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79591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教案 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复习学案 九年级班 备案人:方联明 时间:2020-03-18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感受个人发展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3.了解我国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4.了解我国50年来的发展变化。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学习二、学习过程:情景导入: 回溯

2、五千年历史足迹,感受百年沧桑巨变,感悟中华民族之魂,记取历史的启示,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一)自学导航1. 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创伤的表现是什么?2. 什么是爱国主义?它的表现如何?3. 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合作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4.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5. 树立忧患意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三、分层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一)基础知识题1.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包括 (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尼布楚条约A. B.C. D.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3、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勤劳勇敢C.爱国主义D.团结统一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启示人们 ( )A.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B.国家的兴旺与衰亡,普通人没有责任C.每一个人都应承担为国分忧的重担D.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只与政治家有关4.在当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 ( )A.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们青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B.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合作C.心中只有国家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D

4、.应该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二)中等题:5.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的原因包括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B.国家的落后C.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D.封建统治者好战6.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时指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下列对长征精神认识正

5、确的是 ( )A.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B.长征精神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C.长征精神仅是革命年代所需要的精神D.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全部内容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有井冈山精神,有长征精神,有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有 ( )A.大庆精神B.“两弹一星”精神C.抗洪精神D.载人航天精神8.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不要问美国给你们什么,要问你们为美国做了什么。”这句关于责任的经典话语激励了无数美国青年。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对民族和国家负责B.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C.美国青年与中国青年不同D.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三)提高题:在2020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夺金牌,女排姑娘用她们的汗水和成就一步步将“女排精神”点燃,“女排精神”是一种象征,一个民族在新世纪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象征。(1) 结合材料说明“女排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2)“女排精神”的内涵是什么?(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四、作业:历史给我们的昭示是什么?(1)(2)(3)【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