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5156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医学科评分标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急诊医学科(试行)一、本标准分四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专科规模及设置”占195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5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555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二、申报急诊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二级及以上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所在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3.所在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并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指评估时前三年的数据。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

2、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五、学科带头人是指急诊专业工作5年的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医疗、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学科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研究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八、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九、本标准中,所涉及提供病历部分,申报医院以相应文件夹形式,存入U盘

3、中,随申报材料一起上报。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评分标准备注一专科规模及设置195 1发展环境(20)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10评估前3年,专科建设、管理、组织结构完善合理、执行好得10分;每缺一项扣2.5分。基础数据占50%,达到的目标占20%,建设过程占30%。10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10评估前3年,政策、措施齐全,得10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5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者不落实,不得分。102规模及设置(140)急诊科的规模与面积相适宜15急诊科的面积应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独立诊室(内、外、妇产、眼、耳鼻喉、口腔)得15分 。15有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独立诊室(内、外、妇产、眼、耳鼻

4、喉、口腔)、观察室、抢救室、手术室、监护室,设施、设备能满足各功能区的需求。60各功能区相对独立。抢救室有与抢救床位数(3张)相适应的简易呼吸器(简易呼吸器:床位数1:2)、监护仪(监护仪/固定抢救床位1:2)、除颤器、心电图机、洗胃机、床旁摄片机、气管插管器械、床旁快速检测POCT(血气、电解质、心梗三项、BNP/NTProBNP等),总分20分;急诊监护室拥有5张监护床,有与监护床位数相适应的简易呼吸器、监护仪、除颤器、心电图机、气管插管器械、抢救车、血流动力学监护设备,总分20分;急诊诊区和观察室均有床位(25张)、除颤仪、抢救车、心电图机、气管插管器械、简易呼吸器、吸氧及负压吸引器,总

5、分20分。全达标得满分;不达标,酌情扣分。552规模及设置(140)有独立的挂号室、药房、收费部门及供急诊科专用的辅助检查部门(放射、检验、B超、CT)等,并能满足20急诊科完全独立使用,急诊科专门的辅助检查部门完全专用且24小时开放。20有分诊功能及设备10有分诊区域得3分;有分诊标准得3分;分诊流程合理得2分;有必备的分诊设备得2分(体温计、血压计、血氧饱和度仪、血糖仪等)。10有独立的备用诊室且设备齐全(满足精神病或传染病的就诊需要)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设备10有独立备用诊室且设备齐全得10分,没有不得分。10诊疗区与支持区(检验、放射、药房、收费)布局合理,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治疗

6、半径10有专供急诊使用的支持区,诊疗区与支持区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治疗半径,得10分;没有急诊专门使用的支持区,扣5分,诊区与支持区50米,布局有缺陷扣5分。10急诊科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口通道,并应有醒目的路标及标识10有普通患者与危重患者分流通道的得5分,有急救车专用通道及专用停靠处得3分,路标及标识醒目得2分。10急诊科应设有急诊通讯装置,并能完全符合急诊工作需要(有线或无线通讯设备5完全符合、覆盖全面齐全得5分,部分覆盖得3分。53支撑条件(20)相关科室能够满足急诊专科发展需要10医院各科齐全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5分,设施设备满足需要得5分。10相关科室

7、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宜性10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104科室管理(15)科室有详细的发展规划、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5有科室规划及具体实施计划得2分;计划现实合理得1分;有落实的措施得2分。5遵守诊疗技术操作规范5有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培训记录得5分;有操作规范、没有培训记录得2分;均没有,不得分。5科室有质量管理方案和风险防范预案,并组织落实5有质量安全保障方案和质量会议记录的得5分,仅有质量安全保障方案得3分,仅有质量会议记录得2分。5二医疗技术队伍150 5急诊技术团队配制(40)医生的配备要满足急诊工作和发展需要,急诊科固

8、定医师人数占急科室所需要医师的80%以上20评估前3年,急诊科固定医师80%得17分; 60%-79%得10分, 60%得5分。年龄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持续发展需要,不得分。5学历结构5学历结构合理,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本科学历80%(2.5分),硕士及以上学历10%各得2.5分。学历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持续发展需要,不得分。5职称结构5符合高级10%,主治医师20%的要求得5分;一项不符合得3分;两项不符合不得分。 57护士队伍(20)急诊科护士长是从事急诊专业五年以上、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任职10符合两项条件得10分;符合1项条件得5分。1055学历结构,急诊科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50%

9、以上5符合条件得5分,不符合条件得2分。职称结构,护师以上人员占总人数60%以上 5符合条件得5分,不符合条件得2分。8学科带头人(45)学术地位15急诊工作5年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5年7分;省级学术团体任主任委员得4分,副主任委员得3分,任委员得2分;中华期刊任职得2分。(以证书为准)98学科带头人(45)临床能力20能够掌握代表省级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5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5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得5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得5分。20 教学科研水平10评估3年内,指导毕业大学生6名得3分,每少一名减1.5分;评估

10、前3年,主持在研国家级课题1项得3分;评估前3年,SCI收录与急诊相关论著通讯作者1篇得1分,可累计加分封顶3分;评估前3年,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得1分。39学术骨干(20)数量5有明确的学术骨干,从事急诊专业5年且副高职称2人得5分,能够满足急诊(但人数2)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得3分。5学术地位4任包括中华级杂志期刊编委、通信编委及全国青年委员:每项每人职务得2分,(以证书为准)封顶4分不符合需要不得分。0临床能力6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省级先进水平的技术得1分;具有对疑难病种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1分;评估前3年,有全国年会大会发言得1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开

11、展省级新技术新业务1项者得1分;两项2分;评估前3年,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1分。取所有学科骨干的平均分。49学术骨干(20)教学科研水平5指导大学生毕业1名得1分;评估前3年,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得1分;评估前3年,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得1分;评估前3年,SCI收录论著1篇得2分,无者不得分。取所有学科骨干的平均分。410人才培养(10)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6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2分。6人才进修学习情况4评估3年内,到省级(含省外)专业进修6个月超过4人次得2分,少1人次扣0.5分;到国外专业进修(3个月)超过2人次得2分。4三医

12、疗服务能力与水平555 495.511整体实力救治水平(120)平均年急诊人数15评估前3年,急诊年均人次每年2万人次得8分,每增加1万累加1分。低于2万人次不得分,直至封顶分。15平均年抢救人次15评估前3年,每年急诊人数5%为抢救病人次得8分,每增加1%加1分,直至封顶分,每降低1%减2分。15抢救成功率15评估前3年,抢救成功率92% ,得15分;85%,得10分,60%得30分,每下降5%扣3分,低于30%不得分。2412急诊诊治及急救技术应用能力(200)能否全面开展成人急症的诊治工作40能够全面开展成人诊治的专业(内:神经、心脏、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风湿免疫、急性中毒,外:神

13、外、心胸外、腹部外科、泌尿外、骨、血管外、及妇产、五官科、皮肤),齐全得40分,缺1项专业扣2分。40疑难病种诊治能力(明确由急诊收住各科病例)40提供5份疑难病种病例,反映本科最高诊疗水平的疑难病种病历。根据疑难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每1份病例6分,酌情打分。提供5份疑难病种病例,未提供不得分。40危重病诊治能力40提供5份危重病病例,反映本科最高诊疗水平的危重病种病历,根据危重病种总体情况以及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每1份病例6分,酌情打分。提供5份危重病病例,未提供不得分。40基本急救技术应用40评估前3年,平均每年动脉、深静脉穿刺置管术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