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32464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文稿(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本单元要注意把握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弘扬中华文化 要注意把握中华文化的特点 二是培育民族精神 要注意把握民族精神的内涵 明确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汉字 与文字不同 3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史书典籍 1 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3 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条件 2 近代中国再创辉煌与救亡图存密切相关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民族性 时代性 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纵向 从发展历程看 1 古代辉煌的历程 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3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原因 原因

2、 相互交流 相互借鉴 相互吸收 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横向 从内涵看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独特性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区域性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考点一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 1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何意义 1 汉简以生动 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 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 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表明A 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B 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C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 绵延不断地特

3、征D 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A 今年 十一 黄金周期间 人们纷纷外出旅游 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人们或去参观古代艺术建筑 感叹它的神奇 或去参加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 或去南方感受水乡文化 或去民族地区体验民俗生活 回答2 下列选项可以证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文学艺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科技成就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地方文化各具风采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134 3 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得区域特征 这是因为 自然条件不同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 受历史 地理等因素影响的不同 124 4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应用 其特点是A 实用性与整体性B 区域

4、性和民族性C 理论性和实用性D 尖端性和整体性 A 5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 秦腔 汉调的交融 并借鉴吸收昆曲 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C 6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 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 B C D A 二 辨析题7 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

5、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2分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 2分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分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2分 因此 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1分 思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 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考点二 我们的民族精神 1 基本内涵 注意 选择题对教材名言 格言的考查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例

6、1 孙中山 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 百折而不挠 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 善良朴实B 爱好和平C 自强不息D 艰苦朴素 C 考点二 我们的民族精神 1 基本内涵 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下列有关爱国主义的说法 正确的有 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历史的A B C D D 考点二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 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

7、性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的特征 时代性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是与时俱进的 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 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 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先进性 根据时代的进步 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活力 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思考 中华民族精神 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其一经形成就永恒不变 1 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累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们应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与

8、时俱进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2 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性 但也有共同的内涵 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特定时期的具体体现 联系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考点二 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地位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精神基石 3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1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2 意义 考点二 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三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9、 四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要立足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 发挥 主心骨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最重要 3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6 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2008年5月23日 温家宝总理来到在四川绵阳市区内设立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和九洲体育馆帐篷学校 看望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 温家宝走上升旗台 充满感情地向同学们说 我希望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 昂起倔强的头颅 挺起不屈的脊梁 燃起那颗炽热的心 向前 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1 从文化生活角度 说明应该怎样理解 挺起不屈的脊梁

10、2 通过对文化生活的学习 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 挺起不屈的脊梁 1 从文化生活角度 说明应该怎样理解 挺起不屈的脊梁 不屈的脊梁 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 通过对文化生活的学习 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做到 挺起不屈的脊梁 我们要发挥 主心骨 的作用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 弘扬时代精神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 要有坚强的意志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