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8767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 3.2 牛顿第二定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精练3.2 牛顿第二定律一、选择题1(贵州省五校联盟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卷)小球从空中下落,其质量为1,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小球与水平地面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 0 16 8 1 2 3 A小球下落时所受阻力大小为8.B小球下落时所受阻力大小为2.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7.2 .D小球在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33.1.B2.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的斜面上,如图2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

2、同的加速度沿斜面滑下,则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A等于零 B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等于u1mgcos D大小等于u2mgcos 2.C3.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2届高三段考理综卷)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A(Mm)g B(Mm)gma C(Mm)gma D(Mm)g3.B 4(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BAv0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

3、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4.A 5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所示,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下面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5.C 6(浙江省台州市2012届高三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物理卷)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先后用完全相同的橡皮条并列地水平拉物块,且每次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在橡皮条拉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

4、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线间的夹角 将( )Oa/ms-2n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6.B7(福建省南安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如图所示,公共汽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球A用细线悬挂车顶上,质量为m的一位中学生手握扶杆始终相对于汽车静止地站在车箱底板上学生鞋底与公共汽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则此刻公共汽车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 ,斜向左上方C,水平向右 D,斜向右上方7.B8(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八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

5、在两木板的左端分别放有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分别对两物块施加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后,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已知v1v2,且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AF1=F2,且M1M2 BF1=F2,且Ml=M2CF1F2,且M1=M2DF1F2,且M1=M28.D9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D当皮带向

6、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小于t9.BD 10总质量为80 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 m高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 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下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g取10 m/s2)( )A在t=1 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约为8 m/s2 B14 s内运动员下落高度约为300 mC运动员落地前飞行时间为24 s D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在增大10.A 二、非选择题11(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卷)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长为1.2m,质量为=2kg,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一质量为=3kg的小铅块A放在

7、B的左端,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2=0.4刚开始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获得3m/s向右的初速度(g10m/s2),求:(1)A、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2)A在B上滑动,经过多少时间达到共同速度?A最后停在B上何处?11. 解析:(1),方向水平向左; ,方向水平向右。 (2)设A在B上滑动时间为t达到共同速度v,联立解得:, ,所以,A最后停在B上离B左端0.9m处。12.(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联考)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试求:(1)拉力F的大小。(2)t4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12解析:设力F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sinmgcosma1,撤去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mgcosma2根据图像可知:a120m/s2,a210m/s2,代入解得F=30N,=05。(2)设撤去力后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间为t2,v1a2t2,解得t22s,则物体沿着斜面下滑的时间为t3=tt1t2=1s,设下滑加速度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mgcos=ma3,有a 3=2 m/s2,t4s时速度va3t32m/s。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