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333088 上传时间:2017-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 第八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一、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信号假说信号肽与共转移导肽与后转移 信号假说信号假说内容 指导因子: 蛋白质 N-端的信号肽 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 (又称停泊蛋白 )等 在非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与SRP、DP和微粒体的关系 信号肽与共转移信号肽与信号斑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 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的数目决定多肽跨膜次数跨膜蛋白的取向 导肽与后转移基本的特征: 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后转移蛋白质跨膜转移过程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够

2、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 二、蛋白质分选与分选信号 分选途径门控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拓扑学等价性的维持 三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 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调控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COPII包被小泡 COPI包被小泡 网格蛋白包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质

3、从质膜内吞泡(细胞质) 胞内体溶酶体运输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 COPII包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COPII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包被蛋白的装配是受控的; COPII包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COPI包被小泡 COPI包被含有8种蛋白亚基,包被蛋白复合物的装配与去装配依赖于ARF ;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 ER。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两种机制: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 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

4、白。 COPI-包被小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 bulk flow)中 行使功能, 负责 rER Golgi SV PM。 COPI-包被小泡除行使GolgiER逆行转运外,也可行 使顺行转运功能, 从ERER-Golgi ICGolgi。 第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一、 (细胞通讯) :指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1、可分为3种方式:细胞通过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是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信号细胞跨

5、膜信号分子与相邻靶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动物相邻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从而实现功能调控。2、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居靶细胞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产生反应。3、通过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如下步骤: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引发

6、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第二信使学说:胞外化学信号(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导致产生胞内信号(第二信使),从而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第二信使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 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离子。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1,4,5-三磷酸肌醇(IP3)、Ca2+ 等。第十章 细胞骨架细胞骨架包括微,微管,中间

7、丝第 2 页 共 8 页细胞骨架特点: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一、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 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成分肌动蛋白是微丝的结构成分,外观呈哑铃状, 这种actin又叫G-actin ,将G-actin形成的微丝又称为F-actin。装 配MF是由G-actin单体形成的多聚体,肌动蛋白单体具有极性, 装配时呈头尾相接, 故微丝具有极性,既正极与负极之别。体外实验表明,MF正极与负极都能生长,生长快的一端为正极,慢的一端为负极;去装配时,负极比正极快。由于G-actin 在正极端装配,负极去装配,从而表现为踏车行为。体内装配时,MF呈现出动态不稳定性,主要

8、取决于F-actin结合的 ATP水解速度与游离的G-actin单体浓度之间的关系。 MF动态变化与细胞生理功能变化相适应。在体内, 有些微丝是永久性的结构, 有些微丝是暂时性的结构。微丝特异性药物细胞松弛素:可以切断微丝,并结合 在微丝正极阻抑肌动蛋白聚合,因而导致微丝解聚。鬼笔环肽:与微丝侧面结合,防止MF解聚。微丝功能维持细胞形态,赋予质膜机械强度细胞运动微绒毛应力纤维参与胞质分裂肌肉收缩微丝遍及胞质各处,集中分布于质膜下,和其结合蛋白形成网络结构,维持细胞形状和赋予质膜机械强度,如哺乳动物红细胞膜骨架的作用。成纤维细胞爬行与微丝装配和解聚相关是肠上皮细胞的指状突起,用以增加肠上皮细胞表

9、面积,以利于营养的快速吸收。应力纤维: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成分: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辅肌动蛋白。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细胞贴壁与粘着斑的形成相关,在形成粘合斑的质膜下,微丝紧密平行排列成束,形成应力纤维,具有收缩功能。)收缩环由大量反向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其收缩机制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对滑动。肌肉收缩(muscle contraction)肌肉可看作一种特别富含细胞骨架的效力非常高的能量转换器,它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肌肉的细微结构(以骨骼肌为例)肌小节的组成 肌肉收缩系统中的有关蛋白肌肉收缩的滑动模型由神经冲动诱发的肌肉收缩基本过程肌肉收缩系统中的有关蛋白肌

10、球蛋白原肌球蛋白 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形成-螺旋构型,位于肌动蛋白螺旋沟内,结合于细丝, 调节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头部的结合。肌钙蛋白为复合物,包括三个亚基:TnC(Ca 2+敏感性蛋白)能特异与Ca 2+结合; TnT(与原肌球蛋白结合); TnI(抑制肌球蛋白ATPase 活性)由神经冲动诱发的肌肉收缩基本过程205动作电位的产生 Ca2+的释放原肌球蛋白位移 肌动蛋白丝与肌球蛋白丝的相对滑动 Ca2+的回收 二微 管微管结构与组成微管可装配成单管,二联管(纤毛和鞭毛中),三联管(中心粒和基体中)。装配装配方式所有的微管都有确定的极性微管装配是一个动态不稳定过程-微管蛋白和-微管蛋白形成二聚体

