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dream****gning 文档编号:133473267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测控导航表知识点 题号及难易度1.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1,132.种间关系2,8,10(中),15(中)3.群落的结构4,5,11(中),12(中)4.群落演替6,9,14(中)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7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B.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共同构成群落C.群落一般都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两个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单

2、位;种群具有的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以及群落具有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与各种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因此A、B、D项均正确。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和动物,还有大量的微生物,C项错。2.2010年7月16日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染的新型蚊子。如果把新型蚊子投入到疟疾多发区,这种致命疾病的传播将能得到有效控制。蚊子和人类、疟原虫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C )A.互利共生、寄生B.捕食、寄生C.寄生、寄生D.捕食、捕食解析:寄生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依靠宿主提供营养的生活方式。捕食是一种生物直接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互利共

3、生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蚊子和人类、疟原虫和人类都是寄生关系,人为宿主。3.(2011淮安模拟)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解析: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项正确。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用标志重捕法,B项错。土壤小动物一般具有趋暗、趋

4、湿的特性,可用热光源收集,C项正确。4.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在垂直方向上,所有群落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解析: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但像北极苔原这样非常简单的群落没有明显分层现象,A项错。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物等有关,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故B项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项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湿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

5、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而无分层现象,D项正确。5.(2012南充月考)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C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解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A、B项正确。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C项错。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

6、品种,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等增加收益,D项正确。6.(2011寿光模拟)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B.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C.该群落中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D.该群落最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解析:山崩后原来的土壤条件仍然保留,在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初期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A项正确。这一演替过程是自然发生的,B项错。即便是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也具有垂直结构,C项错。地衣阶段是初生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群落,次生演替一般不出现该阶段,D项错

7、。7.(2011泰安期末)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农药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影响的相关性结果。据表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污染物平均浓度(mg/sg)0.450.360.250.120.08动物类群数(类)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3656657501 9832 490A.污染区内动物个体总数基本没受影响B.该实验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动物数量及丰富度C.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D.距离污染源越远,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解析:据表中数据可知:距离污染源越远,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

8、,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越多,故A项错,C、D项正确。计算农田土壤动物数量及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B项正确。8.(2011金丽衢联考)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不互相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性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解析: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增加时,捕食者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

9、增加时,被捕食者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进而又使捕食者因食物减少而减少。9.(2012南宁期末)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序列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级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

10、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D.演替到顶级群落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基本相同解析: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在演替序列上基本相同,但初生演替一般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而次生演替是在原有较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速度快,时间短,过程简明。10.(2011淮北二模)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的磷元素浓度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初始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D )解析:据

11、图乙可知,在磷元素初始浓度为X的环境中A、B生长速率相同;随磷元素的消耗,当磷元素浓度低于X时,B生长速率较A快,即B在竞争中处于优势,A的数量将越来越少甚至消亡。11.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D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从曲线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鱼的主要食物分布在不同的深度,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们的食物分布区域有重叠部分,故三者间存在竞争;图中三种鱼类随着食物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分

12、布,体现了它们的捕食状况(而非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的曲线与题图曲线不符,D项错。 12.如图是11种昆虫AK的栖息环境特性(Y轴)与寄主植物(X轴)的关系图,图中Y轴中点连线(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A.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是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的昆虫有两种 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C.昆虫G较H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H较昆虫G食物种类多,有食物的季节也较长D.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种类比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序的少解析:取食山柑科的昆虫有H、J、K,其中J、K主要是生活在潮湿环境,而H的生存环境较广泛;

13、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的昆虫是G,故A项错。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的生物有J、H两种,B项正确。昆虫G生活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且只以十字花科的花序为食,对栖息的环境要求较高;昆虫H可以十字花科和山柑科植物为食,食物种类多,既可食十字花科的新叶也可食成熟叶,有食物的季节较长;综上分析,C项正确。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有H、I、J,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序的昆虫有A、B、C、D、F、G,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有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记作C,作出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 。 (2

14、)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 。 (3)在a年的优势种是 ,在d年的优势种是 。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 ,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需求了。 (4)以上说明生物群落 ,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 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 ,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 解析:马尾松和山毛榉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因此只要两者共存就一定存在竞争。优势种是指在数量上占优势的物种,就C值含义可知,C1,则马尾松占优势;C30010015土壤含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