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

上传人:乡**** 文档编号:13349004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60页最全版本)(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灭火应急救援作战行动的基本要求按照这次培训班的安排,下面我结合二十多年的灭火救援工作经历和部队灭火救援与战备管理工作实践,就灭火救援作战行动主要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一些个人建议,供大家借鉴,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一、警情受理(一)受理方式1、按照城市接警区域划分方式的不同,警情受理通常分为集中接警、分散接警和集中与分散接警相结合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地级城市通常采用集中接警模式,县级城市采用分散接警模式,一个城市采用集中与分散接警模式的不多。2、XX年以来,总队在全省推行了“三台合一”接处警工作模式,就是将110报警服务台、119报警台和122报警台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报警服务台,简称为“三台合

2、一”。可以分为统一接警、同席分类处警,统一接警、异席分类处警和统一接警、异地分类处警三种模式,目前我省大多采用统一接警,异地分类处警模式,即由110报警服务台统一接警,如是火警,消防指挥中心或通信室值班人员立即接警、处置,同时110监听。(二)警情来源1、使用公共市话、移动电话向“119”或“110”报警;2、上级指挥中心通过接警调度系统直接下达的警情(包括责任区警情和增援警情);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无线专线报警;4、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设置有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通过有、无线自动报警专线向指挥中心报警;5、互联网报警中心网站、手机短信(失聪或语言障碍者)报警;6、图像监控(

3、城市制高点)、人工瞭望报警;7、来人报警或直接发现火情;8、其他报警(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少数地区和特殊情况下,采用敲锣、击鼓、撞钟、鸣笛、燃放烟火等方式报警)。(三)警情受理的基本要求1、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接处警系统要能同时受理不少于2起报警,且从接警到消防站接到出动命令的时间不应超过45秒。2、定时与电信部门核查通信线路,做好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接警人员要坚守岗位,有警必接,态度热情,语言规范。4、警情受理要做到“地点清、情况明”:(1)地点清:主要问清包括行政区域名称,路名、门牌号码,单位名称或参照物,经纬度坐标等信息。(2)情况明:尽可能多的问清灾害事故的类型、建筑情

4、况、燃烧物质、燃烧面积、泄漏爆炸情况、毗邻情况、灾害蔓延情况、人员被困和疏散情况、道路交通情况等与灭火应急救援有关的信息。5、接警过程要体现“稳、准、快”。“稳”就是要沉着冷静地按程序受理报警;“准”就是要听准和问清报警的关键性内容,不出差错;“快”就是要为调度力量争取时间,迅速完成接警过程。6、对超出报警受理范围的其他报警,应向报警人说明情况,并告知相关部门报警电话。当遇到特殊情况,报警人无法向相关部门报警时,接警人员可以代其转报,并作好记录。7、来人报警时要将报警人带入通信室,稳定报警人情绪,按接警要求问清相关情况,记下报警人姓名。如报警人情绪不稳定,讲不清情况时,应带报警人随车出动引路,

5、但必须保证报警人安全。8、在外出训练或参加其他勤务活动时发现灾情时,要立即赶赴现场,并向指挥中心或通信室报告,请求增援。9、接到跨区域增援报警,一般应先出动再报告。二、力量调派(一)调派依据1、报警人第一时间提供的情况;2、报警人所处的位置(如非本单位报警,说明已从远处发现火光,证明火已烧大);3、报警的时间段(如23:0005:00);4、119报警电话的数量和持续时间;5、查阅灭火作战计划(如重点单位应予以重视); 6、瞭望台监情报告和高位探测器监情;7、气象情况(尤其是大风干燥天气等);8、火灾地点位置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度(如繁华地段、闹市中心等应予以重视);9、续问119报警电话; 10