11、,二聚体先形成环状核心(ring),经过侧面增加二聚体而扩展为螺旋带,二聚体平行于长轴重复排列形成原纤维(protofilament) 。当螺旋带加宽至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形成一段微管。微管装配的动力学不稳定性是指微管装配生长与快速去装配的一个交替变换的现象动力学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微管两端具GTP帽(取决于微管蛋白浓度),微管将继续组装,反之,无GDP帽则解聚。微管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colchicine) 阻断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可破坏纺锤体结构。紫杉酚(taxol)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并使已形成的微管稳定。为行使正常的微管功能,微管动力学不稳定性是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微管组织中心(MT

12、OC)概念:常见微管组织中心中心体基体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常见微管组织中心间期细胞MTOC: 中心体(动态微管 )分裂细胞MTOC:有丝分裂纺锤体极(动态微管)鞭毛纤毛细胞MTOC:基体(永久性结构) 中心体中心体结构中心体复制周期管蛋白:位于中心体周围的基质中,环形结构,结构稳定,为微管蛋白二聚体提供起始装配位点,所以又叫成核位点 基体位于鞭毛和纤毛根部的类似结构称为基体(basal body )中心粒和基体均具有自我复制性质微管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第 3 页 共 8 页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细胞器的定位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维持细胞形态用秋水仙素

13、处理细胞破坏微管,导致细胞变圆,说明微管对维持细胞的不对称形状是重要的。对于细胞突起部分,如纤毛、鞭毛、轴突的形成和维持, 微管亦起关键作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真核细胞内部是高度区域化的体系, 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一些细胞器等必须经过细胞内运输过程。这种运输过程与细胞骨架体系中的微管有关根据其结合的骨架纤维以及运动方向和携带的转运物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胞质中微管分为两大类:驱动蛋白:通常朝微管的正极方向运动动力蛋白:朝微管的负极运动的分子结构的运输方式三、中间纤维10nm纤维,因其直径介于肌粗丝和细丝之间, 故被命名为中间纤维。IF几乎分布于所有动物细胞,往往形成一个网络结构,特别是在需要承受机械

14、压力的细胞中含量相当丰富。如上皮细胞中。除了胞质中,在内核膜下的核纤层也属于IF。中间纤维的装配中间纤维的成分与分布中间纤维结合蛋白( IFAP )及其判定标准中间纤维的功能中间纤维的装配中间纤维装配过程IF装配与MF,MT装配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IF装配的单体是纤维状蛋白(MF,MT的单体呈球形);反向平行的四聚体导致IF不具有极性;IF在体外装配时不需要核苷酸或结合蛋白的辅助,在体内装配后,细胞中几乎不存在IF单体(但IF 的存在形式也可以受到细胞调节,如核纤层的装配与解聚)。中间纤维的成分与分布IF成分比MF,MT复杂,具有组织特异性。IF在形态上相似,而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别。中间纤维

15、类型与分布中间纤维蛋白的表达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中间纤维的功能增强细胞抗机械压力的能力 角蛋白纤维参与桥粒的形成和维持 结蛋白纤维是肌肉Z盘的重要结构组分,对于维持肌肉细胞的收缩装置起重要作用神经元纤维在神经细胞轴突运输中起作用参与传递细胞内机械的或分子的信息中间纤维与mRNA的运输有关核纤层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与中间纤维蛋白的关系核纤层与中间纤维之间的共同点两者均形成10nm纤维;两者均能抵抗高盐和非离子去垢剂的抽提; 某些抗中间纤维蛋白的抗体能与核纤层发生交叉反应LaminA和LaminC的cDNA克隆推导出核纤层蛋白的氨基酸顺序与中间纤维蛋白高度保守的-螺旋区有很强的同源性, 说明核纤层蛋白是中间纤维蛋白.功能为核膜及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Cyclin-Cdk复合物的多样性及细胞周期运转细胞周期运转的阻遏(细胞周期运转的负调控)11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第一节 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核被膜(细胞核) 是细胞内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只有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成熟的筛管没有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体组成。细胞核有两个主要功能: 一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保持细胞世代间的连续性(遗传); 二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控制细胞的活动核被膜的功能 核被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