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5959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 领导科学 总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1、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2、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3、领导工作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这种领导工作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

2、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4、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上升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炼、提高和升华的产物。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

3、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1、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研究对象。2、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范围:1)领导活动的主体2)领导活动的结构3)领导活动的过程特点: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第三节 学习领导科学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1)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3)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4)是促进干部“四化”、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的需要。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要做到:(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4、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3、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1)要重视学习理论。(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要全力总结我党的领导经验,联系我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联系我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3)要注重比较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一节 领导1、领导: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体,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

5、实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2、领导的属性:(1)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3、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的原因:(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4、领导的特征:(1)领导认识的特征:1)原则性2)超前性3)综合性4)创造性5)系统性(2)领导实践的特征:1)依附性2)目标性3)组织性4)协调性5)超脱性5、领导的基础: 领导基础:指领导活动赖以

6、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影响力:指能够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 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6、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必须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第二节 领导者1、领导者的本质: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 社会主

7、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2、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1)政治责任2)工作责任3)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3、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第三节 被领导者1、被领导者的本质: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2、被领导者的特征:1)服从性2)受动性

8、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3、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4、什么样的被领导者才是“好的被领导者”?(1)要服从领导(2)要支持领导(3)要监督领导。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1、领导职能的地位:(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2、领导的一般职能:(1)引导: 1)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

9、动,目标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 2) 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 3) 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2)指挥: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3)组织: 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和组合方式。 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并具有生机勃勃的应变能力。(4)协调: 1) 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2) 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

10、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5)监督:(6)教育:1)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2)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3、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1)决策: 决策能力包括:1)分析问题的能力2)逻辑思考的能力3)创新能力。 要注意:1)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2)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5)要善于评价。(2)用人: 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领导者用人要注意:1)能级、能质

11、对应。2)优势定位。3)结构优化。(3)思想政治工作: 1) 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 2) 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第二节 领导的原则1、领导的总原则:(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则:2、领导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 1) 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2) 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解决两种关系:1)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2)分层领导原则: 1) 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 2) 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 3) 分层领导应该促进

12、领导工作的有效性。(3)系统整体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 1) 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 2) 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和泛滥的基础。 3) 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5)民主公开原则: 1) 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2) 将有助于领导决策。 3) 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 4)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7)“相结合”原则: 1)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其次,要认真

13、学习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 最后,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有关事件的性质、特点和本质。 3) 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把长远目标划分为若干阶段和步骤,使当前任务成为长远目标的一部分。 其次,要在当前任务中选好重点,并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最后,要根据长远目标,抓好战略对策,保证当前任务的顺利完成。第四章 领导观念第一节 领导观念与科学领导的关系1、领导观念:领导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其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1)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2)不同的领导观念决

14、定人们在领导工作中采取不同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3)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4)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采取不同的评价人和事的尺度。第二节 时代与领导观念的更新1、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1)从国际来说,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旧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2)今天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兴起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 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3)今天的时代,还是激烈竞争的时代。2、传统领导观念必须更新:(1)应该认真对待和清理过去的领导观念。(2)领导观念更新是不能割断历史的,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我们所说的领导观念更新,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那些符合时代需要,有利推进四化建设的正确的、进步的、优良的新观念,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