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904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家当使用,造成了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潮汐等环境问题B绿色化学是指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C北京等城市雾霾天气是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导致的结果D氯氟烃(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剂)是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的祸首解析:A、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白色污染是不合理的利用资源造成的,但潮汐属于自然现象,故错误;B、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地把反应物转化为环保、健康、安全的产品,并不是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化学新工艺,故错误;C、雾霾天气是环境污染造成

2、的,与水蒸气无关,故错误;D、氯氟烃破坏臭氧层,故正确故选D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BCD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了,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

3、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故选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要用到量筒,药品的状态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B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硫酸属于混合物D实验室制取CO2需要用酒精灯、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集气瓶等仪器,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解析: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要用到量筒,药品的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B、不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应该用火柴引燃,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硫酸属

4、于混合物,正确D、实验室制取CO2不需要用酒精灯,错误故选C4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反式脂肪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B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D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解析:A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162)=108:17:16;B反式脂肪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5、g”,而是“1”,通常省略;D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在空气完全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D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10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从浓度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浓度仍为25%C20时,50克水中溶解了18克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D将95克KCl溶液蒸干得到5克固体,则原溶液中KCl的浓度为5%解析:A、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饱和Ca(OH)2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为降

6、温,而不是升温故A说法错误;B、因为H2SO4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从浓度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的10mL H2SO4溶液浓度仍为25%故B说法正确;C、20时,50克水中溶解了18克NaCl,此时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不一定为36克故C说法错误;D、将95克KCl溶液蒸干得到5克固体,则原溶液中KCl的浓度为:100%5.26%故D说法错误;故选B6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3294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52未知数

7、6下列所发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丙一定是化合物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5g3g=2g,是生成物;乙质量应该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丙的未知数为(3g+2g+9g+4g)(5g+2g+6g)=5g,质量减少9g5g=4g,为反应物;丁质量增加了6g4g=2g,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丙等于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所以推断,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g:4g=1:2,

8、故错误;B、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错误;C、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故丙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D、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所以是分解反应,故错误故选C7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表示将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表示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表示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解析:A、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小,在坐标中的斜线缓,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

9、量,故正确;B、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氧气,需要一定到温度,不能从一加热就产生气体,故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加快反应的速度,故错误D、加水稀释碱的溶液,其pH将会不断减小,但是不会小于或等于7,故错误故选A8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换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Cu CuO Cu(OH)2CuSO4 BCaCO3 CaOCa(OH)2CaCl2 C Na2CO3 NaOH Na2ONaCl D CO CO2 CaCO3CAABBCCDD解析:ACuO 不能一步反应生成Cu(OH)2,故A错误;BCaCO3

10、高温加热分解生成CO2和CaO,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HCl反应生成CaCl2,CaCl2与CO2反应生成CaCO3,故B正确;CNaOH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a2O,故C错误;DCaCO3不能一步反应生成C,故D错误故答案应选B二、填空简答题(共4小题,满分20分)9有机合成材料是以_、煤、水、空气等位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_、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解析:有机合成材料是以石油、煤、水、空气等位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故答案为:石油;塑料10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1)用化学符

11、号和有关数字表示: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3个铵根离子_(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2Cu_S2_(3)某些含氟牙膏中含有一种化学式为Na2FPO3的物质,已知其中的F元素为1价,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解析:(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4P2O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3NH3+(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

12、数,故2Cu中的2表示铜原子的个数为2个;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3)已知在化合物中,钠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又已知F元素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1)+x+(2)3=0,解得x=+5;故答案为:(1)4P2O5;3NH3+;(2)铜原子的个数为2个;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3)+511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都是与水相关,请根据A、B、C、D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A实验中,铁钉锈蚀说明生锈是铁与_作用的结果(2)图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收

13、集到的气体是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3)图C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时_,若用pH试纸检测实验结果后集气瓶中水的pH应_7(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4)40时,将50克KNO3充分溶于10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_克,若将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解析:(1)铁与水和氧气接触容易生锈,观察图示可知,铁钉锈蚀说明生锈是铁与水作用的结果;(2)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使水溶液呈酸性;(4

14、)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所以40时,将50克KNO3充分溶于10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100+50=150克;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若将溶液降温到20,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4%故答案为:(1)水;(2)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3)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小于;(4)150;24%1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支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1)X是_或_(填化学式)(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3)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