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79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镇江市吕叔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2.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该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3.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

2、入微地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这一观点是( )A.天人感应 B.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4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痕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A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C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5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以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

3、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 )A先秦 B秦汉 C隋唐 D明清6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7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中能反映推动中国近代化诉求的有(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

4、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粱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 B C D8.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9.“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推

5、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A. B. C. D.10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为“免于第二次之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创立民国 B平均地权 C民族平等 D国共合作111924年5月1日,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亲到大会演讲。他指出:工人“要废除中外不平等的条约,便可以做全国人的指导,作国民的先锋。”对这一情景的正确解读是( )A这说明孙中山已接纳中共纲领 B它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产物C工人阶级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D新三民主义为

6、其奠定思想基础12图是文革时期东方红厂出品的苏绣丝像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中工作,这一时期毛泽东所写的作品( )A用大革命的材料说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B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C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D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3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他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D科

7、教兴国伟大战略1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表。决定总结了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在决定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有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后我国( ) A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5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确定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在(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8、设新时期16.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成就A. B. C. D. 1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105年,“蔡侯纸”发明造纸术在中国出现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航空事业起步C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2003年,“神州5号”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AA BB CC DD18.一

9、位西方思想家否认神的属性是不朽的,在他看来,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这一认识反映了这位西方思想家()A觉醒自我价值B强调绝对权威C批判宗教迷信D尊崇理性主义19.世界文明史指出,“从本质上讲,它是建立在穷人背上的一种贵族文化是一种异教的反叛,腐蚀了宗教理论的道德尺码,放纵人类的本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工商业的财富。”这种文化的发展反映了()A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觉醒B人文主义成为战斗武器C基督教神学被彻底颠覆D非宗教的理性时代来临20.研读欣赏右侧马丁路德肖像画。该画创作于1521年,与画家先前的画作相比,画中路德的姿态从正

10、面变成了侧面,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戴起了一顶博士帽。该肖像画可以佐证()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宗教改革揭开序幕C浪漫主义美术出现 D路德思想走向民众21.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22.“能量子钻进物体的表面层把它的全部能量给予了单个电子一个在物体内部具有动能的电子当它到达物体表面时已经失去了它的一部分能量。”上述“理论”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 )A.

11、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C. 使人类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D. 打破绝对时空观 23.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24.“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

12、、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25.1911年,意大利诗人里乔托卡努杜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第七艺术。”“第七艺术”诞生于()A伦敦B好莱坞C巴黎D柏林二.材料分析题:(5小题,共50分)2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宋儒把儒学发展成为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已走向极端,背离了“天人合一”的古训。于是一些明儒高扬人欲,并认为人欲即是天理,这是当时工商业发达,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反映,是社

13、会进步的表现。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李贽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顶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语孟”,“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摘编自孙开泰李贽的反道学思想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他所谓的“天下之法”,也就是使天下之人都能”自私”、“自利”,或都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之法。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请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