络安全方面:1. 具备千兆光纤网络2. 具备千兆硬件防火墙3. 具备防病毒软件4. 网络设备和终端远程集中监控及管理系统5. 实时备份恢复系统可选项认证和荣誉:1. 医院的电子病历水平通过HIMSS六级认证2. 曾获的卫计委颁发的“数字化医院”的认证应用软件和服务-客户关系部分:1. 医院呼叫中心2. 客户分析系统应用软件和服务-知识协作部分:1. 科研教学系统运维和网络安全方面:数据库监理系统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1、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包括二级);2、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水平分级达到三级以上(包括三级);

11、3、符合国家及卫生部相关的卫生信息标准和规;4、支持卫生信息的区域共享和交换;5、以院长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有负责信息管理的专职机构;6、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有与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理由:国家各地区医院信息建设水平不一,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以原则性指导意见即可9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1. 患者来源及分布2. 医院年参与区域、市级、省级传染病防控指导任务次数及级别3. 承担市级或全国感染质控中心工作4. 参与感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诊疗指南、标准及专家共识的起草制定。5. 主办国际、国家及省市级学术会议6. 主办期刊杂志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删除理由:全国各地区感染质控中心挂靠要求

12、及具体情况不一。建议核心要素增加:有区域性的沟通、会诊与转诊机制、有领衔的区域性定期学术会议机制理由:上述新增核心要素体现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二医疗机构运行指标标准要素工作负荷(1) 年门诊人次20万人次(2) 年急诊人次;年留观人次(3) 年出院人次1万人次(4) 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5) 年住院手术人次(6) 年完成公共卫生任务收容或隔离传染病病人次工作效率(1)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8天(等级评审19天)(2) 床位使用率93(%)(3) 床位周转次数(4) 传染病收容或隔离天数建议核心要素第2条为:床位使用率80(%)理由:床位使用率93(%)与前面有冲突,建议统一为床位使用率8

13、0(%)社会评价(1) 每门诊人次费用(元)(2) 每住院人次费用(元)资产运营(1)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 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3) 资产负债率(4) 固定资产总值(5) 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建议核心要素第2条删除理由:核心要素第2条并非等级评审资产运营评估核心指标手术类别开展的手术类别能够满足传染病人的需求,3级以上手术占10-20%以上。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医师权限管理理由:目前国家无统一手术分级目录,标准不一三、医疗机构的功能与任务标准要素承担本辖区急、危、重、难传染病综合诊疗服务(1)承担本区域(省、市、自治区)传染病综合诊疗

14、服务(2)急诊科独立设置,可提供24小时急诊医疗服务。(3)承担本辖区突发传染病及传染病流行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4)能承担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外医疗指导任务。(5)承担区域传染病专业培训传染病报告管理(1)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并有专职部门管理(2)甲类传染病零漏报(3)乙类传染病报告漏报率1%(4)完成规定的专病专报任务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调整为:乙类传染病报告漏报率=0理由:必须符合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感染性疾病管理医疗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完成日常监测,布局合理,运转正常。门诊要进行区域划分,急诊要将发热、肠道及呼吸道进行独立设置,病房要根据其传染病特性进行相对独立设置。公共卫生任务(1) 开设慢病(肝病、艾滋病)门诊(2)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公共卫生任务健康教育与促进(1) 对所在社区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工作(2) 使所在社区居民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有提高。应急管理(1)承担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收治隔离任务(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