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5708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7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史》作业答案及复习提纲(5.28).pptx(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 学前教育史 作业1 第一讲至第六讲 一 选择题P211 1904年初 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 张百熙 荣庆合订的 奏定学堂章程 被称为 b 这一学制确定了近代学制系统 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P222 1844年 美国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 传教士爱尔德赛在 d 创办女塾 这是近代外国人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学 也是中国最初出现的女子学堂 A 杭州B 上海C 北京D 宁波P293 清末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 教育家康有为在所撰写的 c 一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主张对儿童实行公育 A 新学伪经考 B 孔子改制考 C 大同书 D 礼运注 P

2、294 b 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 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 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A 蔡元培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陈鹤琴5 新文化运动后 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是实用主义和 c A 实业教育思潮C 儿童中心论 1 B 科学教育思潮D 平民教育思潮 P376 1922年 北洋军阀政府 教育部通过 学制改革系统案 11月颁布 学校系统改革令 又称 d 学制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447 1923年 著名教育家 D 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南京鼓楼幼稚园 A 张雪门B 陶行知C 熊希龄D 陈鹤琴P708 c 是在学前教育

3、上最早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学者 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和改革者 创办了多层次的幼儿师范教育 A 张宗麟B 陶行知C 陈鹤琴D 张雪门二 填空题P221 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设蒙养院作为学前教育的专门机构 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是1903年在武昌创立的幼稚园 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日本式的 一种是宗教式的 P214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 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系统 规定初等小学校之下设蒙养园 P65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 艺友制 来培养幼儿师资 以普及幼儿教育 P656 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与张雪门并称 南陈北张 P79

4、7 张宗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第一位幼稚园男教师 三 简答题P101 简述孙思邈的 外象内感 学说 外象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 内感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 P42 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特点有哪些 1 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简单而多样 2 书山有路4 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 观察模仿P63 中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有哪些 目的 1 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2 齐家治国的基础3 光耀门楣 内容 1 生活常规教育2 初步的道德教育 早期的知识教育3 身体保健教育 P134 简述贾谊论早期教育的思想 1 早教论进左右重儒术P185

5、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1 顺导性情 鼓舞兴趣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因材施教 各成奇才全面诱导 不执一偏P256 简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所进行的学前教育活动 1 创办幼稚园培植师资 兴办幼稚师范任教于中国幼稚园 翻译教材 出版幼儿读物兴办各种 慈幼机构 收回教育权的斗争P287 简述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 1 生平与教育活动康有为 1858 1927 广东南海人 清末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 社会改革家 教育家和学者 论儿童公养公育论儿童的 公养 公育 是康有为的理想教育制度 这个思想的提出 是建立在他的政治理想思想基础之上 体现在 大同书 中 他设想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儿童从胎教到20岁全部教育由公

6、立政府负责 全社会的人都有权利接受这一完整的教育 其中人本院 育婴院 怀幼院是六岁以前的儿童受教育的机构 属学龄前教育 为 公养 阶段 6岁以后儿童入小学院 至大学毕业20岁为 公教 阶段 接受系统的学龄期教育 论胎教康有为首先论述的重要性 指出 生人之本 皆在胚胎 人道之始 万化之原也 必须 教之于未成形质之前 才能 正生人之本 厚人道貌岸然之原 从而使人能成为 至善 之人 因此 胎教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人一生教育的成效 他说 胎教既误 施教无从 同时 3 书山有路康有为不但将胎教视为教育最基本的一环 还肯定了胎教是 人种改良之计 4 论婴幼儿教养 一 环境的选择康有为很重视育婴院环境的选择

7、他很看重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 二 教育宗旨康有为认为婴幼儿教育宗旨应该是 为主 体现了德 智 体全面教育的要求 三 管理制度康有为主张育婴院 慈幼院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如为了儿童健康 院中要有大小医生 育婴院中还要有看护 女保 女保代替母亲为众母 抚育非亲生之子 劳苦功高 无私奉献 育婴院可设 管院事 者 也由医生充任 负责管理院中事务和教养工作 似今天的幼儿园长 P54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哪些形式 一 寄宿制的托幼机构二 日间托儿所三 母亲变工托儿所四 化整为零型的托儿所五 小学附设幼稚班P579 简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婴幼儿教育的主

8、要原则和教学方法 主要原则 1 一切为革命 一切为儿童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 适当运用批评的原则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三化 教学法单元教学法P6410 简述陶行知的论 创造的儿童教育 思想 1 活跃被禁锢的头脑 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解开被束缚的双手 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 鼓励孩子多动口 让他们享受更多的话语权 让孩子走出教室 给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 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 让他们快乐游戏中成长P7811 简述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1 科学的儿童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功能应渗透到儿童体 智 德 美 劳等各个环节四 论述题

