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7019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开元盛世”【导入新课】【设问1】同学们喜欢唐诗吗?你印象最深的唐朝大诗人有哪些?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一般来说都喜欢唐诗。印象深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设问2】谁能当堂吟诵一首他们的诗歌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纷纷吟诵诗歌。教师叙述:有人说了,现在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背唐诗,可见唐诗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唐诗,杜甫的忆惜。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结合语文的学习,能回答出是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

2、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第3课开元盛世。展示课题。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喜爱的唐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展示杜甫的忆昔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感受开元盛世的繁荣安定。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的进入学习情景,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讲授新课】一、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教师过渡:首先请同学们依据学案,熟悉课本,完成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的内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看课本,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基本上能够自主完成本部分的知识。明确“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填表格,进一步明确盛世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和商

3、业的表现。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开元之治”主要让学生分析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通过指导学生填盛世经济繁荣的表格,认识到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一)开元之治多媒体展示材料: 【提出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讨论后,能够说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教师过渡:唐玄宗继承了他的先辈们的开拓精神,继往开来,使唐朝经济处于鼎盛时期。【提出问题】 唐玄宗皇帝采取了什

4、么措施来稳定自己的政治局面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学生讨论后,踊跃举手讲述:【生1】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生2】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生3】任用贤能;重视吏治。【生4】提倡节俭。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分析,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提出问题】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对比表格,认识到二者善于用人;重视吏治;发展农业;戒奢从简

5、;都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列表对比,前后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对比,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信息,增加生动性,学生的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归纳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教师总结:唐玄宗继承他的曾祖父唐太宗的遗风,励精图治,出现了封建时代的又一盛世局面,如史书上记载“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二)盛世经济的繁荣教师过渡: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不但注意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还很重视发展生产,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唐朝一位农民,请你向同学们描述你一天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当时你都使用什么劳动工具?种什么?吃什么?

6、喝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经过准备后,能够描述出在当时农民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抗天灾能力增强(抗旱、治理蝗灾)。设计意图:模拟情境设计问题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参与其中,克服了讲述农业问题的枯燥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鉴赏能力。学生会很快从表演中寻找答案。多媒体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直犁与曲辕犁有什么不同?曲辕犁进步在什么地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引导学生

7、小组合作讨论后,分析得出结论: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图片,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避免了空洞的说理过程,学生会产生浓厚

8、兴趣,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进而能够解决问题。播放曲辕犁的视频资料设计意图:通过曲辕犁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多媒体展示:材料一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二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纥胜人力。” 【提出问题】筒车的先进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能够得出:筒车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竹筒,把转轮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冲击,自行旋转不已教师讲述原理:农业上的灌溉工具,三国时期发明的叫做“翻车”,就是今天农村里还

9、在使用的“水车”,靠人们用脚来踩动它,是比较吃力的。唐朝发明的叫做“筒车”,它把水流的力量和竹筒的盛水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不再依靠人力了。设计意图: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分别展示出:曲辕犁与直辕犁对比简图、筒车与翻车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这两种农具的先进性,从而突破难点。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梳理知识点:2、手工业、商业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唐朝的一位外交官,有一群前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使团,请你去做导游,你能介绍一下唐都长安吗?带他们去西市和东市购物时,你能介绍唐朝的品牌产品丝绸、瓷器、唐三彩等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分

10、组讨论,最后由每一小组推出一名代表作为唐朝外交官,在全班完成讲述。在教师鼓励下,学生根据书上内容和自己课外的资料,大致会讲述到如下内容:(1)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2)美丽的唐三彩。(3)长安城里有人口百万。(4)东市、西市人口密集,市场繁荣发达。(5)有许多外国人和西域各少数民族在这里进行买卖。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选派代表讲述知识,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一个学生来说,被动地听变成主动地收集材料、整合材料、讲述内容,是他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而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会使学生潜力不断被挖掘。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越窑青瓷与邢窑白瓷,再提供一些唐三彩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通过

11、观察,感受一下唐代陶瓷业的成就;这样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提出问题】唐朝商业的特点有哪些?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1)大都市多,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教师梳理知识点: 【提出问题】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长远发展,谁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得出:劳动人民起着主导作用,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勤劳;美好生活是由他们创造的;我们也应有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学习上克服拦路虎。设计意图:充分

12、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3、评价唐玄宗教师过渡:这些成就的取得,也离不开唐玄宗采取的开明政策,所以唐玄宗在其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期又导致安史之乱,怎样看待唐玄宗?【提出问题】毛泽东曾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觉得有道理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讨论后得出: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人,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把唐朝推向全盛,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这是他的功绩。而唐玄宗统治后期,却重用奸臣,贪图享乐,荒于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国家日趋衰落,这又是他无可争辩的过失。所以,唐玄宗有功有

13、过。但总起来说,唐玄宗应该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设计意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关系到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也关系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唐玄宗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三、拓展延伸 感悟历史【提出问题】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知人善用分不开的。史书上也说:“得人者昌,失贤则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学生活动预期

14、效果:学生讨论后得出: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武则天统治时期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唐玄宗继位后很有作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祟为相,励精图治。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和“开元盛世”的景象。启示: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更要重用人才。教师总结:在这一课中我们主要学习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发挥了聪明才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板书设计】【课堂总结】多媒体投影:知识点框架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以数字的形式让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