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

上传人:Wholive****ourhea... 文档编号:13357538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二篇【篇一】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培养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以及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世界史相关内容在全书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如何完成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世界史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已经成为许多中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学的古希腊史教学作为中学世界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代希腊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就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分段上属于世界古代史。在过去的“高中历史教

2、学大纲”中并没有世界古代史的要求。因为教材“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随着社会形势与教育体制的变化、学术文化及教育研究的进展而历史地变化的”。因此,古代希腊历史的教学就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新的难点。“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课标要求的核心内容就是雅典民主政治。目前的高中教材为“一标多本”,即一个课程标准,多种教材。然而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古代希腊历史均为高中历史必修I世界史部分的开篇内容。以笔者使用的人民版教材为例

3、,该教材将古代希腊历史放在必修I的专题六,与古代罗马历史放在同一专题中。该册书的前五个专题均为中国史的内容,因此专题六为世界史的开篇。相对于其它部分的世界史,世界古代史对于学生而言显得格外陌生。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世界古代史非常陌生,古希腊古罗马在他们的思维中基本是个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古代希腊历史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地位却非常高。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滥觞,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持续了大约650年。地理位置在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一些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古代希腊诸城邦,特别是雅典,经济发

4、展、社会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将古希腊历史分成了两课。第1课是“古代希腊”,课文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蔚蓝色的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第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第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公民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第2课是“卓尔不群的雅典”,课文也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第二,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5、第三,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历史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信息的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如果没有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要求学习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塑造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信息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和任务。笔者认为,仅从课本所要求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高中教学,特别是高中对古代希腊历史的要求,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古希腊城邦百业兴隆,又是当时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运输的中转站。古希腊城邦在海外贸易地刺激下,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商业冒险精神容易形成。许多奴隶制城邦由原先的氏族部落直接转化而来。因此,保存了较多的氏族制民主。

6、城邦内不同社会阶层构成“公民”,公民是古希腊的社会基础。这些民主因素在工商业发达的城邦(如雅典),经过多次政治改革,终于形成了民主政治体制,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到了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度发展到发了巅峰。雅典的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术思想与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这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科学和哲学的进步。古希腊独有的文化精神陶冶了他们的民族气质,古希腊的文化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他们坚称人是宇宙最出色的创造物。在

7、英雄赞歌为主要内容的希腊神话和史诗中,无不洋溢着生命激情,展示人的自由意志。他们注重自由,甚至把对“自由的幻想的欢欣当作宗教”。这种文化特质,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世界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精神激励西方人在奋斗、探索和求实中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生存质量。其中对个性的张扬、原欲的宣泄,对世俗生活的肯定、个体生命价值与独立自由精神的确认与追求,以及人与命运抗争的毅力与勇气,都呈现出一种深沉的人本文化精神。另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但不是所有雅典人都有资格享受民主,也并非是所有官职都向全体雅典人开放,它仍是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民主。雅典民主并

8、非完美无缺,尽管它调动了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使雅典政治、经济、文化都臻于极盛。但它的抽签制度忽视了公民素质上的良莠不齐,容易被政客利用,成为导致雅典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篇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将教师的功能说成为传授知识、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等。从现在看来,韩愈的师道观念并不能完全包含教师的作用,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节奏加快,要求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也由原来的权威者变为促进者,教师的教书育人不仅包括传授知识,也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教师完全尊重和接受学生,坦率待人,理解地倾听,设法使自己与学生计划为一体,努力创造一种自由、畅流、开诚布

9、公、无拘无束的氛围。”1因为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机智为学生潜能的激发提供可能性,如教育家涂尔干才认为的教育活动有着广阔的天地。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的目的。视野的本意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一般用于学术就是指思想与知识的领域。历史视野在这里指的是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内在的关系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历史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不能拘泥与教材,应充分理解教材所存在的优缺点,虽然教材将重要的内容列出,但以章节体作为编写体例,其缺点就是在有限的篇幅里,条条框框比较