6、、主管中队指挥员途中情况报告(这是来自第一线的情况,是续派增援车的重要依据)。指挥中心调度员就是根据上述十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判断,决定第一出动的出车数量和车型,并适时增派增援车辆,其中主管中队指挥员在途中观察判断后的情况报告,是定下增援力量决心的极其重要依据。(二)调派原则1、就近调度原则。应按照属地管理权限,调派最近的微型消防站、乡镇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以及辖区主管消防队等灭火救援力量到场处置。2、等级调度原则。按照部颁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GA/T1340-2016,2016年12月1日实施),火警从低到高分为一至五级,应急救援从低到高分为一至四级。火警和应急救援升级条件为:(1)重大节日、重

7、要政治活动时期或发生在政治敏感区域、重要地区的火警和应急救援;(2)风力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冰冻严寒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发生的火警;(3)当日22时至次日凌晨6时发生的火警和应急救援;(4)报告同一地点火警的电话持续增多,成灾迹象明显的火警和应急救援。火警和应急救援定级由接警调度员根据灾害危险情况,在充分考虑火警和应急救援升级因素的基础上,对照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标准,准确做出判断,确定火警和应急救援等级。各级指挥员到场后,根据现场侦察和灾情发展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提高火警和应急救援等级。当需要提升等级时,经现场消防最高指挥员批准,并通知指挥中心提升火警或应急救援等级。3、预案优先原则。对已制定

8、灭火救援作战预案的单位或场所,应优先按照预案调派力量到场处置。接警后应由接警调度员按照调度原则第一时间调派力量。调度等级变化应根据灾情的变化、现场指挥员的要求或上级指令确定。(三)调派一般要求1、加强第一出动力量。首批力量是最先到达现场,最早投入灭火救援战斗的力量。加强第一出动力量,是有效控制灾情发展的关键和前提。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增加出动消防车数量,加强第一出动力量:(1)缺水地区的火警;(2)地点距离消防队(站)较远的火警和应急救援;(3)对周边建筑有较大影响,容易蔓延发展的火警;(4)城市交通拥堵地区(时段)的火警和应急救援;(5)辖区中队缺少应对此类火警和应急救援有效装备的警情

9、。2、力量调派要适度。调度力量的“度”是比较难把握的。灭火救援力量出动方案的编制,既要遵循出动方案标准,又要根据现场情况,体现灵活性;既要反对片面强调“精准调度”,也要防止一味追求“宁多勿少”。3、增援力量调派迅速。第一出动力量出动后,调度人员应根据上级指挥员的指示、现场指挥员的要求及报警电话陆续报来的灾情,及时调派灭火救援所需的各种力量到达现场。尤其要根据现场的需要,应及时调动或通知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参与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四)接警调度人员素质要求1、坚守岗位,熟悉掌握辖区道路水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及执勤力量分布、战备动态、辖区范围和出动方案

10、标准、重要灭火救援预案等基本情况,2、按灾害类型准确编制灭火救援力量出动方案,主动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同现场指挥员和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遇有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3、掌握消防通信设备及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熟悉通信联络组织和应急调整方案,熟练使用常用的通信呼号、勤务用语及消防密语等。4、及时整理和保存接警调度全过程的语音、数据、图像和接处警调度记录等信息。三、力量出动(一)影响快速出动的因素执勤战斗条令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安消防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登车,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然而目前我省消防部队在战备管理中有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讨。1、多数城市尤其是县级城市

11、消防站数量偏少,责任区保护面积过大;2、有的消防站布局不合理,存在“边缘化”“空心化”问题。3、有的消防站处于城乡结合部或都市村庄,道路狭窄,出警受阻;4、有的消防站设计不符合执勤战备要求,战斗班、餐厅等距离车库较远(一楼车库、二楼战斗班,餐厅单独设置离主楼远、也有设置在三、四楼),从楼内进入车库的门低、通道不畅,影响出警速度。5、通信室或大队指挥中心未设置在车库边或执勤楼一楼,通信员出动不便,也无法快速受理来人报警。关于消防队站建设的问题,总队于2008年专门下了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灭火救援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建和改、扩建消防站必须报总队审定,规划、设计图纸报送总队司令部战训处。工程完工后,

