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三历史月网上测试试题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3338058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三历史月网上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高三历史月网上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三历史月网上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三历史月网上测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3月网上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西周时期的大学既是施教之所,又是议政之地,其教学内容以礼乐与射御为主。这反映了西周大学的教育目的是A. 加强官吏管理 B. 培养执政能力C. 传播儒家思想 D. 选拔有才能的人25. 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A. 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 B. 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C. 兼顾了

2、家世与才能的考量 D. 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26.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这一做法主要目 的是A加强皇权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C提高行政效率 D提升六部权限27. 乾隆元年修 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 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28. 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

3、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A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9. 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吾国实不啻久已分为十百千小国”。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次年1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有货币发行权,流通中的纸币逐渐收回,停止使用。这 一举措A推动实现国家政治统一 B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说明政府为抗战做了充分准备30.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道,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4、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12 / 112 / 11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泽东意在强调A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31. 1949年4月,刘少奇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写道:“为在党的总路线之下实现发展生产的目的,必须正确确立与改善一下各方面的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一思想A. 有利于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 准确指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C. 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方针 D. 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32. 1979年5月,国家经委在北京、天津、

5、上海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等八家大中型国营企业进行试点,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权力下放给企业。当时这一做法意在A放权让利激发企业的活力 B全面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新格局 D有计划地控制重工业的比例33苏格拉底认识到当时社会已从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从原来的“治”变成了“乱”。外部世界的失落,促使他转而经营人的内在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内 在的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指A重建雅典的有序社会 B恢复雅典城邦的繁荣C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 D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34. 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威尼斯的五分之一,威尼斯商人

6、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之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中东的产品。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东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B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价格革命刺激了经济增长 D葡萄牙控制了地中海商贸35. 1823年,苏格兰学者伯克贝克在伦敦创办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所,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郡也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A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工人地位的提高C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的发展二、非选择题:第40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答。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料一 中国最早的共同语,可远溯至三千多年前

7、的“雅言”,它以镐京音为标准音。随者改朝换代,雅言的基础方言不断变化,如秦汉时的关中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为各代之标准音。元代后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明清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共同语”被称为“官话”。清末变法维新的思潮中出现了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呼声。“国语”是日本明治维新发明的共同语名称,被学者借用到汉语中。1911年,清政府学部议决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官话”退出历史舞台,旨在向士农工商普及的“国语”正式确立。2摘编自潘佳普通话的前世今生等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将推广普通话的

8、工作方针确定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改革开放后,中央提出了促进语言文学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目标;1982年,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2 年,明确了“大力推行,积被普及,还步提高”的推广普通活方针;2000年,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摘编自田学军谐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新篇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括中国共同语称谓的变化,并分析影响中国共同语发展的因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投广工作的特点,并说明推广普通话的意义。(13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12分)材料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依据材料并接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理论创新与经济发展”,自拟

10、一个具体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具体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宋代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改革前代的消防责任制度。皇帝一般在大火发生后,往往会象征性地颁布罪己诏,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检讨和反省。宋律中规定,故意焚烧官屋或者私宅,要处以徒刑三年。若有因火灾致死者,对犯罪人以故意杀人论处。 北宋中期后,实行重法统治,对于纵火犯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而过失失火犯一般仅至徒刑。负有救火职责的官员玩忽职守不积极救灾,各降一官,然而普通救火兵士救火不力者,多为黥面、刺配(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等刑罚。宋律还规定“诸见火起,3应

11、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甚至按照居民五家或十家的范围设立一保,本保内有人放火要报告或制止,不然本保的人一并科罪。摘编自陈智勇中国古代社会治安管理史(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消防责任制度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宋代的消防责任制度。(6分)4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张岱,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凭借殷实的家境,张岱的早年在繁华享乐中度过,优裕的生活培育了他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诸般才艺。在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败后,张岱绝弃科举功名,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史学爱好。史学是张氏世传家学,张岱对司马迁、班固十分仰幕。明崇祯年间,张岱开始撰写明史巨著石匮书,积三

12、十年之力撰成。他仿照史记“太史公曰”作“石匮书曰”,对其中所载人物、事件,或展开评论,或揭示立篇旨意,阐述书法义例。他在书中不仅对明朝君臣和学者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还对明朝的科举、盐政、漕运等制度的利弊进行了评说,从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角度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针对明末清初鼎革之际的社会现实,他还在书中专门设立一些传记,以表彰忠臣死义之士,宣扬忠孝节义思想。张岱成为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文化巨匠。摘编自夏咸淳张岱:传统与新潮融会的智者(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岱石匮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岱取得史学成就的原因。(9分)4四川省阆中中学高2017级2020年3 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卡学号_ _班 姓名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选择题:第40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答。40(25分)(1)(12分)(2)(13分)5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三历史3月网上测试试题41(12分)45(15分)(1)(9分)(2)(6分)46.(15分)(1)(6分)(2)(9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