9、P371 分析评价1932年我国颁布的 幼稚园课程标准 背景 随着陶行知与陈鹤琴提出的 注重幼稚教育案 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 幼稚园课程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书山有路 标准 分总目标 教育方法要点 课程范围三部分 幼稚教育总目标分为 1 增进幼稚儿童的身心健康2 利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幸福与快乐3 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4 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 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音乐 故事和儿歌 游戏 社会和常识 工作 静息 餐点 每门课程都规定了授课目标 内容大要和所要到达的最低限度 教育方法要点注重儿童社会化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提出量力而行 因教施

10、才 并采取奖励机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使儿童能够健康 快乐地成长 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P752 论述陈鹤琴的 活教育 理论体系 关于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目标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 代表了培养人的三个层面 各有所指 是对人的素质从一般到具体提出的渐进性要求 强调了教育培养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后来 他又把做现代中国人改为做世界人 这一目的论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做人的内涵 做一个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新人 体现了陈鹤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关于活教育的课程论 主要的课程思想包括 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 课程 结构以五

11、指活动为基本成分 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 游戏式和小团体式教学 强调了课程的目标性 生活性 自然性 社会性 综合性 灵活性 突出了活教育的本质 关于 活教育 的方法论 陈鹤琴把直接经验当作人进步的最大动力 他认为 做 是儿童学习的基础 幼儿园里的一切活动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 应当让他自己做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儿童自己去做 去思想 去发现 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 教师的责任是启发 引导 供给 评价 活教育的方法论强调实践教育 体现了主动学习 发现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的过程 具有创新性 4 关于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陈鹤琴根据心理学具体化 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

12、教学原则 可以概括为性 做 原则 儿童主体性原则 教学法多样化原则 利用活教材原则 积极鼓励原则 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体现了科学性 灵活性 活动性 主体性 民主性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价P33 分析中国古代学前文化知识教育的利与弊 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的宗教教育原始的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利 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在原始社会自然产生 由最初的原始家庭 经历了母系家庭 双系家庭 父系家庭到一夫一妻制家庭等几个阶段 在这种家庭的发展阶段下 抚养孩子是公社的责任 对儿童实行

13、的是公养公育 弊 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机构 教儿宜早 按中国古代传统愈早愈好 要本着 早喻教 的原则 2 教子义方 也叫 教子以正 父母从道义上 从做一个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 为子女指出道路 3 信而勿诳 父母教育子女 要以身作则 以身率先 培养孩子什么品德 自己首先要具备什么品德 4 潜移默化 强调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5 量资循序 对儿童教育不能求之过急 要根据儿童的才能 逐步将教育加深加宽 另一个含义是要顺应儿童才能的发展 及时地给以教育 不要失掉儿童才能发展的可能性 6 有教有爱 家长对孩子 要既要慈爱又要严厉 爱与教相结合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不溺爱孩子的同时 还要不偏爱子女

14、 7 儿童教育的方法有 游戏 讲故事 4 5 书山有路弊 1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下 因为封建礼教影响 很多儿童故事都以孝悌忠信等封建道德为内容 2 体罚是侮辱儿童人格 压制儿童个性发展 违背自然原则的封建专制主义方法 是不可取的 利 儿童家庭教育是齐家治国的基础 我国古代家庭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如何 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2 获取功名 光耀门楣 3 立志做人 修养品德 中国封建社会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 道德至上 是古代传统教育特点 传道 儒家教育传统P154 评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是以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的教育目标为依据的 为此 他提出对子弟的

15、家庭教育要 德艺同厚 一方面 重视对子弟道德理想 道德情操的教育 要以儒家的 五经 规范他们的言行 另一方面 重视 学艺 即熟悉士大夫职司 交往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杂艺 包括诗赋 文章 书法 算术 绘画 卜筮 医方 琴瑟 投壶 游戏等 关于德行与学艺二者的关系 颜之推认为二者互为联系 德行是根本 艺教也不是可有可无 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并为道德教育服务 固须早教威严有慈均爱勿偏应世经务重视风化陶染P164 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并分析这种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有何借鉴意义 1 注重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朱熹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并且对人的心理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又吸取了前人的

16、经验 他把人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即 小学 和 大学 这是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阶段 小学阶段的教育 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大学教育又是小学教育的深化 在两个教育阶段中 朱熹特别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 他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 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就似大好了圣贤之才的坯模 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 就可以成为圣贤 他还进一步指出 若儿童时期大好了基础 大学就卜费力 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 再补救 就十分困难了 他再三强调15岁以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史 作业2 第七讲至第八讲 一 选择题P83 c 1 年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学制 A 1949B 1950C 1951D 1952P98 a 2 2003年 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6 书山有路提出新世纪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 形成以为骨干和示范 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 公办与民办 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A 公办幼儿园B 民办幼儿园C 正规幼儿园D 非正规幼儿园P100 d 3 21世纪初 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