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219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 溶液的形成教材分析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

2、的精神。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教法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联系实际知识升华联系实际激起兴趣。教具烧杯、试管架、试管、玻璃棒、滴管、药匙;五种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食盐、蔗糖、碘、高锰酸钾、汽油、水、乙醇、植物油、洗涤剂、板书设计第九单元 溶 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2. 溶液的特征3. 溶液的组成4. 溶液的用途二、乳浊液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运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始终贯

3、穿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同时,还了解了乳浊液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学生练习用时过多,导致课堂草草收场。教学过程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展示五种液体:红色(品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设问看到这五种液体,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如:1想知道这它们各自的味道。2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3想到它们可能是不同颜料与水混合而成的。4它们颜色各不相同,可能是

4、混合物.引入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探究化学奥秘的愿望很强。同学们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它同这五种液体一样,都属于溶液,学完了本节课后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板书第九单元 溶 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引导同学们桌子上都摆有食盐、蔗糖及别的用品,下面就按“活动与探究一”的内容进行实验。投影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试验用品:食盐、蔗糖、水、烧杯、玻璃棒、药匙步骤食盐加入水中蔗糖加入水中现象结论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出异议。现象蔗糖、食盐都消失在了水中。结论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提问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学

5、生讨论、总结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引导提问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拿出开课时的五种液体,让学生观察):1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讨论、总结,并互相交流板书一、溶液投影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回答溶解其他物质的作用。投影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交流结果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教师指出开课的五种液体中:红色的是品红溶液,蓝色的是硫酸铜的水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的水溶液

6、,紫色的是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无色的是氯化钾的水溶液。设问你还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学生发言1糖水中溶质是糖,溶剂是水。2白酒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教师指出除了水可以作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例: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过渡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洗很难洗去,怎么办呢?学生1、可以用肥皂水洗。2用洗衣粉洗。(教师给予鼓励)引导完成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二”之后,你就会明白洗去的道理。投影活动与探究二:实验用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药匙、试管、胶头滴管步骤:溶剂溶质现象结论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请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

7、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出异议。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这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投影2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解决问题衣服上的油滴用什么洗去?为什么?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过渡前面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下面进行“活动与探究三”。投影活动与探究三:乙醇溶于水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结论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

8、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教师指出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投影液液互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通常:水是溶剂讲解并板书3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设问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回答汽水。引导提问我们了解了溶液、溶质,溶剂及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你能否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谈谈溶液的用途。学生1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2医疗上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同样提供植物所需养料。引导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那把油放入水中会不会形成溶液呢?下面我

9、们看“活动探究四”。投影活动探究四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学生活动(做上述实验的第一部分)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分层。在振荡过程中有一些小油滴分散在水中,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引导提问这样的液体稳定吗?回答不稳定。引导我们把这样的液体叫乳浊液,那什么是乳浊液?学生讨论、总结教师总结并板书4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引导现在进行“活动与探究四”的第二部分,看实验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交流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起来,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倒掉液体

10、后试管较于净。设问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动画模拟讲解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中有亲水基(喜欢与水在一起的一端)和亲油基(喜欢与油在一起),当它接触油脂时,亲油基就会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这些小油滴不会聚集起来,又能随水流走。化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设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学生1用洗衣粉洗衣服。2用洗发水洗头。3洗餐具时加入洗洁精效果较好。思考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讨论、总结前者是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后者是乳化现象。鼓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教师小结并板书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知道了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若溶液中有水,一般水是溶剂。我们还学习了乳浊液与乳化现象。作业习题2、3家庭小实验清洗餐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