12、由总队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执勤。对现已建成的消防站要对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及有关规范,逐一进行检查评估,对布局规划不合理,建筑设计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执勤战备的消防站,要制定整改计划,尽快改正。对战斗班、学习室等执勤人员集中活动场所距离消防车库较远的,要视情增加出警设施,完善出警条件,提高出警速度。对已设有滑杆等出警设施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启用,并规范使用方法,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快速安全出警。滑杆的建设和使用问题争议比较大,有的认为使用滑杆不安全,操作不当会摔断腿或磨损大腿。所以前几年全国消防部队几乎全部停止使用滑杆,而大多数新建消防站也没有设计滑杆;有的认为使用滑杆能

13、够提高出警速度,这种理念在发达国家也是存在的,而部局也在去年统计全国建有滑杆的消防队站数量,准备重新启用这一设计。上海总队使用滑杆出警的消防队站比较多,相对也比较成熟,通过对部分基层中队干部调查了解,使用滑杆伤腿的主要是新兵,有些在训练中掌握要领不当,有些新兵出于好奇,到队后未经训练就擅自使用,而老兵就不存在。若建滑杆应选择铜质或不锈钢管,直径为70mm为宜。 (二)出动基本要求1、车库门前道路旁应设置与警铃联动的消防车出动警示灯箱标记和警铃,以提醒社会车辆停驶或避让。2、营区场地必须平整,下水道盖必须完好,楼梯、通道必须防止滑摔,通道上不得放置痰盂、扫帚、拖把等杂物,侧墙不得有凸出装饰物,营

14、门哨兵应维持车库前道路畅通。3、战斗班应设置在靠近车库的地方,执勤首车也应设置于靠近战斗班的位置,铺位应按上车先后顺序安排,组织集体活动也应按车辆、人员的出动顺序集合站队。4、与群众联谊活动时,群众应安排在内侧,指战员在外侧。接待群众团体参观内务,必须事先进行防冲撞教育,引导群众面向并紧贴走道墙壁避让,以防受到冲撞伤害。5、烟热和登高训练前,应预先作好出警计划准备,以防发生伤害事故。搬运大物件等公务劳动,事先应进行应急出警处置程序教育,以防损坏设备、伤及人员。6、洗澡前必须放置好更换的衣裤,且时间不宜太长。战士间不准有捆扎、抛人等开玩笑取乐,以防应急时意外伤害。7、掌握不同时段、道路的人和车流

15、情况,确保驶出安全;指挥员要及时与驾驶员、通信员商量,以确定最佳行车路线,并开启车载台,及时同指挥中心取得联系,以进一步掌握现场信息。8、查阅报警点灭火作战计划卡或道路水源图,初步确定水源的选用、供水形式、进攻方向等,并通报其他随车指挥员。指挥员必须清楚认识到每次灾害的成功处置,应包括调度指挥和现场指挥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因此,每一名中队指挥员都必须了解指挥中心调度派车的基本依据。(三)出动行车安全1、遇冰雪、迷雾、暴雨天气,以及小雨天、柏油路面有泥浆,以及遇道路两侧是成片的小饭店路段(洗锅油水泼向马路而导致路面滑溜)时,必须提醒司机减速行驶;2、遇破损或抢修路面有积水时,应摸清情况方可通过;3、遇前方有摩托车或拖拉机接近交叉路口前,在接近交叉路口前发现有穿着雨衣骑自行车的人,千万不要盲目超车,以防摩托车、拖拉机和行人突然转弯而发生交通事故;4、不要认为拉警报、按喇叭行人就会避让,要充分考虑聋哑人、老人、智障和精神病患者,边跑边打闹的中小学生等特殊群体;5、对未设置载重警示标记的农村便道桥梁、河流堤岸,必须先察看情况,确认有把握时方可通过,如把握不大时,应让随车人员先下车,待驾驶员安全驶过后方可上车,中队应对辖区便道、桥梁进行调查摸底登记;6、通过复杂路段,一定要注意路边树枝、上部管线,无把握时,应边观察边通过;7、通过公路、高架路桥坡道、隧道等,必须看清标高警示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