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487449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工业文明发展中的不适应)【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2)掌握胡佛措施的特点、结果,认识其失败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加强学生多途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2)掌握对教材的研读思考,归纳基本知识,探究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经济危机惨痛的教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重难点】教学重点: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一知识梳理119291933年经济危机(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历史原因:自由放任政策的后果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民众贫困,购买力底;消费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即供需矛盾);直接原因:股市等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过度的超前消费和银行的盲目贷款(分期付款购买方式的盛行)导火线:股票投机过度【探究】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那生产为什么会“过剩”呢?通过以下材料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材料一:192019

3、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材料二: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而年收入在2000美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没有平均享有。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因此,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

4、是由于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购买,出现了相对过剩。这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追问:然而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相反,他们感到的是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里,为什么呢?一是可以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到想买的一切。二是可以通过股票投机活动赚到自己想赚到的金钱。(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刺激消费市场的活跃,造成了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分期付款实际上是提前消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购买力下降。也就加剧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探究】经济危机爆发时工厂没有减少产量,反而还不停地扩大再生产,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

5、本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爆发表现:股市崩溃,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产品滞销,物价下跌(单指美国)(金融业工业农业整个经济部门)(3)特点波及范围广:由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即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持续时间长(因危机太严重)破坏力强(因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影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高达三千万以上。(4)影响引发了严重政治危机:A.恶化了国际关系: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国

6、际贸易互设壁垒;B.造成社会大动荡和法西斯主义泛滥,阶级矛盾激化;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加速了二战的到来: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摩擦)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反抗);D.使资本主义制度民主制度面临严峻考验严重破坏世界经济:A.国内经济萧条: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B.国际贸易受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各国展开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继续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初期: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后期:小规模政府干预,基本未脱离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和私企合作、扶植私企)(2)结果: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

7、不已。(3)说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要克服危机必然要求变革运行机制,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二核心突破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启示(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联系当今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控制信贷投放过度等措施,目的在于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

8、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2自由放任政策认识(1)含义:是自由主义最重要的内容,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范畴,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英国的亚当斯密是该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的支持者,他认为经济秩序是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政府在经济领域应当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用不着去干预经济生活,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尽量减少财政开支,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2)背景: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希望加强并巩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3)影响积极影响:A.市场竞争压力下,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客观

9、上促进了科技和生产发展;B.促进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C.适应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消极影响:A.加剧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相对过剩;B.加紧对外侵略三易错知识点1任何一种经济制度或政策都不是万能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如由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政策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再由“混合经济”模式到“新经济”的模式。如果僵硬的实施某种经济政策就会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经济的落后。2各国解决危机的方式大致相同,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德、日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四考情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五试题精练1胡锦涛

10、在2010年4月召开的G20峰会上说:“近年,贸易保护主义和其他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保护主义曾盛行一时,带来了严重后果”历史上,贸易保护主义曾使经济危机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危机。下列事件与此相关的是BA1825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1929至1933年“大萧条”C二战后石油提价导致最严重的经济危机D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解析: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采取的相同措施有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A. B. C. D. 解析:项是美国摆

11、脱危机的方法,排除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C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4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D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5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 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

12、么买不起?” 母:“因为你爸爸失业了。”子:“爸爸为什么失业?” 母:“因为煤生产的太多了。”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可能出现于 A A1930年的美国 B1861年的俄国 C1868年的日本 D1871年的德国6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心态 B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7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

13、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D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8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C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9如果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德国、苏联、美国,沿途看到的不

14、会是 BA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 B美国:经济非常繁荣,工业生产高涨C德国:排着长队的求职失业者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1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 B A B C D1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C 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矛盾的普遍存在12美国总统胡佛不愿意采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是因为他认为政府干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措施美国的繁荣是永恒的,危机是暂时的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改变市场经济能够解决所有 经济问题 A A B C D13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C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