10、多,好似硬抽出来的一条条干瘪的规律,不能展现原本丰富鲜活的历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以教材为本,不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知识掌握的过死,历史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过于肤浅。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克服由于教材与教法的滞后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窄、死、浅的局面。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托,但要超越教材,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在这里我现就本人在高中的历史教学实践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例来说明我的一些教学心得。一、以材料为依托适当地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教科书毕竟篇幅有限,只能罗列一些重要的事件

11、与历史知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仅是按本学科,学生的知识面会过窄,于是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其对教材深度的挖掘就要靠老师进行补充了。相关的历史知识浩瀚繁琐,教师要有的放矢,对所用的材料进行筛选。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解中,我补充了一部分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例如我讲解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时,学生会疑惑这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会是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并且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的旧道德,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而这又直接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所提出的“尊孔复古”的口号相违背,明显的与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反,北洋政

12、府如何能容忍。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按本选科,学生的这些疑问就无法解答。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一是蔡元培成功的改造了北大,在北大实行的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由原来的“官僚收养所”成为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国立大学;另外,蔡元培是留学德国的留学生,他借鉴了德国的办学方针,在北大实行“教授治校”的原则,主张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我考虑到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思考问题与解读材料的能力,并没有简单的介绍。而是展示了两段材料。材料一 :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

13、若相反而实相成”2“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引起无知识人盲从信仰,这完全是用外力侵入个人的精神界,可算是侵犯人权。”3材料二:蔡元培说:“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4通过第一段材料的两段话让学生感悟蔡元培主张的思想自由的方针,反对抱残守缺与精神专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让在精神自由的王国里,没有独尊的学说,他在北大实行的治校实践,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思想的活动基地。通过材料二让学生理解这时蔡元培主张教育要独立于政党政府之外,并建立了教授会,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原则。这就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北大的知识分子直接就敢

14、指着北洋政府骂。让学生通过材料去感悟历史,有利于学生从深度与广度上去理解历史,也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再进一步点拨学生去分析这时期中国的政治,将其联系起来去考察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二、历史与现实对话,理性考察过去“历史教学要交给学生的是一套理性考察过去的方法,一种看待世界与人的方式。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增强对个人的自我认识,并对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多一份理解,这才是历史价值所在。”在这课内容的讲解中,虽然是讲解100年前的事情,但是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时,给学生说明当时

15、中国民众的思想愚昧、落后、迷信,学生会感觉这好像是很久远的时代,今天已经是科学时代了,实际上调查中国的民众生活与一些风俗习惯,我们会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我举出大家都熟悉的“气功大师”王林,是已经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的人物。他会空盆变蛇、灵魂出窍、隔空取物.这位“气功大师”被社会的明星如赵薇,成龙等吹捧,并受很多官员的拜访,究竟是确有神功还是“大忽悠”,当焦点访谈揭露他的真面目后,让人深思。雕虫小计就能让中国那么多的人闻风而动。学生通过这个当代现实的例子陷入深思,他们明白科学不能只是每天挂在嘴边,而应是科学之理性精神、科学知识、科学之思维去看待问题,理性的考察现在与过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抨击

16、旧道德时,一定会提到抨击旧道德的勇士鲁迅。我举了高二学生都学过的祝福,我问学生们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学生们都踊跃发言,什么礼教害死的,自己坎坷的经历等。我讲解到祥林嫂最后死去并不是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是她被全社会所抛弃,最后绝望死去。同样是弱者的柳妈也是杀死祥林嫂的帮凶,她的“你放着吧,祥林嫂”,终于压死骆驼的是最后的一根稻草,祥林嫂自杀了。我问学生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有没有柳妈,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我就提醒他们,在中国婚嫁礼仪上一些风俗上,他们不会选没有丈夫的,再嫁的或没有儿子的女人,这说明传统的旧道德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遗毒,我们能说今天的中国国民是健全的国民吗?是充满人性的国民吗?当年的鲁迅,胡适等人抨击国民的病症目的是为让中国的国民有一个健全的灵魂,今天的学生们你们应该做什么。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此时的课堂效果可谓是“无声胜有声”。有关历史教育的功能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它可以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