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8288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第3课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目标】 1、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2、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的权利中的作用及这种作用发挥的途径。 3、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学习重难点】一、重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识准备】【课前预习案】一: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宪法由哪些内容构成? 2.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预习评估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的问题。( )3.宪法是其他普通法律的总和。(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课中探究案】一:课内自主合作学习1、活动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020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规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问题探究】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2、活动二 宪法的法律效力2020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立法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

3、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问题探究】立法法是一部被称为立法的法,为什么还要“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课内探究学习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课后达标案】1. 我国现行宪法是由构成。(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总则A. B. C. D.2 .(2020海南)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宪法认识正确的是( )A.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B.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的一切问题C.宪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总和D.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3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

4、效力,因为( )宪法规定的是人们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A.B.C.D.4 . (2020呼和浩特)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C.犯罪和刑罚问题 D.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5. 判断说明题2020年6月24日上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6起重大毒品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宣判,其中3人被判处死刑,5人被判处死缓,4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

5、判处有期徒刑。此次集中宣判的6起案件涉案毒品数量均较大,其中任某、梁某等4人贩卖、运输毒品一案,任某因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冰毒)20 019.18克,甲基苯丙胺片剂(麻古)243.47克,被依法判处死刑。阮某、廖某贩卖、运输毒品一案中,被告人阮某因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片剂17 700.4克,被依法判处死刑。张某、鲁某贩卖、运输毒品一案中,张某因贩卖、运输海洛因3 562.4克,被依法判处死刑。读完这则材料,小明说:刑法才是针对犯罪分子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刑法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小明的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课后自结】 收获与体会: 5. 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

6、目标】 1、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根据法制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积极地、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 【学习重难点】一、重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二、难点: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知识准备】【课前预习案】一: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宪法有哪些基本内容? 2.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4.如何树立宪法意识

7、,维护宪法权威?5.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 6.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评估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3.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民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4.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5.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课中探究案】一:课内自主合作学习1、活动一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2020年10月19日,中新网重庆记者从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二审审结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综合考虑被告人谭某在被提起公诉前已支付所欠工资、获得谅解等情节,依法判决谭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8、;处罚金一万元。【问题探究】(1)人民法院的判决体现出对人权的什么保障?(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下,我国是如何对公民进行上述保障的?2、活动二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的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问题探究】(1)“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必须弘扬宪法精神?(2)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宪法精神,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二:课内探究学习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都能直接管理国家。2、现在,我们年纪还小,不必树立宪法意识。【课后达标案】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

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法律的修订实施,将会最大限度的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体现出对我国公民权利的( )A.司法保障B.物质保障 C.立法保障D.强制性保障2.央广网重庆2020年8月27日消息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对綦江区东部新城管委会拆迁资料员代洪荣受贿一案作出判决,拆迁资料员代洪荣利用职位便利,对拆迁资料做假,为请托人增加补偿金,索要和收受41户拆迁户给予的贿赂款,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代洪荣的行为( )没有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国家权力做了宪法和法律授权的事拒绝做宪法和法

10、律规定做的事 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A.B. C.D.3.人民网2020年7月2日电,随着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乐大克的落马,截至6月底,今年以来,中纪委共查处15名省部级官员。我们不禁感叹:让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多名省部级官员依法受到法律制裁说明()党政干部要接受群众监督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结合的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B.C.D. 4.(2020云南)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监督权,我们应积极行使监督权。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是()小强向媒体反映学校附近网吧有未成年学生出入小周向当地环保部门反映某化工企业偷排污水小伟在小区橱窗内张贴“广场舞”扰民的大字报小亮向人大代表反映校门口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A.B.C.D.5. (2020佛山改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紧紧抓好,通过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建立备案审查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举措,加强宪法的实施。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的实施?【课后自结】 收获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